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分散性土可直接作为路基填料,文章提出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分散性土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判定其工程适用性。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木钙掺量的增加,土体的液限、塑限以及最优含水率均出现下降,土样的破坏模式逐渐过渡至塑性破坏;土体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压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2)随着土样养护龄期的延长,改性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逐渐增大,压缩系数不断减小:(3)当木钙掺量为1%、养护时长为28 d时.改性土的土体结构稳定性较好,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磊 《青海交通科技》2022,(3):50-53+69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黏土强度及渗透性的影响,在不同冻融次数条件下,开展黏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渗透试验,研究黏土的摩擦角、黏聚力、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融作用使得黏土内部孔隙和水分迁移通道扩展,导致黏土渗透性显著增大;黏土的结构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劣化,使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1~4次的冻融循环对黏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较大,冻融循环次数继续增加时其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强度退化机理,文章进行了水泥混凝土冻融循环室内试验,测得冻融循环试验前后混凝土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运用离散元软件进行水泥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并分析水泥掺量、水泥强度等级、集料和胶凝材料界面刚度对混凝土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将室内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弯拉强度明显降低,抗压强度略微减小;水泥掺量减少和水泥强度降低时,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明显降低;集料和胶凝材料界面刚度减小时,弯拉强度明显降低,抗压强度略微减小,与冻融循环室内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动回弹模量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冻融前后细颗粒土动力特征的改变情况,探索了物理状况、不同的应力状态以及反复的冻结与融化对动回弹模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围压和压实度越高,土体的动回弹模量越大,而偏应力和含水率的增大则会出现相反的规律;含水率和围压对动回弹模量的作用效果要高于压实度和偏应力;冻融循环会破坏土体的结构,在第3次冻融前动回弹模量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衰弱,随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5.
以位于季冻区内的河北省张承高速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在设计满足实际工况下的冻融循环的试验基础上,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包括冻融循环次数、压实度、围压及振动频率下各项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线性化分析方法,建立动黏聚力与最大动弹性模量的回归公式,识别路基填土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为解决季冻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冻融病害提供相关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冻害问题是困扰东北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填料经历反复冻融作用,使道路出现翻浆冒泥、沉陷、强度弱化等问题。水泥因其性能良好、价格较低,可就地取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改善道路冻害问题。而工程实践中,发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水泥土强度降低,容易发生脆性破坏。为改善这种情况,研究在水泥土中加1%聚丙烯纤维以改善其抗冻性能,并和水泥土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室内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两组土样的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变化,得出一些结论:1.与水泥土相比,聚丙烯纤维水泥土初始c值大,经同样冻融循环后,其c值损失程度小于水泥土,似因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改变了水泥土颗粒之间的连接,冻融循环对这种连接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弱;2.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水泥土的脆性特征,使脆性破坏至少延迟两个冻融循环以上;3.与水泥土相比,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丙烯纤维水泥土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小,说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使细粒土经反复冻融循环后粉粒化程度减弱;4.经反复冻融循环,聚丙烯纤维水泥土与水泥土剪切强度均降低,但是前者始终大于后者,说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改善了水泥土的强度,从而提高其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7.
从青海省公路路面设计的发展及设计中的关键要素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寒地区路面各结构层的选择,为同类地区的路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面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求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为路面提供坚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单孔红砂岩力学性能弱化机理,利用伺服压力机对试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并通过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分析冻融作用下单孔红砂岩的微观孔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单孔饱水红砂岩的质量持续增加,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整体下降;②冻融循环20次为单孔红砂岩力学性能及微观孔隙结构的转折点,该次数下红砂岩内部结构达到新的平衡,且内部平均孔径减小,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均增大;③冻融循环0~10次,介孔数量居多;冻融循环40~60次时,大孔数量居多;该两个阶段内,单孔红砂岩内部平均孔径均增大,此时结构持续损伤,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损伤加剧,导致抗压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铁路工程施工已经具备了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建设的能力,这使得一些居住于高山地区的人们也能够享受便捷的出行服务。高山地区的铁路建设中,常常需要在多年冻土区域建设路基,这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以青藏高原为例,高原上存在大面积的多年冻土区域,这些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常年处于冻结状态,并且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冻土层的厚度也不断增加,同时冻土的温度也越低。在这些冻土地区进行铁路工程的建设,地基土冻结对地基工程的整体建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此外,土层的冻融变化还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道路施工,进行路基施工的设计是现代道路工程施工的重点。文章先简要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面临的影响以及常见的路基病害,然后回顾分析了青藏铁路在多年冻土区域路基设计的关键技术,希望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冻融破坏的机理,同时论述了孔结构、饱水度、含气量等因素对冻融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橡胶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及特殊的功能性,而且产生橡胶沥青可以有效消耗废旧轮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研究现状,再从生产工艺、路用性能及如何合理地在高寒地区应用进行了阐述,总结发现高寒地区橡胶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性能、水稳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明显优势。另外,本文汇总的高寒地区橡胶沥青路面应用实例及研究进展,可为高寒地区橡胶沥青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大武至久治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扩建工程混凝土质量特征为依托,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混凝土浇筑、养护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高原高寒地区气候、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周期短,气温低等情况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搭设保温棚、浇筑后保温覆盖等方法来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其控制效果良好,确保高原地区混凝土施工质量。该质量控制体系能最大程度的减少高寒地区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可为类似条件下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冻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冻融破坏的机理,同时论述了孔结构、饱水度、含气量等因素对冻融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许多桥涵构造物,在建成的很短时间内,基础部分尤其是水位线附近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剥落、钢筋锈蚀外露、情况较普遍,严重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因此在高寒地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本文对高寒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多年冻土区修筑公路,不可避免要面对秋冻春融引起的路基病害。文章通过分析根河地区的气象水文特点,将冻土所处的时期分为冰冻期、反复冻融期和融化期,对地质、地形条件与冻土形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冻土形成的机理,根据当地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和多年冻土上下限的埋深,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湿度和温度变化过程中,半刚性基层产生干缩或温缩应变,当应力大于一定值时,会导致基层出现裂缝.在高温高寒地区中,收缩裂缝尤为明显.为了控制水稳基层收缩裂缝,首先对水稳基层收缩裂缝类型进行阐述,并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基础,对其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伸缩缝设置、养护、摊铺等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收缩裂缝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达日黄河大桥桩基础的冬季施工为例,介绍在海拔近4000米、最低气温达-36℃的青藏高原,从事泵送砼施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冻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和施工的特点,分析了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形成原因。从冻土地区路基结构一般性设计原则出发,探讨了热棒路基、隔热层路基、通风管路基、片块石路基、遮阳板路基、宽幅通风路基等特殊路基处理方法的适应性与优缺点,并提出冻土地区特殊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盐渍土在青海省分布广泛,尤其是海西地区。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就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