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电机转轴损坏,会直接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发电机滑动轴承密封环磨损轴的故障现象及磨损机理的分析.经过逐层排查确定磨损主要因素,并通过故障复现验证因素的正确性,最后根据试验重新选定与转轴相匹配的密封环材料,并提出改进措施,彻底解决轴承密封环与轴发生相互磨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镶嵌式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华  王基 《机电设备》2002,19(3):14-19
对镶嵌式径向滑动轴承和普通径向滑动轴承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镶嵌式滑动轴承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文章还分析了影响轴承承载能力的原因,为今后研制此类轴承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判断某大型滑动轴承装备技术状态,文章从红外热成像、油液光谱、振动(频谱和时域波形) 3个方面对大型滑动轴承进行了状态监测。通过红外热成像监测分析发现滑动轴承温度偏高,通过油液光谱监测分析发现油液金属含量超标,通过振动频谱和振动时域波形监测分析发现滑动轴承振动频谱及加速度波形的异常,最终诊断滑动轴承出现了摩擦故障。采用综合监测诊断技术进行故障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查证故障性质及成因。  相似文献   

4.
王炳义 《船舶》2015,(3):109-114
根据航运船舶和大型船舶航行的特点,对船舶轴带发电机作为船用电站组成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阶段的船舶轴带发电机的技术方案,分析了其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果,结合安装实例对船舶轴带发电机应用进行了评估,从船舶运营的经济性出发预测船舶轴带双馈发电机作为船用辅助电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船用滑动轴承冷却性能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5,(12):59-62
滑动轴承是船舶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开展滑动轴承工作性能研究对保证船舶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型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滑动轴承冷却盘管流动与换热数值模型以及轴瓦流体润滑数值模型。基于UDF技术将流体润滑模型所得到的轴承摩擦热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盘管换热器传热模型中,建立滑动轴承冷却盘管流体传热与滑动轴承轴瓦流体润滑耦合数值模型。基于该耦合模型,对标定转速工况下盘管式换热器换热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滑动轴承流体换热与流体润滑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该盘管式换热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贾智勇 《港口科技》2006,(9):39-39,46
介绍了在润滑管理工作中关于门机大型滑动轴承油膜厚度测量方法,目的在于引起同行的共鸣,共同探索对大型滑动轴承实行动态跟踪的手段,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船用卧式滑动轴承轴端的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Fluent对迷宫空腔中的流场和泄漏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得出了压比、齿形、转速和迷宫几何尺寸等因素对迷宫密封泄漏量的影响。结合迷宫密封机理以及各影响因素,重新设计了滑动轴承的密封结构。结合船用卧式滑动轴承的实际工况,搭建一套可以模拟滑动轴承在水平、倾斜和高流量(28L/min~90L/min)等工况下工作的试验台。通过试验验证了密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存在定位精准性较低、检测灵活性不达标等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高负荷下的新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通过标准化自相关系数确定、位移量特征聚类2个步骤,完成高负荷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滑动检测时间窗口选择、位移频域特征提取、检测流程完善3个步骤,完成新型检测方法的搭建,实现高负荷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应用新型船舶柴油机滑动轴承位移检测方法后,定位精准性、检测灵活性等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陈子顺  施伟锋 《船舶》2004,(6):32-35
本文以船舶柴油发电机为控制对象,应用MATLAB软件对船舶柴油发电机控制进行了建模,对励磁模块进行了设计,发电机励磁系统是具有复励功能的无刷励磁.通过船舶电网带10%的发电机额定负载和50%的发电机额定负载的仿真运行,系统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证明对励磁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船轴频电场信号源的发生机理和应用研究的问题,建立了一种轴频电流的等效电路模型。模型基于滑动轴承的涡动现象,采用短轴承理论对轴承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轴径轨迹,然后结合电接触理论,建立了滑动轴承电接触电阻模型,对轴频电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船轴频电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直观简便,轴频电流与实测结果的基波和二次谐波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