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闪"自述     
"我"不像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灯,可以使行驶中的车辆戛然而止."我"也不像绿灯,可以让你畅通无阻."我"之所以从红绿灯变为"黄闪",是为了让你在车流、人流较少的时段节约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等候.  相似文献   

2.
红夫人 《驾驶园》2005,(4):35-36
我学开的车是产自海南的"马自达"车.教练就是我的老公.因为他自从买了心爱的"马自达"车后,我总觉得他不象以前再把我这个"一品夫人"放在眼里,也显得比以前没车时又傲气多了,所以我通常就对着车和他直吼"马自大".  相似文献   

3.
闲话"塞车"     
台湾好友来京投资办厂,我收到了开业请贴.考虑到"塞车"因素,我提前打的上路,却还是"赶了个晚集!"我只得再三向好友表示歉意.好友却并不在意,一笑之后,反倒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在台北的行车之苦.  相似文献   

4.
我没有车,但我爱车,而且执著地爱了很多年. 我小的时候正值60年代,那个年代,车是属于"高高在上"的东西,是极端奢侈品的代名词.那时候如果谁能有幸坐一回"北京212"、老"上海"真是不得了了.  相似文献   

5.
"面子"属于个人情感形象层面的东西,安全则属于社会秩序方面的东西,二者似乎是两码事.但是最近我的二位开车的朋友相继发生了交通事故,都是与面子有关,对我震动很大.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近年来,我在阅读订阅的<驾驶园>杂志中,"交安宽频"中的事故报道尤为令人警醒.但是,我也发现每次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类媒体报道中"高度重视"一词出现的频率都格外高.哪里出了事故,都可以看到领导"高度重视"的字眼,而且是事故越严重,领导越"高度重视",或许事实也确实如此,但这种惯常的"高度重视",似乎只是体现在"补牢"上--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检查,而不去追究何以"亡羊"--忽视对事故征兆、事故苗头的排查,忽视各种制度、职责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2004年9月24日10时许,我乘K268次列车从湖南怀化来到北京西客站,我是赴京参加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的.  相似文献   

8.
我心爱的"三手车"是一款地地道道的原版丰田佳美,之所以说它是"三手车",是因为从一位好朋友那里接手时我是第三位车主.这部车由于款式较老,它的外表虽谈不上多么美观精致,但也并不算丑陋,它洁白的肌肤在我精心呵护下依然青春靓丽,良好的"心脏"仍然激情四射、动力澎湃.它和我如影随行,同舟共济八万里,共度寒暑三春秋,表现出了优良的技术品质,我由衷地对它表示敬佩和感谢!有关我们的故事还得从四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9.
岱岩 《驾驶园》2007,(10):70-71
"最近这一个多月把我搞糊涂了,不管走到哪里,遇到检查部都扣我的车和证.先扣下再找'毛病',有的地方查过后就还证放车,但有的执法人员总要找我点'毛病,'罚点款.同样在路上跑,怎么单拦我的车?一位道路检查的说,因为我的车是内蒙牌照,内蒙牌照有'外挂'嫌疑,要严查……我就不明白,内蒙车招谁惹谁了……"这是一位内蒙兴和县的大货车司机给记者来的电话,他经常跑出西、河南等地.记者最近也多次听到类似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杂志社: 亲爱的娘家人,你们好!今年是我患中晚期胃癌手术后的10周年.10年来,在娘家人和社会各界、司机同仁的关怀下,使我这个被医学界权威人士判了"死刑"的人安全幸福地度过了3650个日日夜夜,此时此刻,我和我的家人怎能不感激万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天的一个双休日,我搭乘朋友的车外出办事,途中看见一辆喷有"交通稽查"字样的依维柯停在路旁,几位穿着交通制服的人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我的朋友的车自然也在被检查之列.一位稽查人员手里拿着本本,一个外地人因没有交通部门核发的"上岗证",要罚200元.那人说,我们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开车还要什么"上岗证",我只知道公安部门核发的驾驶证.那位稽查人员一听"火"了,说:"我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今天被查着了你就得听我的,没听说过吗?‘阎王爷就是管鬼的',快交钱!"那人大概是觉得没有指望了,然后很不情愿地交了200元钱后走人.  相似文献   

