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晓依  刘建林 《水运管理》2005,27(2):18-20,22
利用基础分析法研究了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的演变机理,期望在研究航运期权定价模型、利用运费期权规避航运风险方面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珉  余思勤  袁象 《水运管理》2009,31(7):33-35
从供应链宏观和中小航运企业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向投资机构购买欧式利差看涨期权,转移和对冲中小航运企业潜在的信用风险,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并对信用利差期权交易结构进行简单设计。  相似文献   

3.
航运业是一个具有特殊风险的行业,然而传统的船舶投资决策却总是忽略不确定性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将实物期权运用到航运企业船舶投资决策中,运用布莱克-舒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得出含有实物期权的投资价值和一般的投资价值,定量地分析了不确定性对投资价值的影响,使船舶投资价值与决策相一致,最终使航运企业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4.
张瓅鸣 《水运管理》2013,(12):13-15
为应对当前钢铁企业签订包运租船合同(COA)带来的高运输成本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远期运费协议(FFA)和油品套期保值产品两种航运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操作进行研究,并结合当前钢铁企业在签订COA合同情况下,对固定价格掉期、看涨期权和零成本上下期权等3种套期保值产品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铁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选择不同的航运金融衍生工具,以有效控制成本,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物期权博弈理论,建立了航运市场随机波动情况下干散货和原油船舶的投资决策模型,得出了承运人之间同质竞争和差异化竞争时船舶的最优投资准则.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表明:承运人的收益和投资船舶的边际收益随航运市场规模和风险的增加而增加;最优的船舶投资量与航运市场的规模和风险正相关;随着航运市场竞争的加剧,承运人的收益和最优的船舶投资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承运人之间服务差异化程度的增加,承运人的收益和最优的船舶投资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利率期权金融衍生品工具在航运企业船舶融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理论阐述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利率上限期权,清晰地给出其对冲利率风险的原理和过程,很好地体现了金融衍生品工具套期保值功能,并对船舶融资的各个参与方提出规避利率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运     
《中国船检》2006,(3):71-72
巴拿马运河扩建进一步落实;IMAREX推出新货运期权合约;我国沿海运输实行新规则;长江航运“瓶颈”被打破;沪内河禁运剧毒化学品;青岛巨资建国际航运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文中首先以产业链及航运服务业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了上海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发展机理。其次对航运服务支持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描述,对不同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作出评价。上海市应有选择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较重要且又处于劣势地位的业务,以使得上海航运服务支持产业各项业务能够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航运人才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内容提出了航运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具体的航运人才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运算,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化带动航运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是合理利用航运资源、改善航运管理、提高运输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长江航运信息化主要包括航务信息网络建设和航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两部分。只有将信息化建设和航运通信紧密结合起来,倾力搭建网络平台,才能带动长江航运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