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姚列钟 《集装箱化》2011,22(2):15-19
为促进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乃至长三角港口群共同协调发展,在介绍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两港竞争态势,提出宁波-舟山港的应对策略:巩固大宗散杂货领域的优势;完善集疏运网络,巩固并拓展港口腹地;加强与上海港的合作;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加快整合支线港口;加快建设无水港;推进港口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大港;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充分发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优化口岸环境,提高通关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宁波舟山港是中国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大型船舶挂靠最多的港口。12月27日年货物吞吐量正式突破10亿吨大关,问鼎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12月27日9时15分,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6号泊位,一只身披"红妆"的集装箱被稳稳吊装至"美瑞马士基"轮,这标志着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大港,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宁波舟山港从大港迈向强港的里程碑,是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献礼十九大的新成果!"浙江省海港集  相似文献   

3.
正在航运经济并不乐观的当下,各大港口通过内部的转型升级、航线调整等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演了一幕春秋争霸赛。宁波舟山港:成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2016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集装箱货物是宁波舟山港运输生产的主要货种。面对去  相似文献   

4.
1 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中国A股港口上市公司指数2021年12月底收于74.93点,较月初上涨7.8%,月内呈上涨走势,总体表现强于同期沪深300指数. 12月16日,宁波舟山港2021年内装卸的第3000万个集装箱(按20英尺标准箱计)在梅山港区智慧码头起吊.至此,宁波舟山港成为继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3 000万TEU级集装箱大港,也是2011年以来我国第二个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 000万TEU的超级大港.2001-2020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88.9亿美元增至逾1 500亿美元,增长近16倍;同期,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也持续增长,宁波舟山港日益成为提供中国港口方案、展现中国港口智慧的对外开放窗口.预计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13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 500万TEU,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地位,全球港口排名实现"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 600万TEU,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强",跃居中国港口"第二位"。2018年,宁波舟山港克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动出击,在保持基础业务平稳增长的同时,全力培育新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宁波舟山港应当从重新调整港区功能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探索新型深水岸线资源开发模式、加强两港融合等全方位深入开展整合,最终实现港口整合后社会与企业的效益、效率最大化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是浙江省实现沿海港口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高效开发利用的突破口,两港初步整合后,"东方大港"的巨大规模已然出现,然而宁波舟山港由大转强的"强港之路"仍然"道阻且长"。宁波舟山港应当从重新调整港区功能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的大港,宁波舟山港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港位置。凭着挂靠港综合作业效率,舟山港很好地做到了船只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下一步,宁波将加紧做好"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相似文献   

8.
曹江义 《中国港口》2011,(5):52-53,63
<正>长三角港口群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它有大小30余个港口,不仅有国际知名大港——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而且还有一批区域性重要港口,譬如苏州港、嘉兴港、温州港等。本文将以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切入点,探究一下长三角港口群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对港口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作一深入探讨,以期寻求他们之间合作共荣的发展路径。撰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09,(5):58-62
1宁波一舟山港 2008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增加10.63%,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达15.8%。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标准箱大关。标志着宁波-舟山港成为我国又一个千万标箱级的世界性大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内第一个公路水路综合交通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再次明确了实施重点: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浙江宁波港和江苏苏州港及长江干线南京以下港口为两翼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依托宁波、舟山的深水岸线资源和长江南京以下的港口岸线资源,形成外贸大宗散货海进江中转运输系统和江海物资转运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付萌  刘桂云 《中国航海》2022,(4):87-93+99
港口能力与功能适应性评价研究对于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适应性评价的需要,构建了宁波舟山港主要货类、主要港区、总体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约束锥对影响港口适应性的因素进行约束,运用锥比率数据包络模型(C2WH)对宁波舟山港的主要货类及主要港区进行适应性评价,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宁波舟山港港口能力与功能的总体适应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主要货类和主要港区总体适应性良好,但集装箱货物的投入和产出适应性还有提升空间,镇海港区、嵊泗港区存在港口承载能力适度超前的情况。总体来说,宁波舟山港的岸线、锚地、泊位等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未来10年货物运输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了商品贸易的全球化发展,港口作为沟通海陆的信息中转站,其物流产业状况势必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关系,本文以宁波-舟山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2006年宁波港与舟山港"两港合一"后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与城市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与港口物流产业具有较高相关性,两者的关联度值均高于0.75,对于港口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助推作用。由此,本文基于关联度分析结果与城市港口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宣布正式开港,与此同时,世界第一大港之冠,亦被揽入怀中。转瞬间,上海已将新加坡、香港等港口大鳄抛在了身后。这一年,港口业的舞台似乎成了上海港的独角戏。目睹上海港一跃成为世界港口业的焦点,近在咫尺的浙江,却品尝着另一番苦涩。在浙江人的内心深处,“洋山”本是浙江人的“洋山”。面对洋山港的横空出世,浙江省也在谋求应对之策。洋山港开港十日后,浙江省政府宣布:宁波舟山港实行“规划、建设、品牌、管理”四统一。“宁波舟山港”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原有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无疑,宁波舟山港旨在世界第一港。于是,世界第一港之争,也便成了业界谈论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轲  彭勃 《水运管理》2023,(4):27-30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对外贸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港口物流的发展与港口供应链效率息息相关,对港口核心竞争力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服务能力,促进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基于宁波舟山港目前实际情况,全方位分析宁波舟山港服务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现状和问题;从完善供应链组成、促进供应链集成、拓展增值业务和增强供应链系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藉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宁波舟山港向第四代港口转型。  相似文献   

15.
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萍 《水运管理》2008,30(4):9-12
为推动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运作和上海港洋山港区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从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硬件与软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正是两港开展合作竞争的重要基础,进而提出在两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功能定位等方面合作的同时,应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中进行合作,增强两港的综合竞争力,共同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顾波军 《水运管理》2011,33(6):32-33,43
为推动港口物流研究,在概述宁波一舟山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宁波一舟山港一体化为背景,分析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思路,并从转变经营理念、加强港口功能区隔、深化一体化运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2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16年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快报数据。中国大陆28个亿吨大港出炉。广东的广州港、湛江港、深圳港分别入列第5、第12和第16。9亿吨八连冠2016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实现了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八连冠"。  相似文献   

18.
訾颖 《中国水运》2011,(12):50-51
本文阐述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组合:利益营销策略;联合营销策略;理解营销策略;联络营销策略。依据汉语拼音,简称4L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港口竞争力,解决港口污染物排放过度造成的污染问题,兼顾港口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宁波舟山港2010―2020年的运营情况为例,在绿色发展的视角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模型,对宁波舟山港的港口效率进行评价,为港口发展提出建议:进一步优化港口规模,追求投入与产出的匹配度,推进港口生态建设,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宁波舟山港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分析宁波舟山港应急管理现状,总结宁波舟山港应急管理工作以往和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措施,结合宁波舟山港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协调职责;签订区域合作和区域联动协议;搭建应急系统入口。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港口的安全生产运营,进一步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