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真检查车况。出车前应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若无法排除,则不得出车。尤其对灯光线路要仔细检查,并携带必要的备件。 适时检查各部件工作情况。行车中要特别注意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响,驾驶室内有无特殊气味。如果感到车辆发生特殊摇晃或震动,车速发生异常的变快或变慢,灯光发生间歇性的断续明灭等,应  相似文献   

2.
防暑、防困夏季行车,要尽可能地利用早晚天气凉爽时出车,中午要适当休息。当行车出现困倦时,必须立即停车休息或用湿毛巾擦洗脸部,消除困倦。另外,出车时最好带一些瓜果和清凉饮料,以备饮用,既能解渴又能提神。防发动机过热行车前,应检查冷却水的数量和风扇皮带的松紧度,最好带  相似文献   

3.
防瞌睡炎热夏季行车,驾驶室内温度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才能精力充沛。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或用冷水洗头(脸),下车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驾车。防中暑做好驾驶室内的防暑降温工作,有条件的应  相似文献   

4.
(一)出车准备认真充分。出车前要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若无法排除,不得出车。尤其对灯光线路要仔细检查,并携带应急灯等必要的维修器材和备件。同时需要充分休息,养足精神,决不能在精神不佳的状态下驾车。(二)仔细观察路标提示。夜间在有道路标线的路上行驶,比较容易判断道路的路形,但如果是行驶在无标线的道路上,就要格外仔细观察指示牌和路边的路碑了。遇到疑问时,一定要减速甚至停车探明情况后再上路,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道路上更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5.
一、充分准备是前提 (一)加强人员准备。一是组织训练适应环境。组织驾驶员进行夜间驾驶的适应性训练,根据天气情况、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学会灵活选择路面,正确使用灯光,合理控制车速,适时变换车距。二是调整作息充分休息。驾驶员出车前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夜间长途行车前,前一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夜间行车时的疲劳程度。三是勘察路线提前标示。情况允许时,应做好行车线路的勘察,以便熟悉道路。同时,在道路的重要地点、危险路段、交叉路口、急转弯处安排警调人员或设置醒目标志,但要方法妥当,防敌破坏,且要提前向驾驶员明确。  相似文献   

6.
姚明 《汽车运用》2011,(2):34-34
行车前的车辆检查出车前驾驶员必须认真检查车上的安全设备:转向、制动、灯光、仪表、喇叭、刮水器等要齐全有效;跑长途时,要带防滑工具(三角木、牵引钢绳、十字锹或锄头、防滑链等),缺一不可。车轮气压要合乎标  相似文献   

7.
防瞌睡 炎夏行车,驾驶室内的温度较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很容易疲劳、打瞌睡。因此,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好,保持精力充沛。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或用冷水洗脸,下车活动四肢,做深呼吸,等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凌晨受人体生物钟影响,早上3~5时,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处于低潮,加上此刻道路上人车稀少,环境单调,人的精神松驰,极易困倦。如果驾驶员为了早出车而强迫自己早起床,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体质差的驾驶员还会诱发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夜间发生的事故,80%是在凌晨。因此,凌晨3~5时不宜出车,彻夜行车时,应在凌晨休息一会。黄昏时路上行人车辆均“归心似箭“,交通动态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陈斌  赵杰 《汽车运用》2011,(5):34-34
一、充分准备,认真检查接到出车任务后,管理者首先要派素质好、技术精、作风硬的驾驶员,并让其充分的休息,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夜间运输任务。驾驶员受领任务后应立刻熟悉行驶路线、行驶里程,根据任务、路线、交通情况、季节气候等特点进行预想、预查、预防。如果是不熟  相似文献   

