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池储能系统适合于电网调频调峰以及重要负荷应急保障等场合。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功率转换系统是储能电池与电网能量交互的接口。研究了一种适合大容量应用的电池储能并网逆变器的电路和控制策略,实现了电池充放电功率控制和电网侧功率四象限控制。构建了电池储能实验平台来验证提出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液流电池在储能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其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液流电池体系。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文章论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缺点,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最后对液流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发展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场级协同的风电机组安全控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风电场场级控制平台,该平台支持通过多种通信接口对风电机组主控和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实现各设备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并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能力,实现各种智能控制算法的实时运行。风电场部署场级控制平台后,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机组是否存在风险,对风险机组进行机舱航向校准,并计算该机组所处位置的绝对风向及前后排位置分布情况,风电场前排机组遭遇极端外部条件时,后排机组提前动作,降低极端外部条件给机组带来的风险,提升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风电场整体载荷水平,从而控制风电机组故障率。海上风电运维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带来了极高的运维成本,通过该技术降低故障率可减少海上风电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9.
10.
近期,CCSC参与了中船重工海装风电公司所承担的科技部5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工作,其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CCSC提出的分析方法获得项目组各方肯定。 相似文献
11.
由于船舶运行的特殊性和负载波动的复杂性,严重影响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引入了能量存储技术,降低电网的波动。根据发电机和锂电池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含锂电池储能的船舶电力系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船舶电力系统。在含有负载波动的情况下,使发电机和锂电池的输出能够稳定跟随负载的变化,从而满足负载的需求。并将整个系统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型预测控制下的船舶电力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负载波动需求,明显改善船舶电力系统的稳态性能,增强船舶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混合电力推进系统,由于利用了热机比能量高和蓄电池比功率高的特点,并可回收一部分动能,从而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总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当选用蓄电池作为贮能装置时,应当根据推进系统的组合方式、设计要求、蓄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大范围的海上风能资源评估及相关技术研究。世界海上风电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海上风电处于小规模研究和开发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至2008年,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今,全球风电产业掀起了新一轮的"下海"热潮。2009年世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689MW,同比增幅超过100%;世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2110MW,较2008年增长48.5%,占到全球风电总装机量的1.2%。此外,据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量约占世界风电总装机量的比例将提高至40%。由此可见,海上风电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