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世界各国广泛誉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公约》,同年7月7日开始正式对我国生效)。《公约》的生效实施,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时代的到来。…为各国解决海上争端提供了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2.
认真履行《公约》维护海洋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文内简称《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签署,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迄今为止,有145个国家批准加入。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公约》,同年7月7日对我国生效。《公约》是至今为止层次最高、内容最全面、规定最明确的一部调整世界海洋关系的根本法,涉及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交通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研等活动,被世界各国誉为“海洋宪法”。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污染具体规定的简要分析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内容构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公约》在正式条款之前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认识到有需要通过公约……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实际上这等于指明缔结公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公约》中还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08年度立法计划,《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工作位列其中。文中通过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在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针对我国现行《海上交通安全法》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修改《海上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内海上交通安全监管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陈占友 《水运管理》2005,27(12):22-24
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各国海洋管理权和各契约国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及拥有的海洋权益入手,探讨中国海上执法管理体制与未来海事警备队伍建设的趋势,提出建立中国海事警备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分析了我国在海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我国海洋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颜海燕 《水运管理》2009,31(7):29-32
介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优点及不足,分析该公约的内容框架设计对海洋法发展的影响:使联合国体系机构可参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完善和对海洋法的编纂与发展工作;有助于促进各国海洋活动的合规性和该公约规定的具体化;对于海洋法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海洋法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国君 《世界海运》1997,20(3):27-29
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和《关于执行(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的主要内容,制定与修改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航海技术》2005,(1):F002-F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为交通部海事局直属单位,在上海市沿海海域和港口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执法权,统一管理上海市沿海、沿长江口水域和上海港区水域内水上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俞海 《中国水运》2010,(4):68-6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的斗争。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目前与海上8个周边国家都有海洋争端,面积约我国海洋管辖区的二分之一。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污染具体规定的简要分析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是其内容构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公约》在正式条款之前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认识到有需要通过公约……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实际上这等于指明缔结公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公约》中还对"海洋环境污染"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而《公约》第192条在历史上第一次为各国规定了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并进一步要求各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任何来源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况小勇 《航海》2008,(1):35-38
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是我国法律、法规赋予海事主管机关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对海事调查都有明确规定:船舶、设施发生交通事故,由主管机关查明原因,判明责任。海事调查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时需要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详细经过、造成的损失等,并由此确定事故的性质以及判明当事人的责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查明原因,判明责任”。  相似文献   

13.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各项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该公约生效后对我国所产生的利弊作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情况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洋国土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海洋权益安全形势严峻,必须通过提高国民意识,完善海洋立法,合理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加强海军建设等措施,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5.
巡航执法是海事主管机关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水域环境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水上巡航,海事主管机关可以及时搜集有关航行安全信息,掌握水上通航环境,监督船舶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情况,发现并纠正船舶违法行为,发现和处理通航水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及时进行海事应急处理并组织或参与搜救行动,从而实现对管辖水域通航环境及船舶动态的有效监控。加强现场通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海上船舶登临制度是由海战法上的登临拿捕演化而来的,后期分化为军舰战时临检和政府公务船舶平时执法登临两个方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基本确立了登临权法律体系。基于海洋法实践的差异,中美两国的船舶登临执法程序有较强的可比性,虽然美国至今尚未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以该公约为基础制定了相对全面完善的海上船舶登临执法程序。当前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多纲领条款、少具体行动程序,多原则条款、少细节分类及规范,部分术语的用法也不准确。通过对比中美船舶登临执法主体、对象、行使要件、行动程序,给出优化完善我国海上船舶登临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实在提醒我们,海洋环境污染的趋势并没有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期望的那样得到遏制。这一方面反应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深海石油、矿藏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正日益扩大;另一方面体现的恰恰是对Ⅸ公约》中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法律规定执行得不到位。在研究《公约》的第十二部分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持续关注和探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国际实践中,这几个问题的理论发展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根据《MARPOL73/78》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就船舶安检中有关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国际海洋法公约实施10周年,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是时代的要求。文章论述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如何在航海教育中重视海洋法公约,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海洋事务面临着新问题和新形势的挑战,许多沿海国家都先后建立起自己的海洋管理体制。我国由于诸多原因,海洋管理体制至今还是分散型。怎样理顺各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机构改革,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从而适应世界海洋管理新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