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摩托车工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这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加入WTO后,意味着中国摩托车工业将更全方位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加入WTO是一个契机,即把开放的压力变成为改革的动力,以国际通行的规则,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从这个意识上讲,我们所置身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各方面)和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摩托车工业必须加快改革、调整和发展的步伐,在对外贸易环境改善与逐步失去  相似文献   

2.
浅谈摩托车新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但至今我国仍不是摩托车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绝大多数摩托车企业缺乏产品的独立开发能力.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摩托车企业靠"克隆"度日的道路走到了尽头,于是许多企业转向聘请国外的设计公司,但费用极高,且产品的设计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2003,(1):65-65
2002年是我国摩托车工业变革最大的一年,也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市场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摩托车行业向前发展。尽管国内摩托车市场面临种种困难:价格战、一些城市“限摩、禁摩”、企业普遍资金短缺等,但摩托车行业仍稳定地向前发展,产销量创新的世界记录。同时又新开辟了几十个出口市场,2002年摩托车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为916.4亿元,  相似文献   

4.
2001年对于摩托车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中国加入WTO和国家经贸委“十五”规划产业政策的出台。时代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是世界摩托车大国,产销量都居世界首位,但是整个市场泛滥无序,假冒猖獗,仿制流行。因此,大而不强,繁而不荣就注定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现状。我国摩托车市场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市场接近饱和,且摩托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1993年起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但分析世界各摩托车大国外销和产量的比率,我国则相形见绌,且有限的外销产品,还集中于拉美、非洲、东南亚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面对世界摩托车大市场,中国摩托车工业如何发展,并最终在国际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我认为,其突破点首先应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中高排量摩托车,以其排量适中、马力强劲、油耗低而深受中国广大车迷宠爱,国外众多摩托车厂家也纷纷看好中国中高排量摩托车市场这座潜能巨大的“金矿”,只等中国一跨进WTO的大门,便将蜂拥而至前来“淘金”。我国的民族摩托车工业又将如何去面对这如决堤洪水般涌入的“洋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在号称“四轮国度”的美国,摩托车消费至今仍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依然广阔。而在我国,目前尚远离“四轮时代”,其国情车——摩托车的发展前景就不言而喻了。当然,面对WTO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我们要御强敌于国门之外及到以强制胜的国际大舞台上去真刀真枪地与列强们比拼,关键还要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流创新产品和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世界知名的强势品牌,若如此,中国年轻的摩托车工业定能实现“由大变强”, 也去美国市场尝尝“摩市蛋糕”。  相似文献   

8.
六、加入WTO对我国摩托车行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加入WTO不仅有利于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根据其平等互惠原则,同样也为我国企业进入WTO内其他成员国扫清了障碍。我国摩托车行业中的嘉陵、轻骑、金城等企业虽然已经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摩托车厂,但规模都不大,旦基本上是一些从国内进口散件的装配厂。然而,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小打小闹”的局面应有改观,对外发展战略将被提高到应有位置,因为进行对外投资、从事国际化经营将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技术》2010,(10):45-45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之列。但是相比国外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品牌和产品整体形象、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摩托车企业要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就应抓住中国加入WTO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跨国经营战略,铺就摩托车出口国际市场的“快车道”和营销网络,特别要防止在出口出现短暂的高速增长后,由于企业外销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而导致出口急剧下滑。总的说采,与发达国家摩托车产品相比,我国摩托车的质量稍次、技术含量略低,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外销摩托车时应制定正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5,(3):62-63
一、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摩托车工业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科研、开发、营销体系,是个系统工程。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有一批名牌产品覆盖“两个市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迅速崛起.2004年产量已达到1600万辆以上,跻身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能生产2000多十品种的摩托车,15种排量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2.
王昕 《摩托车》2009,(10):18-2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发展,我国摩托车工业迅速崛起。经过起步、发展、整合、重组,风雨兼程、跌宕起伏的艰难历程,经过摩托车工业战线的努力拼搏,中国现已跻身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摩托车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消费大国,年生产能力已达1000万辆以上。而市场年需求量只有800万辆左右,从而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用户对摩托车的质量、性能、档次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为期不远,我国摩托车市场将与世界摩托车市场接轨。而我国摩托车工业尚处于发展的稚嫩阶段,整体技术质量水平低,绝大多数摩托车生产企业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14.
国产摩托车造型艺术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非常迅速,摩托车的年生产能力高达2 000多万辆,但国内市场只有1 000万辆左右的需求空间,再加上国内已有80多个大中城市"禁摩"、"限摩",此外我国已加入WTO,世界摩托车发达国家正争先恐后地进入我国市场,这就使国内摩托车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国产的摩托车之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技术含量,差距正日益缩小,而摩托车产品的造型正逐渐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国产摩托车造型设计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引起国内同行们的共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六五”、“七五”的建设和发展,到“八五”时期达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产量从1980年的17万多辆增至1995年的783万辆;整车生产企业由当初的25家定点厂发展到现在上目录的118家,加上“隐形”生产厂约有300家以上。目前能生产16种排量860多种车型,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全行业职工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向世界摩托车强国进军中,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生产摩托车1300万辆,出口摩托车300多万辆,创汇7亿美元,已出口159个国家,只要世界有摩托车的国家就有中国摩托车产品,这很值得我们自豪。回顾一年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前进的脚步,在联台兼并重组中显身手。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发展名牌战略,积极开拓“两个市场”,加强信息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对长期困扰我国摩托车行业前进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摩托车特别消费税,城市禁止和限制摩托车上牌照,对摩托车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摩托车产品质量的3C认证等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些进展。在我国摩托车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开发设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中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规模、质量还是产品开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从当初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仿制、自主开发,一步步得到发展.当前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的规范化,都迫使我国的摩托车工业走自主开发的创新之路.广州摩托集团公司有十多年生产摩托车的经验,专门设立技术中心自主开发摩托车产品,先后开发了WY125-9、WY125-11、WY125T-10等具有知识产权并申报了专利的产品.其开发设计模式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通过消化吸收建立了自主的设计开发平台,即保持发动机和车架生产的有序性和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造型设计,并通过逆向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最后通过产品试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已成为摩托车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手段。1999年全行业出口摩托车25万多辆,创汇近1.3亿美元,较1998年的13.7万辆,创汇0.77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2000年上半年全国摩托车出口较1999年又出现巨大增幅,呈现出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摩托车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加之摩托车出口缺乏宏观管理,竞争无序,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摩托车工业出口现状我国摩托车产品在1986年以前基本没有出口,1987年以嘉陵集团、上海易初等为代表的少数优势企业开始出口摩托车,出口产品主要是50、70和250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主要  相似文献   

19.
倡议书     
《摩托车信息》2005,(14):13
中国摩托车行业各企业: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主流骨干企业的引导和带动下,在业内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产销大国.但摩托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散乱差低假“、严重同质化竞争和不公平竞争,特别是持续近10年的恶性价格竞争,严重制约了摩托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行业无序竞争若持续下去,对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国嘉陵集团提出了五项倡议,作出了五项承诺,这对维护用户利益,扼制假冒伪劣产品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对此,我表示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七五”、“八五”以来,我国的摩托车工业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如何继续保持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如何使我国的摩托车工业再上新的台阶,这是全行业共同关心的大事,也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产销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与发达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