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积沙中掺配不同比例的粉粘粒进行承载比(CBR)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粘粒含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承载比也随之增大,表明其不仅能够改善风积沙级配,从而取得较大击实干密度,同时也能增强土体强度.试验还显示,使承载比增大的粉粘粒含量区间也很大:干燥时成型的≤40%,最佳含水率或饱水时成型的≤45%;若含水率能一直保持为成型时状态,则前者≤55%,后者≤45%.机理分析表明:只要不出现“多余的粉粘粒”,则在粉粘粒由小变大的很大区间内,风积沙的强度性能会因级配的改善而改善,有利于干压实工艺的广泛应用;但干压实成型的风积沙在微观结构上有缺陷,故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其粉粘粒含量要求更严些.  相似文献   

2.
在风积沙中掺配粉黏粒,探讨浸水+环刀法测定干燥砂土密度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浸水后的形变既有膨胀,也有下沉,但大多数形变量不大;环刀法测定结果波动性较大,并有特殊情形,如压实度较低及粉黏粒含量较高时误差较大,但平均值多在真值范围内或者相差很小,尤其当压实度较高、粉黏粒含量又"适中"时。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检测对象压实度一般较高,从开始浸水到试验完成的时间也较短,则在适当增加平行试验的基础上,对采用干压实工艺成型的风积沙路基等,试验结果基本上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含黏粒风积沙作为沙漠边缘及绿洲区公路建设中常用筑路材料的应用受限问题,依托新疆G0612若羌至民丰沙漠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通过开展筛分试验、承载比(CBR)试验以及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不同黏粒含量对风积沙工程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黏粒含量不断增加,颗粒粒径差距逐渐增大,不均匀系数逐渐增大,风积沙颗粒级配逐渐转为良好;2)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风积沙的CBR值逐渐提高,可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承载比规定;3)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风积沙的回弹模量逐渐升高,当风积沙中黏粒含量不小于8%时,可满足极重交通荷载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规定;4)不同黏粒含量风积沙路用性能试验给出了不同黏粒含量风积沙路基结构分类应用推荐表。该结果可供现场选用不同黏粒含量风积沙用作路基填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风积沙的压实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风积沙作为公路路基填料难以压实的问题,通过重型击实和振动压实对比试验及理论计算,分析了风积沙的压实机理。结果表明:风积沙无粘性是导致其压实曲线呈双峰值的原因,也是其颗粒在压实时有着特殊运动规律的原因。风积沙颗粒间能否重新排列及压实功是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振动加速度对这两个因素均有较大影响。而重型击实只对压实功有影响,因此风积沙的压实应采用振动法。且风积沙振动干压实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改性红粘土的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通过掺石灰、掺砂以及掺石灰和掺砂联合对郴宁高速公路三个桩号的红粘土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干密度与掺和比的关系、最优含水率与掺和比的关系以及击实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掺和不同配合比的外添料后,红粘土击实曲线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掺石灰的红粘土其最佳含水量随着掺石灰比的增大而提高,而干密度则随着掺石灰比的增大而减少。这是由于石灰引起了粘土颗粒的集聚占了大孔隙改变了土颗粒有效的级配影响了压实效果;掺砂红粘土的最优含水量的和最大干密度随着掺砂比的提高刚好与掺石灰红粘土的变化规律相反;联合采用石灰和砂粒进行改性处理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都处于单独掺料的特征之间,基本变化规律与掺砂处置的情况类似,说明砂粒对红粘土的改性处置效果要大于石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压实度是基层施工的关键控制指标,室内标准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压实度。通过对室内重型击实试验与振动压实试验中不同成型方法对级配和密度变异性影响的研究,得出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用重型击实和振动压实法成型混合料时,对初始级配和最大干密度改变都不大;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成型时,对初始级配和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大,用振动成型法成型时对初始级配与最大干密度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7.
风积沙是沙漠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是影响沙漠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天然状态下风积沙为松散状态,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能差,为使风积沙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对之进行压实。本文通过室内重型标准击实试验,对风积沙压实特性和压实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娟  李娟燕 《中外公路》2019,39(5):250-256
为保证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混合料(RCR)室内压实与现场振动压实效果的一致性,进行了RCR的振动试验,测试了振动参数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对比了振动与击实、静压法确定的压实标准、力学强度、收缩特性和矿料级配衰变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RA)的吸水性、抗压碎强度和洁净程度与天然集料的差异较大;RCR达到稳定振动压实状态的振动时间略大于常规水泥稳定碎石(CSM),但振动频率、名义振幅、激振力和对CSM和RCR的压实效果的影响规律相似,两者可采用相同的振动参数;与击实和静压试验相比,振动试验确定的RCR的压实含水率、干缩变形和矿料级配衰变较低,而最大干密度和力学强度则较高;RA掺量越高,振动试验对于保证RCR的压实效果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新疆南北疆风积沙工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风积沙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量试验、击实试验、易溶盐分析,系统掌握了南北疆风积沙的盐渍化程度、界限含水量、土样类别及压实特性,深入分析了风积沙压实机理。  相似文献   

