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导游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分析了涉外导游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措施,以达到两种文化的沟通和理解,使导游顺利地完成传播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语际间、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即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该文提出三维信息传递模式:语义层信息传递、文体层信息传递和文化内涵层信息传递。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论在哪一层次都难免会有或多或少的损失。然而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译者应尽可能保证信息三维传递的完整性,以提高译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叶宇 《中国电动车》2006,(11):303-305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各种商标的文化内涵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效用,旨在探讨文化意识及差异对商标翻译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商标翻译,从而达到合理传达商标文化内涵,获得消费者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研究离不开时语境的认识和探讨.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语境在确定源语的词义和句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任何语言活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本文运用语境理论探讨语境分析在翻译中的作用,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略地分析了《高级汉英语篇翻译》这本书的两个总体特征——语篇观和文化翻译.同时指出"真正地做好汉英翻译,理解汉语原文是前提,英语功底是关键,广博的知识是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词汇翻译提供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在翻译中我们要注意英汉语中词性的差异,词义的选择。使用词类的转译法,词义的引申法,增词法和省略法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每种文化都会在方方面面与其他文化发生碰撞,在语言方面也是如此。作为一种特殊的对外交流手段,洋泾浜英语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它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新洋泾浜”汉语的出现,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将通过与“洋泾浜”英语的对比,对这种“新洋泾浜”汉语的特点、形成原因等进行论述,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新洋泾浜”汉语,既不是全盘的否定,也不是照单全收,而是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词语,既扩充了我们的汉语词汇,又保持了其吐故纳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先秦典籍运用叠音词最多的,这些双音词有很多流传至今,丰富了汉语词库。在流传过程中,诗歌这一体裁起了很大作用,现以“悠悠”为例,探讨一下诗歌在叠音词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余慧 《中国电动车》2007,(2):123-124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国上下火热的英语热却和翻译人才的奇缺形成反差,本文旨在通过翻译教学的环节来分析背后的原因,促进翻译教学环节的加强来提高翻译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于韦庄词作的一种新式研究。“夜”是韦庄词的一个主要意象,通过搜索和归纳,本文发现韦庄“夜词”中经常出现的四类事物:帘、屏、月、漏。在“夜”这一主色调的统率下,四类事物各自呈现出细腻婉转的情思:作为空间坐标的帘和月,代表着静态、哀怨的感情;而作为时间坐标的月和漏,则是动态、流转情绪的象征。这种别致的时空感,既是韦庄个人身世的曲折反应,也是其词作内涵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集各种修辞手法为一体,是浓缩的文化。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面,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本文对英语习语翻译中应用归化异化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摩登时代     
雅迪  大熊 《车时代》2008,(3):44-49
摩登——英语modern的译音——现代的、合时的、新奇时髦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我们开始广泛使用起了“摩登”这个词。“摩登”这词表达了我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同一个词代表不同的心理,或褒或贬,“摩登”不再只是一个翻译词。  相似文献   

13.
杨倩  李刚 《中国电动车》2006,(3):146-147
英语中表示颜色的词汇十分丰富,这些颜色词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产生了各种打上民族文化烙印的象征意义。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不仅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人类文化共性。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文化附加意义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比的手法,旨在探讨英汉对译中颜色词的不同翻译,了解并掌握这此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翻译练笔也和社会严重脱节,改变这种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翻译实训室模拟真实的翻译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需要的翻译素材,并熟悉翻译的整个操作流程,为翻译教改提供了新契机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姜海程 《车时代》2013,(7):170-170
中国汉语“摩托车”一词,源自英文“MOTORZWEIRD”,因为有人将其中“MOTO”的音节谐音,译为“摩托”,又将其后“RZWEIRD”的音节省略,用汉语“车”字替换。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即成了今天所称的“摩托车”,其意:机器驱动的两轮车。  相似文献   

16.
张明 《车时代》2014,(2):146-15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和专属性社“私人定制”这一词有了一种“高、大、上”的意味,而这股风湿恰好迎合了中国部分汽车消费的需求,定制的汽车有何独特魅力,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化汽车,又体现出怎样的内涵呢?  相似文献   

17.
杨絮 《世界汽车》2009,(10):106-107
如今的时尚达人.都喜欢用“炫”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身边的时尚先锋。究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笔者特意查询了现代汉语词典:①(强烈的光线)晃人的眼睛;②夸耀。笔者尚不太清楚如何成为时尚达人,但今日所言之物,足以令你在众人面前”炫”一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分析了英语学习者翻译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言是与社会以及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进而,词汇的使用是一定文化的象征。"草根"一词作为二零零六年最为频繁出现的词汇之一,它承载了特殊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以此为着眼点,试对"草根"一词进行社会语用角度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以广告翻译中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广告行为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功能对等理论,认为广告翻译中应注重文化差异,通过文化角度的调整、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角度寻求与原作的近似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