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7,(15):14-14
为了方便广大观众安全、快捷地订票并避免展览会现场出现门票购买高峰,上海车展主办方已开通票务热线962288,提供24小时双语服务。另外,观众还可直接拨打114,24小时预定车展参观票,并还可登陆车展官方网站www.autoshanghai.com.cn等进行网上订票。预售时间将截至到4月15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尺寸测量的应用背景,根据双目视觉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整车尺寸测量系统。论述了该双目视觉测量原理及传感器模型,利用图像差值法实现车身目标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obel算法、阈值化等技术实现特征点提取。结合特征匹配与区域匹配技术实现立体匹配,并完成自动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汽车整车尺寸的自动、快速、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胡意利 《中国电动车》2013,(11):111-112
校园因其自身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学生实现会展策划方案的场所和机会,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探索。实施这一举措,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有效资源提供实践平台,而实现策划方案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转化理论知识。值得探究的是校园原有资源如何利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以及如何实施流程管理。笔者仅在此提出鄙陋的思考,还需继续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函数从试题库随机选题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JAVA语言,编出了网上试卷自动生成系统中随机抽题的例程。  相似文献   

5.
曲佳 《中国电动车》2009,(6):19-19,18
本文通过对本公司办公家具销售业务的需求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介绍了采用Browser/Server(B/S)模式通过ASP.NET与Access实现小型网络销售系统。用户在本网站可以完成注册、查看产品信息、通过购物车在线购物等操作,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电子邮局、银行汇款等方式来实现最终的交易。网站设有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站后台对前台显示的产品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从而实现对网站产品的动态更新管理。此外,本网站还可以实现动态发布网站公告,并以滚动形式显示在首页内,同时也实现了动态管理添加或删除友情链接及网上投票等功能。希望通过此网站扩大公司的知名度,达到利用网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6.
总线式车身控制系统的低功耗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目前流行的CAN/LIN网络的车载系统,提出一种有效实现LIN总线车身控制系统低功耗的策略.结合操作系统的空闲任务,给出了两种系统进入低功耗模式的方法,利用LIN总线实现单节点到整个系统的唤醒,分析了该设计对MCU的硬件要求以及软件实现的难点.经实际装车应用表明,此设计可以显著降低车身控制系统的功耗.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设计了我国汽车整车销售B2B电子商务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两层Client/Server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Web技术等,进行网上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电子订单、网上安全支付、科学化的库存管理、物流全程监控等作业,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实时交互,作业效率高效化,生产和管理成本的低成本化,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厂拌沥青热再生技术作为目前一项比较先进的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利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并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节省砂石、沥青等材料。利用热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此,对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综合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彭嵩松 《中国电动车》2010,(9):24-25,23
计随着算机和Internet的普及,传统的教学形式已转变成了网络教学,而网上答疑已成为教学中不可以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ASP.NET技术,阐述了系统开发的过程,并实现网上答疑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黄夏歌  苏起 《专用汽车》2023,(9):130-132
建立基于网络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既可以实现高品质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以满足专业课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自学需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以《纯电动汽车原理与检修》这门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对优秀课程资源的科学整合,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基础上,对“混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结论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需要高端人才进行建设,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代高校的重要发展目标.机械专业有其特殊之处,学生以男生居多,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需要深入探究该专业学生心理特点,根据情况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形成该专业学生心理辅导的独特方案.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日益提升.据此,本文以高...  相似文献   

