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 GPS 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 座互通式立交共14 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 10 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 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 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壶柄式U形匝道微循环作为一种交通组织方案,在平面交叉方案受限制的条件下能有效解决交通转换问题,但是作为一种非常规交通组织方式,其通行能力、位置选择以及布设形式等均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对壶柄式U形匝道的布设形式、通行能力以及使用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快速路单双平行式汇入匝道对快速路主线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影响。借助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不同交通需求情况下两种匝道形式的快速路汇入部分进行仿真,通过采集主线交通流的车速、延误、流量等数据,分析得出当主线和汇入流量的流量/通行能力比率(v/c)小于0.7时,单双平行式汇入匝道对主线交通流的运行状态的影响差别不大,且主线仍能保持较高的速度运行,此时选择匝道形式更多应考虑土地空间、建设成本等因素;当主线和汇入流量的v/c超过0.7时,单双平行式汇入匝道主线交通流车速波动呈现截然相反的情况,此时根据交通需求选择匝道形式对提高快速路运行效率有更重要的意义;当交通流趋于饱和流时,单双平行式汇入匝道在主线运行状态上差别不大。对主线三车道交通流车速—流量分析得出,双车道平行式汇入匝道,主线交通流呈现明显的自由流和拥堵流两级分化的局面,单车道平行式汇入匝道,主线交通流各状态过渡平缓。  相似文献   

4.
研究部分互通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分合流点与已有互通转向匝道之间的关系,给出全互通立交转向匝道数和新增匝道驶出匝道、驶入匝道选择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增设匝道的平面布置和方案选择要点。给出了3路、4路、5路相交道路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具体范例,并以上海市莘庄立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叶超  冯华 《交通标准化》2009,(19):130-132
结合目前互通立交安全设计现状,从易被忽视的交通组织、互通立交出入口、视距、匝道纵面设计以及安全设施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入手,讨论互通立交安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值得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交通工程学、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及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等,全面分析高速公路互通区分合流区服务水平,提出在保障高速公路互通区运行状态的前提下,选择和利用互通各匝道分合流交通量进行匝道收费站收费车道数计算的前置条件,为合理确定收费车道数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合目前互通立交安全设计现状.从易被忽视的交通组织、互通立交出入口、视距、匝道纵面设计以及安全设施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入手,讨论互通立交安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值得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恒  凌镜珩  唐易 《交通与运输》2021,34(z1):48-51
在立体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存在交通组织和转换形式复杂、分流区与合流区交通流线交织、驾驶行为特性与城市道路差异明显等问题需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建立精细化三维微观仿真模型,采用驾驶模拟实验与多源交通数据进行参数标定,得出可视化设计方案交通运行评估情况.以迭代优化评估设计方案交通运行效率与安全为手段,提出优化建议反馈至工程设计.并以上下匝道设计方案、连续分流合流区设计方案为例进行精细化评估,说明精细化三维模型微观仿真在立体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纵观立体交叉的发展.它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增长和汽车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是高速公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以匝道相互连通以实现交通转换,是公路网中最完美的联通设施。其投资或是建成后在整条公路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立交方案的优劣将影响整个路网的交通效率。这就要求在立交设计前期.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立交型式,而且要进行多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10.
匝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由于高速公路主线与出口匝道之间交通流运行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出口匝道上交通流运行极不稳定,并产生大量的交通冲突,成为高速公路拥堵和事故多发地带.为改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的安全现状,本丈在提出出口匝道地面衔接部功能区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功能区的界定方法,并最终给出了典型出口匝道衔接部功能区范围的建议值,为改善高速公路匝道出口功能区内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口设置在同一位置,含有两条直接匝道、一条半直接匝道和一条环形匝道,直接匝道供交通量较大的一方进出,环形匝道供交通量较小的一方进出,属于T形交叉的一种,外形与喇叭很相似。叭型互通立交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用于相交公路不同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个别方向转弯交通量不大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安徽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多条高速公路上出现互通立交及服务区合建的情况,如何通过合理的互通立交、服务区形式选择及匝道线位布设使得互通立交与服务区更完美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成为此类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的线性交叉射击工作中。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组成部分,其线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枢纽的使用功能、营运能力及交通安全问题。匝道的设计形式多样化,按照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一般分为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两大类。右转匝道是从右侧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的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左转匝到是车辆需  相似文献   

14.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出口匝道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运行速度的设计方法,对出口匝道的设计流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今后的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快速路多匝道协调控制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方法,考虑下游交通需求的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与匝道排队模型为快速路系统控制提供交通需求信息.根据匝道排队状况,主线交通运行状态确定汇入主线的交通量.以系统总行程时间最短为控制目标,控制目标函数考虑了匝道调节率的变动引起的运行状态变化对最优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匝道控制是一种抑制交通需求、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入口匝道汇合控制是一种以安全为目标的微观控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汇合控制的控制流程,并与传统的匝道信号调节控制做了比较.当交通量较大时,为提高主线车流的运行效率、确保匝道车辆安全、快速地汇入主线,有必要对入口匝道实行汇合控制.根据间隙--接受理论,匝道汇入量由主线最外侧车道的车流间隙数量决定.建立了入口匝道移位负指数分布通行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验证.  相似文献   

17.
快速路多匝道协调控制是一种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方法,考虑下游交通需求的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与匝道排队模型为快速路系统控制提供交通需求信息。根据匝道排队状况,主线交通运行状态确定汇入主线的交通量,以系统总行程时间最短为控制目标,控制目标函数考虑了匝道调节率的变动引起的运行状态变化对最优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出口(匝道)通常设置于地面交叉口附近,快速路出口(匝道)交通与地面道路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影响快速路以及地面交叉口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段对保证下游地面道路的通行秩序以及上游快速路的畅通非常重要.从快速路衔接路段以及快速路下游交叉口与快速路出口(匝道)通行能力匹配性原理出发,对出口(匝道)衔接段提出3种组织形式(组织形式Ⅰ——设交织段,组织形式Ⅱ——设隔离设施,组织形式Ⅲ——路网绕行),并从通行能力匹配、服务水平以及流量均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各自的适用性.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组织形式Ⅰ的设计参数敏感性,并给出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19.
互通式立交入口区是影响立交整体运行可靠性的关键点段.为了减轻入口合流区的拥挤,提高互通式立交的整体可靠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交通需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要采用一些交通控制设计.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入口区域的特点,对高/快速路网可靠性作用较大的互通立交匝道和主线的控制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合流区的几何和交通特性,对匝道和主线分别提出了不同控制设计,即匝道入口控制设计和主线车道运行约束设计.  相似文献   

20.
衡水北枢纽互通,原为衡小高速与衡德高速交叉处互通,后大广高速修建时对此互通进行了改造,保留了原互通匝道,在大广高速公路上加设两条定向匝道,分别完成德州-衡水方向及衡水-北京方向交通流转换。新建邢衡高速需再次对该互通进行改造,通过本互通完成邢衡高速、大广高速的交通转换。详细介绍了此互通改造方案的比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