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图像相关(DIC)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非接触的对材料或结构表面在受力或外载荷等因素作用下进行全场位移和应变分析的测量方法。本项目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泉州宋代古船船尾结构的位移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同时建立船尾有限元模型,对船尾变形位移的数值进行了模拟计算与预估,两者均显示船尾存在缓慢下沉位移现象,有必要对船尾实施加固措施。在对船尾结构进行了加固处理后,再次监测结果表明船尾已没有明显下沉位移的趋势,说明加固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舰船尾迹图像去噪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去噪处理方法获得的舰船尾迹图像质量较差,边缘信息模糊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MCA与特定滤波器相结合的舰船尾迹图像去噪处理方法,对舰船尾迹成像模型和相干斑噪声模型以及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采用MCA对舰船尾迹结构成分与水面复杂背景纹理成分进行有效分离,分别选择双正小波变换和剪切波变换构建舰船尾迹纹理字典和结构成分字典,将舰船尾迹图像形态成分分离过程转化成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去除了干扰;采用同态滤波对去噪处理后的舰船尾迹图像进行增强,并设计了高通滤波器来替代同态滤波函数中的滤波器,实现了舰船尾迹图像的中低频成分抑制和高频部分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舰船尾迹图像的去噪处理效果最好,得到的图像边缘清晰度更高,纹理特征也更加显著,且细节信息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3.
《航海》1980,(1)
螺旋桨是现代船舶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推进器,它一般都装在船尾,不装在船首。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如果把螺旋桨装在船首,势必要突出在船体外面,容易碰撞损坏。把它装在船尾,再把船尾做得凹进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有方法在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受破碎图像特征残缺的影响,存在大量难以检测的角点,在图像破碎度为40%~60%时存在特征抽样拟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SUSAN角点检测算法这种大数据算法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构建图像特征检测模型,利用构建模型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角点处实施特征检测,获取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特征。通过构建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模型实现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为了证明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将原有技术作为对比实验技术进行该技术与原有技术的特征抽样拟合率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更适用于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岳莉 《舰船科学技术》2023,(14):176-179
为了提升舰船尾迹光学信号异常特征识别效果,提出舰船尾迹光学信号异常特征贝叶斯识别方法。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采集的舰船尾迹SAR图像中舰船尾迹与海杂波边界区分不清晰的情况,使用图像分割和归一化的Hough变换检测方法实现舰船尾迹图像增强;依据气泡运输方程提取舰船尾迹直方图,根据直方图内峰值点密集程度,提取舰船尾迹光学信号特征,将该特征作为输入,使用贝叶斯分类模型输出舰船尾迹光学信号异常特征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增强舰船尾迹SAR图像,也可有效提取舰船尾迹直方图,并准确提取舰船尾迹光学信号特征和识别其中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利用精准的舰船尾迹检测结果,为航速航向信息反演等应用提供基础,提出基于傅里叶变换的SAR图像舰船尾迹检测方法。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方法,通过线性积分变换以及平面旋转两部分,变换舰船尾迹SAR图像,将其划分为高频子带与低频子带。利用Radon变换方法,累加SAR图像低频子带内直线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像素点与舰船尾迹线的几何对应关系,搜索Radon变换域中的峰值点位置,获取最终的SAR图像舰船尾迹线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SAR图像中的卡尔文尾迹、布拉格尾迹等不同类型的舰船尾迹,具有优越的舰船尾迹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采用小波变换和Hough变换结合的对SAR图像中舰船尾迹检测的算法。该方法首先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降低相干斑噪声的影响;然后采用小波变换对SAR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并利用归一化Hough变换对不同尺度的子图像进行处理,检测图像中的直线,再将多个尺度的直线检测结果结合起来考虑,剔除错误判断,选定准确的舰船尾迹检测直线。最后通过实验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舰船尾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船尾减振装置的模型试验原理,建立了理论模型,分析了减振机理。  相似文献   

9.
小型船舶(200总吨以下的船舶)应当在船首两舷和船尾标明船名,在船尾船名下方标明船籍港.  相似文献   

10.
杨东晓  宣东晓 《航海》2011,(3):74-77
(续接第二期)6.2桥吊距船首(船尾)相对安全距离的计算桥吊距船首(船尾)安全距离可以由靠泊角度θ、船首(船尾)距有效碰垫的距离P、靠泊横距W等推算出,这三者的空间静态关系如下图5所示:  相似文献   