10.
风积沙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取材方便,是西北地区修筑路基的主要材料。而路基压实质量是保证公路整体强度与稳定性的关键。国内现有研究大多是通过重型击实试验或振动试验对风积沙压实影响因素有侧重地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经水撼后重型击实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与前者的试验成果,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风积沙标准密度的影响规律。试验方法不同,测得的最大干密度存在差异,为了合理评价路基压实质量,对选取适合的试验方法,提出了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水泥稳定碎石通过击实试验很难得到规律良好的击实曲线的缺陷,首先通过标准击实法得出水泥-石屑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然后根据结合料的击实原理及原材料的本身特性,提出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与室内振动击实法和现场灌砂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理论计算的最佳含水量与振动击实试验结果相比仅差0.1%~0.2%,最大干密度与现场灌砂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接近,并且稍大于振动击实法和现场灌砂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因此按理论计算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在现场实测压实度时就避免了出现超100%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典型土类路基干压实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新疆很多地区干旱缺水、路基压实困难的现状,选择了3种典型土类(砾石土、风积沙、粉土)系统地进行了粒度分析、击实特性、动态特性、沉降特性等试验;在此基础上修筑了相应的试验路段,进行了3种典型土类的路基干压实施工工艺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对于砾石土及风积沙,采用干压实施工工艺修筑路基是完全可行的;对于粉土,在采取隔断措施后,可在较低含水量条件下进行路基压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振动、重型击实实验,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确定风积砂最大干密度的各种实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振动与重型击实各自的特点,得出在该项目段确定风积砂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昆明新机场红粘土填筑料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龚泉  谭峰屹 《路基工程》2010,(3):148-150
介绍了击实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并对昆明新机场红粘土进行击实试验研究。对于红粘土,干法与湿法击实试验备样方法不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差别较大,二者的平均差异绝对值为0070 g/cm3,相对差异为45 %;平均最佳含水率绝对差异为42 %,相对差异为97 %。红粘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测定宜根据现场施工土料取样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或三点击实试验;缺少现场试验成果时,建议最佳含水率采用230 %,最大干密度采用1610 g/cm3。  相似文献   

15.
吴福宝 《路基工程》2018,(1):140-143
滨海细砂级配不良、CBR值不满足高等级公路路床填料要求且难以压实,作为路床填料时,需要进行改良处理。通过对试验室水泥改良砂、碎石改良砂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改良砂土的CBR、回弹模量与水泥掺入量、碎石掺入量以及压实度的相互关系,得出了水泥改良砂和碎石改良砂的适宜掺入量以及改良砂的压实度要求;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及不同浓度的硫酸镁溶液腐蚀性试验,评价了水泥改良砂的耐久性;通过动三轴试验得出了两层水泥改良砂填料摊铺的时间间隔要求,评价了上层水泥改良砂碾压振动荷载对下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集料的体积指标作为级配设计的基本参数,粗集料形成的骨架嵌挤结构为出发点,通过振动击实确定每档粒径集料的体积指标,并以该指标为基本控制参数,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已知控制变量,同时引入Bailey设计方法中粗集料比(CA)用以控制混合料的离析,建立集料体积指标的关系表达式。得出骨架孔隙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范围和设计级配。根据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的确定方法。通过旋转压实和静压成型试件,分析并提出适宜的压实方案。建立压实次数和7 d抗压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钢渣土击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渣是一种很好的路基填料。为了详细了解钢渣土的填土性质,按照土工试验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方法,对钢渣土进行了击实试验。试验得出了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曲线图,结果表明钢渣土中粗细料含量的不同,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的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击实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膨胀土掺加不同比例的中粗砂,开展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研究了中粗砂改良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变化特性以及击实特性,探讨中粗砂作为膨胀土路基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膨胀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逐渐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中粗砂掺量的增加呈一元三次函数关系增大,最优含水量则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逐渐减小,最大干密度随最优含水量的增大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