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跃华 《机电设备》2006,23(6):17-19
为了加快发展南通船舶工业,提升南通船舶配套产业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南通的船舶产业,寻求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受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和德中技术合作有限公司邀请,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及部分船舶配套企业的负责人,于2006年3月27日至4月9日赴德国及北欧地区开展了船舶工业招商和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2.
会议活动     
《机电设备》2006,23(5):31-32
船东,船厂和船级社三方会谈在韩国举行;国防科工委召开船舶配套业发展座谈会;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2006船舶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洽谈峰会在西宁举行;武汉国际船舶工业展览会首次单独举行;第二届浙江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开幕; 船舶机电配套设备材料技术经济研讨会在沪召开.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南通船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对我国船舶工业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作为南通市支柱产业的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后危机时代,南通船舶工业保持和提高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德国和北欧地区船舶工业考察感想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南通船舶工业的发展,提升南通船舶配套产业的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南通的船舶产业.寻求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受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和德中技术合作有限公司邀请,南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蓝绍敏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及部分船舶配套企业的负责人,于2006年3月27日至4月9日赴德国和北欧地区进行了船舶工业招商和考察。活动期间,南通市船舶工业考察团在德国汉堡成功举办了“南通船舶工业投资推介会”,走访了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Ⅵ孙仍和芬兰海洋工业协会,参观访问了德国的Inter—schMt公司、Hadapa公司、Noske-Kaeser公司、Aker集团公司、瑞典的偈公司及芬兰ABB公司等6家船舶及船用设备制造企业。考察团在德国和北欧地区的考察活动得到了德中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受到了访问单位和企业的热情接待,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考察活动,对南通市船舶工业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主办,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政策规划司指导的“2006年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百余名专家、代表参加论坛。会上交流了船舶工业发展展望、国内外航运市场分析预测、船舶关联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融资对发展船舶工业影响等4大专题14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船舶工业首次被明确列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将船舶工业列入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2006年9月《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成为我国造船业的指导纲领。2007年9月《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2007年11月《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有了具体细则。此次船舶列入在九个重点行业振兴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极大地调动了全行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面对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历史性机遇,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船舶工业,构建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9.
一舟 《中国水运》2006,(10):18-20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5日,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就如何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和船舶行业管理等相关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者作了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兴乐 《珠江水运》2011,(19):72-73
近日,《江门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下称《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到2020年,江门将建成华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船舶工业产业基地。近年来,江门市高度重视发展船舶工业,并在2011年市委十一届九次会议明确提出,以新会南洋船舶为龙头,引进和完善造船、修船、拆船和船用装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运行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2.
樊育中 《中国水运》2006,(11):38-39
我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0年跻身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船舶设备配套率平均仅为40%,因此,有人戏称中国造船为”船壳工业”。9月24日,在南通举行的2006年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建设全球化服务网络,促进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良性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机电设备》2010,27(4):I0009-I0009
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汇成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南通船舶展”将于2010年10月22—24日在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举行。2009年是世界船舶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而南通市的船舶业还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伴随着中国南通-韩国船舶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恳谈会的召开,  相似文献   

14.
广东船舶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久炎 《广船科技》2004,(1):1-7,14
本文就广东船舶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广东船舶工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创建造船强省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程》2006,28(2):77-77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主要预期经济目标是: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造船完工量达到1400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0亿元,船舶出口金额突破50亿美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5个点,利润增长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机电设备》2006,23(5)
9月24日,来自国内外海事界100多位嘉宾齐聚南通,就打造南通船舶业和中国船舶及配套的发展献计献策。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未来中国船舶工业的方向。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  相似文献   

17.
顾立刚 《中国海事》2006,(10):77-77
2006年9月24日,由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与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6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行。来自欧洲、日本、韩国及国内著名船舶企业、船级社、研究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及国家、长三角地区政府部门领导共200多名外宾、褰宾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进行了论坛交流,并对世界船舶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李青平应邀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相似文献   

18.
汪锦星 《船艇》2004,(8):34-37
贷款担保难制约地方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 一、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船舶工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船舶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建筑物,是现代工业的缩影,它总是与时俱进地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从某个侧面说,一个国家造船水平如何,将综合地反映其工业发展水平和海上国防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富强程度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船舶工业抓住这一机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模总量大幅跃升。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比2000年翻了两番,占世界份额从6%提高到近20%;手持船舶订单6 872万载重吨,比2000年增长了5.5倍。在世界造船企业排名中,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分列第4、第6和第10位,有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  相似文献   

20.
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从产业规模上看,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算,占世界市场份额从世纪初的6%提高到近20%。2006年,我国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等1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50强。从技术实力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设计建造,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