12.
列车运行调整是铁路调度部门的重点研究对象,而自动调整是衡量铁路调度指挥自动化水平的核心。因此,以偏离运行图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了区间运行时分、追踪间隔时间、车站停车时分、越行约束等6个约束条件,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在算法方面,针对遗传算法的缺陷,如收敛速度较慢,易于早熟收敛,提出了1种效果较好的免疫遗传算法,并对编码方案、适应度函数、抗体浓度、变异算子等进行设计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遗传算法相比,在收敛速度,最优值以及试验成功率方面都具有更为优越的特性,可为调度人员提供1个较好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高峰时段地铁过饱和线路的客流极端拥挤情况,从安全角度出发,以降低线路客流聚集风险和乘客总等待时间为目的,研究了地铁跳站停车策略优化问题。考虑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客流需求,通过构建列车跳停、追踪运行、乘客动态加载等约束,推算出跳站停车策略下各车站乘客的动态聚集人数,并设计了独特的客流聚集风险评估函数。在传统只考虑乘客等待时间的列车跳停策略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将客流聚集风险纳入到模型的目标函数中,构建了以安全为导向的地铁跳站停车策略优化模型。考虑到模型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适用于问题的可变邻域搜索算法(VNS),提出了3类邻域新解的产生方式,并设置违反约束的惩罚函数,以提高求解效率。以北京地铁八通线为例,对其早高峰和部分平峰时段(07:00—10:40)下行方向42趟开行列车的停站策略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在5 min内求解出高质量的列车跳停方案,能有效缓解极端拥堵,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对比发现,相对于传统站站停策略,列车跳停策略下,车站最大等待人数由5 299人减少到2 495人,客流聚集风险降低了98.7%。在客运服务水平方面,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由9.49 min降低到9.15 min,降低了3.6%。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了对人才进行培养,因此在专业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可以对必要的维修技能进行灵活掌握和运用。下文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但是由于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践教学设施不足等诸多原因的掣肘,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这种现象在工科类高职专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章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对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策略进行探析,以期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今后的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总结学生赛前辅导和参赛过程,找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和传统汽车技术服务的不同点,从教师本身专业调整,学生备赛态度、知识和技能方面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总结出新能源汽车在整车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所需要的规范是不同于传统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需要新的规范和标准,论文重点讨论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习哪些课程,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最后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分析,也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线铁路多等级列车共线运行调整问题, 从系统仿真角度, 构建了考虑技术作业类型及车站到发线数量等关键约束的离散系统仿真模型。为提高系统在模拟多级列车运行调整过程中的时效性, 在既有列车行进策略的基础上, 设计了能够避免调整策略在列车区间运行及在站最小作业时间内重复执行的事件转移函数。考虑到多级列车对冲突疏解造成的困难, 利用分层决策在预测越行站和会让站等方面的优势, 设计离散仿真系统的同级列车有限随机调整策略和多级列车分层随机调整策略, 以提高仿真系统在列车运行调整过程中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 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离散系统仿真模型及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 (1)本文设计的调整策略可以将解的质量提高约5.77%;(2)调整策略中的事件转移函数能将系统仿真时效性提高约34.47%;(3)分层策略虽能确保高等级列车的时效性, 但需以牺牲低等级列车的时效性为代价, 损失系统时效性约45.3%。   相似文献   

18.
It needs some seconds for a signal, which is created from brake application, to travel from the first part of the train system (locomotive) to the end part of it (last wagon). Delay in time of all parts of the system (train) brake is seen which might deteriorate the longitudinal dynamic interaction of the long trains. For instance, this results in running of the rear cars to the front ones and hence producing large in-train forces at the buffers and couplers. Major parts of the rolling stock in railway system repair are known for relative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forces, which are applied to the whole train system and cause huge expenses for the industry. For trains with long lengths, operating in safe area is another important relation with train forces along the system. By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length's effect on train dynamic along the system mainly for freight trains. We did our research on the trains which are currently used in Railways of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RIRI. Four diverse cases were under our simulation, in each of which, trains consist of 52, 32, 20 and 12 cars, respectively. Two different forces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are displayed here as of the outcome of the research. Simulations show different forms of interplays in dynamics along the system. Then we compared the graphs to each other to find out detailed influences of length of the whole system (train including different number of wagons and locomotive) on dynamics of system along it while braking is applied.  相似文献   

19.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are developed for analysing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that occurs between high-speed trains and bridges.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developed model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from analysing field tests on high-speed trains. A number of train load models are proposed 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compared in order to identify possible models that would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and modelling efforts while maintaining suitable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least 16 cars out of a 20-car train should be modelled to achieve results that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highly detailed 20-car model. Regarding the simplified train load model, more accurate results are obtained employing the 3D moving vehicle model for power cars, the heaviest cars of a high-speed trainset, and a moving force model for other cars, power passenger cars, and passenger cars, compared with highly detailed 20-car model.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主跨432m铁路斜拉桥为例,运用桥梁结构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将桥上通行列车和桥梁视为联合动力体系,建立精细的列车与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与分析了该桥列车通过时的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国产C62货车和CRH2客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斜拉桥时,车辆、桥梁的动力响应均能达标,列车具有良好的走行性,该斜拉桥具有足够的横向、竖向刚度。研究结果为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动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