12.
柯林 《驾驶园》2002,(8):40
最近,笔者去医院探望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事故而头部受伤的朋友,他是驾车路经小巷避让一个横穿公路的小男孩而受伤的.问其是不是未戴安全头盔.他说:"别提了,真倒霉,头盔我倒是带着的,但是挂在了车把上,没戴在头上,我真后悔哟!"  相似文献   

13.
入"画"     
葱白 《世界汽车》2004,(7):78-81
读书时陶老先生的《桃花源记》,一直让我魂牵梦萦。自认为世间可能已无"世外"。因而也与"桃源"无缘。 婺源,她号称中国农村的香格里拉,对于大多数江南人来说比起苏杭等名胜更具  相似文献   

14.
马宝才 《驾驶园》2007,(5):100-101
"东风"--我的挚爱我的梦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中国的卡车有两个品牌:北"解放",南"东风".从小对汽车着迷的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就有了长大后"驾解放、开东风"的梦想!正因为儿时的梦想,使我成年后真的走上了驾驶岗位,开上了心爱的"东风".也正是因为我的东风车,才使我走进"东风",参与"东风".  相似文献   

15.
我信步京城街头,途经一家装潢考究的餐馆,门前停放的一辆红色轿车赫然映入眼帘.凭我多年的"观车"经验,便知那绝非一辆普通轿车,便急步上前,顿觉眼前一亮,果然是一辆产自"大英"的老"美洲豹"("JAGUAR",台、港亦称"捷豹"、"积架")!很早就听说,京城民间珍藏着这款稀世名车,曾令到京城一游的"大英"国民都叹为观止.本人几乎跑遍京城各个角落寻觅她的踪迹,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相似文献   

16.
军校毕业后,母亲对我的爱情便由过去的"全面禁止"变成了"遍地开花",不管是自己认识的,还是拐了十八个弯认识的,只要听说有合适的姑娘,马上放下手里无论是要紧还是不要紧的活,替她的宝贝儿子去张罗,因此相亲一度成了我休假生活中的必修课.但事与愿违,已到30岁的我,仍然孑然一身,母亲也由过去的乐此不疲变成了每次见面时的不停埋怨.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想借贵刊说说我的"东风车". 1993年,22岁的我,拥有了第一辆"东风车".由于是二手车,车况比较差,加之自己刚入门汽车运输业,我的银行存款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驾驶园>杂志我是每期必读,从中我学到很多知识,受益匪浅.感谢你们为我们广大驾驶员提供这么好的精神食粮.我是江苏消防总队昆山市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名持武警驾驶证的驾驶员,现有一个问题需要向贵刊请教.我是持"B证"的,现在已经有四年驾龄,安全行车已有十万公里,如果转业到地方,我想增驾"A证",但不知在部队的驾龄和安全行车里程,地方交通部门是否承认?所需要的手续有哪些?请贵刊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9.
和2年前见到梁辉时的感觉一样,现在的他虽然有点习惯了来自各方的到访和关注,但在聊天时依旧保持着淳朴且谦虚.可能是由于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原因,这个曾因"宇通杯"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大小伙子在2年后的今天显得越发成熟,他说:"我只是无数个曾为'宇通杯'努力和坚持,并因此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普通人中的一个,如果用心,所有人都能做到和我一样."  相似文献   

20.
程远 《驾驶园》2002,(4):23
编辑同志: 我是江苏省姜堰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的驾驶员、"驾协"会员,又是<驾驶园>的热心读者,今特去信借贵刊一角,就我受违章处罚不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最后得到纠正一事,讲几句心里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