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吕梁山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极丰富,洞身穿越含水层厚度大。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隧道洞身内富水段、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富水主要集中在隧道中前段、断层上下盘裂隙带。施工中有遇涌水突水的可能,在采取预防措施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工程区水文环境,保持原有自然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涌水突泥是岩溶隧道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研究岩溶隧道涌水突泥风险评价方法,以期为风险响应提供理论支撑。为此构建了岩溶隧道涌水突泥概率风险评价体系,并结合环境与人的不可靠度,改进了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是常见的施工难题之一,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丽香铁路花椒坡隧道穿越花椒坡2#断层时发生的突泥涌水为背景,通过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制定了分阶段处治方案.针对不同突涌体段落,通过采取设置混凝土止浆墙、突涌体注浆加固、突涌扰动段围岩径向加固、洞内超前管棚、扰动段加固、综合超...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岩溶涌水处治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区施工的隧道,岩溶发育,经常发生涌水、突水的现象。施工中应查明涌水来源及涌水特点,采取"以堵为主,排堵结合"的方法,安全地通过涌水段。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涌水突泥这一灾害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到隧道涌水突泥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将该风险模型应用于铁峰山隧道实例中,可以较明确的表达特定条件下隧道的涌水突泥风险级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隧道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岩溶突水突泥事故。结合实际工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岩溶突涌水对隧道的影响,提出针对突涌水的注浆工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在冰冻期低温条件下,易遭受冻害影响,危及行车安全.结合丹本线北隈子隧道在发生可溶盐结晶堵塞中心水沟部分过水断面,并遭遇极端低温条件,使隧道排水系统堵塞,形成水害、冻害,在该工程背景条件下,探讨公路隧道水害的处理方法及工程防治措施,以期能为今后公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及营运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存在断层破碎带段的长大隧道极易发生突泥涌水危及施工安全的事故。实际施工中可通过注浆堵水加固围岩等措施防止突泥涌水确保施工安全。对循隆高速公伯岭1号隧道防突泥涌水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得出了断层破碎带防突泥涌水措施的一些共性特点,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级公路隧道水文地质试验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20国道安楚公路孔家庄隧道为例,介绍高等公路隧道的水文地质试验及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交流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试验和隧道涌水预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埋富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为严重的涌水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而隧道的建设亦会给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定性分析对于解决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只有定量分析隧道涌水和地下水环境受隧道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隧道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在实现隧道建设目标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隧道涌水是隧道工程地质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未能查明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当隧道施工时,则可能出现隧道涌水、流土和围岩失稳等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设计变更、工程造价增高等等问题。文中以二广高速某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区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对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文地质试验计算所需参数,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为隧道工程的设计、造价及施工安全提供依据。计算结果和施工中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推荐的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郝猛  杨海生 《交通标准化》2011,(19):115-118
随着社会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如何进行特长隧道快速施工,防止岩爆、塌方、涌水以及车辆伤害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值得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思考和探讨,故就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天山隧道特大高压涌水段具有水头压力大、持续时间长、涌水量大的特点;文章研究了涌水产生的机理,制定并实施了泄水减压结合帷幕注浆堵水的施工方案,快速有效地通过了特大高压涌水地质灾害洞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中针对某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出现地下水突发大量涌出的不良地质现象,从隧址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洞内涌水量与地表水体水位的联系、洞内掌子面地质条件、隧址地表山塘地质条件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之间的连通使得山塘与隧道涌水段(RK5+917~RK5+903)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是突发涌水的主要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 ,主要围岩变形破裂 (诸如塌方、大变形、岩溶型涌水涌泥砂、岩爆等 )类型、等级的判定方法和依据 ,这对信息化施工和及时采取相应针对性工程防治措施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7.
介绍贵州汕昆高速公路兴义Ⅱ号隧道涌突水治理过程,对涌突水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环境保护理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对隧道涌突水进行治理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其它隧道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在隧道宏观工程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龙厦铁路象山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象山隧道施工面临突水突泥、地表失水、塌方、软岩变形、岩爆、瓦斯爆炸、高地温、有轨运输溜车等八项典型施工风险,对长大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震后公路隧道抢通技术的研究,从洞口洞门段到洞身段,根据地震对隧道破坏程度以及破坏类型进行分类,针对简单的隧道洞口清理、坑道穿越法、隧道洞门震害处理、一般情况洞内抢通、坍塌及变形抢通、异常涌水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提出施工方法。保证地震灾害发生后,震害隧道在抢通工作上做到快速有序、科学可靠、安全适用,保证震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快速、科学、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