10.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忌灯光不全夜间行车对灯光的要求很高,绝对不允许在灯光有故障的情况下凑合出车.尽管如此,车灯在照射范围上仍有很大限度,如经过十字路口、道路转弯或公路调头时,驾驶员就很难和白天一样及早发现道路两侧和弯道另一侧的情况,要是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夜间就很难做到正确选择路面行驶,也容易错过交叉路口而走错路线,有时甚至驶离正常路线而进入危险地段造成事故.因此夜间行车要十分留意道路情况,遇到叉路口,要弄清楚各路口的延伸方向和方位后再通过,行驶中一旦发现路面异常,应及时停车,以免车辆驶出路基发生车祸.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各种恶劣气候,最使驾驶员困扰的莫过于迷雾。因此,雾天行车要注意以下几点:雾天出车前,驾驶员要认真检查好车上的各部机件,特别是转向、制动部分,要灵敏有效。在行车时应将风窗玻璃和车灯玻璃擦干净,按规定打开防雾灯、近光灯、前后小灯及示宽灯和尾灯,充分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及行人动态。  相似文献   

13.
晓青 《汽车与配件》2000,(12):15-15
夜间行车,驾驶员要看清路面情况,就必须开灯照明、而且需要足够的光源来照清前进的路面,以提高汽车在夜间行驶的能力和确保安全,因此前照灯是汽车不可缺少的电器设备。特别是在当前道路状况得到很大改善、高速公路越来越长、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汽车前照灯的技术状况。 汽车前照灯应保证夜间在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使驾驶员能辨明车前100m左右道路上的任何障碍物;应具有防眩目装置、以免夜间两车交会时,使对方驾驶员目眩而发生事故。 对于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不当,可采用屏幕检验的  相似文献   

14.
人到春季,往往会有困倦之感,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春困”。这是人的机体不能很快适应外界天气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研究表明,由于这种春困作用和春季明媚阳光与昼长夜短变化,再加上司机工作高度紧张带来的疲劳,极易对驾驶人员的植物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其体内自然产生镇静与催眠作用,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睡意,引起事故。因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种人体反映,预防春困的发生。如感到困倦时,最好休息片刻,待精神好转时再掌握方向盘。 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时常阴雨缠绵,能见度变差,路面湿润,使车辆轮胎正常的磨擦减小,且左右两边的轮胎磨擦力不同,因雨水的溅入,制动鼓及制动片受雨水的侵温,会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一些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操作方法,是雨天安全行车的关键。 首先,出车前应检查雨刮器、电器设备、方向盘及制动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后方可行驶。雨刮器是雨天清除挡风玻璃上雨水和污水,保证视线清晰的重要部件,方向盘在晴天  相似文献   

15.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驾驶员应对复杂条件的"抵抗力"。(一)防疲劳磕睡。夏季气温高,驾驶员睡眠不足,行车中容易疲劳磕睡。因此,出车前不应参与对大脑刺激性强的活动,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行车中感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  相似文献   

16.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1、行驶中突然爆胎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在出车之前尽管作了大量的安全行车准备,但有时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发生险情.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1)严禁疲劳驾驶,保持良好情绪。夏目气温高,体力消耗大,中午易困。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感困倦,应及时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驾驶。同时。高温天气,人容易烦躁。而在烦躁的情绪下开车,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况。往往会避让不及。因此,行车前和行车中如出现烦躁。应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凌晨据调查统计,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80%是出在凌晨.这是因为,受人体生物钟影响,凌晨时人的神经中枢活动处于低潮,加之凌晨时段道路上人稀车少,容易使驾驶员放松警惕,导致处理交通情况的反应能力下降.此外,凌晨行车还会导致身体素质差的驾驶员诱发疾病.因此,驾驶员应切记:凌晨3时~5时不宜出车.  相似文献   

20.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路面附着系数低,容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侧翻、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驾驶员朋友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须做到“九防”。 一防车况不良。出车前,加强对汽车的检查,保证车况良好。特别是转向系、制动系应可靠,制动时不得有跑偏现象;轮胎气压应在规定值下限,且左右轮气压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