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决中国公路运输的"瓶颈"问题,使运输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提出了基础路网的概念,分析了现有公路网的干线路网和基础路网的范畴,研究了运输需求与交通需求在作为路网规划的变量时的区别以及运输需求对基础路网布局规划的影响。以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运输需求为目标,构造了基础路网规划的模型和算法。规划模型以投资费用最小为前提,为缩短路网建设里程,节约建设成本,增加了费马点,并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开发了模型与算法的集成软件ArcGIS,使得整个规划过程的计算与分析数据化,结果可视化,并对模型和算法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后的基础路网使用效率能相对保持在70%~80%这一理想范围内,能够清楚地反映研究区域运输需求的要素。因此,基于运输需求来规划基础路网可行。  相似文献   

2.
试论道路旅客运输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旅客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各类资源的有机优化和组合。其中包括运力、人力资源、运输需求、管理及制度供给、运输方式、运输环境、运输经营以及各要素整合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市场的全球化和生产的柔性化,极大地改变了运输需求的方式和服务水平。如何面对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是所有运输业者面对的迫切问题。文中通过对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集成化道路货物运输的概念,并建立了两类集成化道路货物运输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公路车辆产生超载、超限运输的原因,从现行管理体制,车辆收费政策,法律法规及公路运输成本与超载超限运输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从而提出了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运输,由供给和需求两大领域构成.在运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需求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供给的前提和基础,供给是随需求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运输需求来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运输供给是由运输业本身来提供的.因此如何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种运输资源,使运输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是运输经济关系研究中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运输需求者的行为规律角度,分析了不同运输方式发展中呈现的一般,姘以发达国家为例作了实例分析,同时,对我国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作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发展门到门公共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冰  宋俊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4):101-104
门到门公共交通即响应需求的公共运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客运输方式。作为定时定线公共交通方式的补充,它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出行机动性,本文首先讨论了该运输方式的基本概念,发展前景,主要优势,运营组织和服务系统等基本问题,然后分析了当前在中国发展这种运输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以北京为例,提出了实施门到门公共交通试点方案的初步设想。文章强调指出,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交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城市化进程加速,个性化出行需求剧增,人口结构迅速步入老龄社会的历史性关键时期,故及时发展门到门公共交通是明智的选择。随着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我国已具备发展门到门公共交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路基工程》2005,(1):77-77
目前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客运方面看,许多列车常年拥挤,尤其是春运、暑运和“五一”、“十一”期间;从货运方面看,大量货物不能及时承运,货运需求满足率仅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9.
李晓东  崔博宇  王俊骅 《上海公路》2023,(3):165-170+221
为保障大件运输的安全可靠,需规划合理的运输通道。现利用54 684条上海市超限运输审批数据,梳理出了三类大件运输需求及其运输路线,并基于高德API和ArcMap软件,将审批数据转化为地理空间数据,再利用栅格集计,对其进行了热力分析,规划了合理的运输通道,同时为大件运输的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就运输费用、运输组织及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道路客运市场竞争乏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道路客运市场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行公路项目经济效益核算内容只计量了节约效益的情况,提出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要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进行考虑,还应计量产出效益。分析现行公路项目核算内容界定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选取的识别角度存在偏差。公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输,从公路项目满足运输需求的角度,识别公路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核算内容会更合理。提出以公路基础设施为条件,在有效满足运输需求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应识别为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7,(5):102-103
2007年4日6日的北京。素有“公路之王”美誉的瑞典高端商用汽车品牌斯堪尼亚,再次为中国客户带来运输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2007全新限量版和专业版卡车产品于4月1日起在全国八个斯堪尼亚经销商处开始接受咨询及预订。此次推出的产品覆盖现有50多种主流车型.在保留原有传动系统的同时,增加了更多实用性高、专业性强的升级配置.这是斯堪尼亚充分考虑中国客户对赁物运输.产品配备的需求及实际道路情况之后.结合其全球化实力为满足中国客户带来的务实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有汽车运输企业为对象,分析了企业富余人员的界定,富余人员产生的原因,对企业的影响及解决富余人员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输需求函数的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滨  周伟 《公路》2012,(1):136-138
区域高速公路网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预测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引入经济学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人均GDP、人口密度为参数构建运输需求函数,基于运输需求函数构建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模型。模型能以简单的因素分析基础,对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进行预测,为区域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5):109-109
2007年上半年,公路、水路在重点时段、重点物资运输方面保持顺畅。煤炭、粮食、石油、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没有发生运输紧张状况,春运和“五一”黄金周运输组织平稳有序,全社会新增运量的90%以上通过公路水路运输完成,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对客货运输的需求。针对近期全国生猪及猪肉等副食品供应紧张局面,各级交通部门积极组织协调运力,将生猪及猪肉等副食品运输作为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交通运输企业和运输管理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较多。本文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加强道路运输行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外部交通区的划分是资料收集和需求预测的基础。分析了运输需求预测中常见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对外运输需求的概率分布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并基于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提出了对外运输需求方式分担预测的思路和步骤。最后,结合河南省驻马店市综合客运需求现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外部交通区划分方法能在不进行OD调查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方式分担预测的误差,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日前出台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以运输需求为导向,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推进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发展。根据《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9.
焦战立 《交通科技》2003,(Z1):49-50
讨论静电在船舶运输中产生的原因、形式、危害及其评价,提出液货运输中静电危害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