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行业对电动汽车底部碰撞工况研究较少且无相关标准和法规的现状,结合电动汽车底部碰撞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设计了一种典型的正面刮底碰撞工况及其碰撞壁障,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工况的合理性和碰撞壁障的可靠性。同时根据电池包在正面刮底工况中的损伤情况,提出了两种电动汽车电池包防护优化方案,降低了电动汽车电池包在正面刮底工况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提出纯电动汽车受到追尾碰撞时乘员舱结构稳定性及电安全性能的相关要求;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参照GB 20072-2006对燃油车追尾碰撞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整车追尾碰撞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指导纯电动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针对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后部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设计需遵循逐级变形压溃的原理,充分提高变形吸能区的吸能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包固定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稳定,使其免受刚性结构挤压,同时避免挤压乘员舱。实车后碰撞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车辆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CEVE)三个维度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基于消费者使用场景,通过对整车使用安全及其安全处理机制、电池包IPX9 防水、电池包底部球击安全、电池包高低温充电安全等方面开展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估车辆在耐环境性、误操作防护和事故中对乘员的保护能力;同时对车辆安全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包在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测评研究,评估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测评研究结果以直观量化形式发布,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引导企业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某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其电池包挤压及连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安装电池包前、后侧面碰撞过程传力特点及结构件变形模式的对比,选出对性能影响较大的结构件,采用灵敏度及主效应分析法确定了所选结构件的材料。选取精度较高的近似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厚度为设计变量、车门最大侵入量和质量为优化目标、门槛侵入量等为约束条件,获得了最优轻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某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结合电池包各结构件的功能属性与结构特征,通过更换铝合金材料以及形貌、拓扑、尺寸优化等CAE仿真方法对电池包中的不同结构件进行优化,使电池包在保持良好静态性能的条件下,整体质量减轻6.2%,且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优化后的电池包实体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池包各项安全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解决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安全防护和电池包内气体的问题。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电池包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判定电池包的密封度。排出的气体通过净化装置过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动力电池热失控是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致命隐患,为了减少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的一系列电动汽车自燃事故,文章对电动汽车自燃和电池热失控的机理进行分析,从电池包防火能力、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整车非金属阻燃性能几个方面,来提升电动汽车的整车防火安全能力,并对电动汽车的防火安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4月12日,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车检院")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碰撞试验研究部相关人员在加速台车试验室顺利完成了电池包模拟碰撞试验安全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是根据重庆车检院前期安全风险专题会议提出的安全风险点和新增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的,旨在切实加强加速台车试验室电池包模拟碰撞试验检测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试验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单排座纯电动汽车,建立了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23 km/h低速全宽正面碰撞试验的整车碰撞吸能过程、碰撞变形及碰撞特性参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完整及有效性。根据GB 11551—2014对50 km/h高速正碰工况下整车结构变形及B柱加速度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乘员安全空间及电池箱、电机、动力电线等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车身后端的吸能效率,在电池包之后的区域消减掉碰撞动能,减小碰撞对电池包的冲击,首先利用Ansa进行车身结构有限元网格划分建模,然后再通过LS-DYNA进行轻混汽车后碰撞有限元仿真计算,最后分析研究车身后端部件的塑性变形过程。同时对车身后端区域的结构进行适当优化,使该区域变形模式更加合理可靠,进而使后碰撞性能达到相关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纯电动汽车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包系统作为汽车上全部能源的供给装置,其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文中围绕动力电池包系统的构成、安全防护、功能要求和技术难点分析,结合一款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对动力电池包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虽然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较好,但伴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近几年电动汽车发生的自燃事件,也使其电池安全性能受大众所关注。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安全吗?下面小编从电池系统的设计、整车碰撞测试、电池安全性等多方面角度带大家了解纯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某车型美版电动汽车是在其国内版车身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相对原车型,新的车身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两大技术难点:1.电池包等新能源高压零部件部件的安装,不仅增加了整车重量,还占据大量的结构空间,使的碰撞向后的传力路径设计受限,严重增大设计难度;2.美国作为汽车强国,其相关碰撞标准法规完善,工况及评价标准非常严苛,显著高于国内碰撞安全法规,其中尤以美国高速公路协会的IIHS评价为甚。文章结合计算机辅助仿真技术,通过对车身结构的创新规划设计,特别是一种新型闭环梁的设计,设计出一款可以获得美国IIHS偏置碰车身结构GOOD评价的纯电动车身。  相似文献   

14.
基于某微型电动汽车55A·h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单体发热功率测定数据,在匀速行驶、持续加速和NEDC 3种工况下,通过FLOEFD仿真对比分析单体之间为空气和单体之间填充导热胶两种电池包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匀速行驶工况结束时刻,使用导热胶填充间隙的电池包温差比间隙为空气的电池包降低了1.41℃;持续加速工况结束时刻,温差降低了0.14℃;NEDC工况结束时刻,温差降低了0.2℃。可见导热胶对降低电池包温升与均衡电池包温度场方面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STC89C51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单片机,设计开发了一种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包自燃的自动灭火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动力电池包周围的温度,当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出现电池热失控导致动力电池包温度超过安全温度时,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自动开启灭火装置,同时将温度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与储存,并通过声光报警系统提醒充电站工作人员,从而降低电池包自燃后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振动试验是电池包安全性能验证的重要部分。文章基于试验场采集的路谱数据和车辆道路试验规范,基于等损伤原则,计算合成动力电池包加速振动试验所需要的随机目标谱(PSD)。考虑到振动试验台的有效频率限制,对目标谱进行优化和简化,得到了合理可用的振动试验输入PSD谱。  相似文献   

17.
赵建 《上海汽车》2021,(8):21-24
针对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研究,通过对比现有电动汽车车型提升续航里程的措施,文章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通过可拓展电池包来增加续航里程的措施.该电池包布置位置在行李箱中,对车身结构改动较小;通过接口插拔连接,适用于所有的电动汽车.最终增加100 km续航里程,可有效减轻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电动汽车安全隐患,基于最近几年国内外在用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数据,从不同角度讨论国内外在用电动汽车事故特征以及差异,同时分析我国现有电动汽车安全相关政策,最后对如何提高在用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某纯电动汽车在高速工况下电池包散热问题,以其动力电池包和简化车体为研究对象,在STAR-CCM+软件平台上开展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散热对比分析,提出了增加导热介质的解决方案,并选定了最优方案进行实车试验验证。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成本较低,可行性好,解决了电池包散热困难的问题,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系统在纯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动力电池包是利用1个封闭盒形结构将BMS、热管理系统、模组架以及动力电芯等组件组合在一起。纯电动汽车的重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电池包的重量。因此,电池包的轻量化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轻量化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