11.
传统舰船尾迹搜索方法在多维信息处理上,由于算法计算因素单一,无法对多维信息内无效数据做准确筛选运算,导致舰船尾迹图像搜索运算受到无效数据干扰源影响,出现搜索映射率低、误差大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舰船尾迹多维信息抗干扰智能搜索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多维信息内舰船尾迹图像进行锁定。其次,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算法对尾迹图像内干扰源进行滤除处理,接着,引入空间特征匹配算法对处理后的尾迹图像做搜索特征匹配计算,完成智能搜索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舰船尾迹多维信息抗干扰智能搜索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搜索方法存在的映射率低、误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技术在舰船检测和监视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舰船目标识别方面。当运用SAR图像技术进行舰船尾迹检测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自适应的检测算法和检测系统,导致舰船尾迹检测的项目稀少,获取的目标信息单一,既无法发挥SAR图像技术的优点,又无法准确有效地进行舰船尾迹检测。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尾迹产生的因素,在Hough变换的基础上,进行了SAR图像技术在舰船尾迹检测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使用基于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DGPS接收机受到流向数据影响,存在舰船尾迹检测精准度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舰船速度变化检测的DIP控制器设计。设计DIP控制器硬件结构,通过控制单元接收DIP拨码的操作数据,利用继电器实现设备开与关。设计DIP控制流程,匹配数据库预设值,匹配成功后由控制单元选择正确工作模式。通过控制DIP,当预设值匹配成功后,估算舰船尾迹长度船速。分析舰船尾迹长度、尾迹横波波长与行驶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间接获取舰船行驶速度。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控制器与实际舰船尾迹长度一致,误差为0,具有精准检测舰船尾迹长度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虎虎  肖海松 《船舶工程》2018,40(10):47-51
作为一种新型的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在回收小艇时,小艇需要以一定的航速冲上尾滑道。回收能否成功除了受制于驾驶员操作水平等主观因素,还与滑道的涉水深度、小艇与母船尾滑道的运动响应等客观条件有关。本文利用切片理论计算了小艇与母船尾滑道的运动响应,并对3级及4级海况下回收小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舰船尾迹行进图像,提出基于三维自适应预测的舰船尾迹图像快速无损压缩算法。根据三维自适应预测原理,设定波段顺序条件,确定尾迹节点的实际精度数值,完成基于三维自适应原理的舰船尾迹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已选取的压缩指标,对各级节点实施无损编码,再通过计算压缩比例,实现舰船尾迹图像快速无损压缩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BMP图像处理手段相比,应用快速无损压缩算法后,图像压缩清晰度极值达到88%,舰船尾迹行进图像的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H轮某次靠泊,使用本船缆绳带船尾拖轮。二副指挥一名水手操作绞缆车,另一名水手将船尾右舷侧绞缆车上缆绳松出,经船尾中部巴拿马导缆孔到拖轮。因为绞缆车的出缆点不在巴拿马导缆孔正前方,也不在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而与巴拿马导缆孔轴线  相似文献   

17.
船尾桨前垂向整流鳍的减振机理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认为在船尾型线设计中若不考虑横剖线的UV度、各水线去流角大小等对船体振动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会导致艉部水流异常;螺旋桨盘面处非定常及分布不均匀的艉流将直接导致船体剧烈振动.针对发生了该类有害振动的船舶,介绍一种安装于船尾的垂向整流鳍.通过引用水动力不平衡导致螺旋桨激振力产生的基本原理,探讨垂向整流鳍整流使螺旋桨盘面处原艉流场发生有利改变的实质,揭示船尾桨前垂向整流鳍的减振机理.以实例说明该整流鳍在消除该类振动方面的突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海面舰船尾迹SAR图像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尾迹的仿真研究有利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对舰船的检测与识别。针对舰船航行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舰船尾迹仿真方法。在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快速求解海面基础上,加入波流相互作用,使海面与尾迹较真实的融合在一起,然后基于随机多尺度模型给出了舰船尾迹后向散射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结合速度聚束调制和调制变换函数仿真出SAR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螺旋桨与船尾的干扰流场,船尾流场采用欧拉方程进行求解,通过与螺旋桨性能计算程序相互迭代确定其实效伴流场。对桨盘处轴向伴流的计算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大型豪华邮轮的仿真和优化对于大型邮轮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大型豪华邮轮蒸汽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系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owmaster搭建该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下,船尾蒸汽管网蒸汽干度较低;通过优化船尾蒸汽环网管道管径,实现了船尾蒸汽平均干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