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建和顺至邢台铁路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左权县及河北省邢台地区,线路西接阳涉铁路和顺站,东接京广铁路邢台站,是承担晋东煤炭基地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之一,将与邯黄铁路一起构成晋东地区新的出海通路,是以货运为主兼顾少量客运的区域性干线铁路.针对和邢铁路横跨太行山脉段地形困难、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介绍在山区选线设计时应在方案研究中重点解决越岭线线位方案.  相似文献   

2.
邯黄铁路对于完善区域路网构成、畅通区域交流、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衡水地区既有铁路概况和城市规划,结合线位走向和车流组织特点,邯黄铁路引入衡水地区研究方案,即:联络线引入清凉店站,以及邯黄铁路引入清凉店站2个方案,从工程投资、管理方式、运营里程、施工过渡等方面,对引入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联络线引入清凉店站方案。同时,对接轨站衡水东站和清凉店站的车站设计进行研究,为相关铁路接轨方案比选和接轨站方案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宜宾至西昌铁路的建设形成了攀西地区至重庆、川南、川东地区的便捷新通路,同时也直接沟通了攀西资源密集区和宜宾港,是攀西地区至长江航道并进入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便捷新通路。结合项目功能定位,本次货运量预测重点分析了金属矿石运量,主要根据攀西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进行区域金属矿石产销平衡以及外运量分配。客运量预测主要根据区域及沿线地区人口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分别进行转移客流量和诱增客流量预测。合理的客货运量水平是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依据,宜西铁路的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路网布局,保障攀西地区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开发沿线矿产资源,带动乌蒙山连片扶贫地区以及宜宾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黄骅港综合港区既有散杂货码头与邯黄铁路有效衔接发挥港口与铁路的整体功能,在港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条件与建设条件、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关系,通过对散货码头铁路专用线接入邯黄铁路方案分析研究,提出散货码头临时连接线方案,并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证,以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9日上午10时,重庆至利川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重庆市江北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出席动员大会宣布工程开工,并和铁路建设者代表一起为工程奠基。据介绍,渝利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这一铁路,将大大强化重庆东北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为沪汉渝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的建设,还;肾把川渝地区、汉江平原、长三角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为川渝地区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为华中地区承东启西、实现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率先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这对于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和解决承德地区在铁路建设和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提出布局合理的铁路网框架。研究方法:根据承德地区的自然经济特征和既有铁路网状况,从布局、标准和能力3方面系统分析研究地区铁路网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的布局框架。研究结果:承德地区铁路网存在着布局欠合理、技术标准低、输送能力小等薄弱环节,必须予以强化和补充。研究结论:应采取如下主要措施以完善承德地区铁路网布局:(1)建设能源通路和出海通路;(2)建设进京大能力快速通路;(3)以最小的代价,最大程度地提高既有铁路技术标准,从而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能力充足的“一横两纵”路网主骨架和以市区为中心、放射状辐射各县区的铁路网。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邯黄线起自邯郸终至黄骅港,地处河北省平原区,沿线农田遍布,多路、无山、缺土,具有典型的平原地区铁路的特点.通过研究邯黄铁路的关键技术标准,重点是限制坡度标准的路基填料标准,为平原地区I级货运铁路的设计积累经验.研究结论:虽然4‰限坡标准较6‰限坡标准投资增加4亿元,但仅占全部投资的2.5%,而牵引质量可达7 250 t,增加明显.为了与相邻路网干线的标准相一致,适应未来货运通道重载化、车辆大型化的发展方向,建议采用4‰的限坡标准.针对平原地区路基填料缺乏的难点,建议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组土,路基底层采用改良土加C组土加强碾压的方案,投资节省,可实施性强.  相似文献   

8.
新型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新型铁路站房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结论:通过对其产生的背景和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理清此类项目的特点和一般性的建设规律,提出对此类项目的前期立项、规划控制、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初步探讨和建议,并以北京南站的建设为例辅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韩两国现状贸易现状、发展趋势等,论述中韩两国间建设铁路轮渡的必要性,即:为两国间客货交流增加了新的运输方式,具有其它运输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两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运输网布局,有利于亚欧铁路运输大通道的形成.研究结论:(1) 建设中韩铁路轮渡对于促进中韩及韩国与中亚、西亚及东欧各国贸易、提高第二大陆桥中国境内的运量、促进中韩两国人员往来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2) 为两国间货物运输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式,满足货主对货物运输能力及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3) 密切两国铁路部门的联系,促进相互发展;(4) 具有潜在的巨大效益,极有发展成为亚洲和欧洲相互进入对方市场的竞争性通路的可能性,是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城际铁路在满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的同时也为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城际铁路的建设与否、建设时间都直接关系到其自身运营的经济效益和在沿线产生的社会效益。而目前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我国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本文在大量查阅资料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财务分析的手段,建立城际铁路运输收支平衡模型,探索城际铁路建设的客流密度条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际铁路的建设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城际铁路的建设条件应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在社会经济的差异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按照地区差异分别建立不同的建设条件。通过建立模型,得出东部地区的建设条件为:近期客流密度须达到1 600万人公里/公里;中部地区的建设条件为:近期客流密度须达到1 200万人公里/公里;西部地区的建设条件为:近期客流密度须达到1 000万人公里/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