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氯酚与其钠盐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与杀虫剂,常温下呈固态,具有强烈的酚臭味,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白蚁、消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等,在农业上用作除莠剂。有关五氯酚与其钠盐的毒性,国内、外已有研究报导,一般认为其属中等毒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五氯酚与五氯酚钠在体内代谢迅速,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也无慢性中毒作用。我们在对接触五氯酚及五氯酚钠的工人进行卫生学调查时,发现该毒物对人体毒性较强,且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故对其毒性重新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重金属对健康影响时,首先要研究体内金属污染的浓度,即测定各脏器和血液中金属分布的浓度。如氯化汞和低级烷基汞各自经口侵入时,虽都是汞化合物,但在体内汞的分布不同,毒性表现也不同。无机汞在肾脏蓄积的浓度高,表现为肾脏损害,而低级烷基汞易在脑内蓄积,呈现神经症状,尤可观察到有机汞中毒的典型症状,在视觉损害对应的大脑后叶皮质有显著的蓄积,由此,可了解汞化合物的分布与病理损害所确定的部位是一致的。而且蓄积量和发生损害相关。体内同时给与无机汞和硒时,肝脏和肾脏汞和硒的浓度明显上升,硒的共存使汞的毒性受到明显的抑制。一般认为是在体内因汞和硒结合变成难以排泄、毒性小的化合物蓄积在脏器内。因此,不能仅用浓度来评价毒性,还必须探讨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3.
工业环境中镉的化合物可分三类:镉烟、可溶性镉尘和不可溶性镉尘。镉在哺乳动物体内具有极明显的蓄积作用,组织内超过镉的阈量时,即可引起器官(主要肝、肾)的损害。本文仅以镉对生物体的危害,特别是对国外镉的卫生标准作一概括的阐述,供参考。一、在人体内的镉人体内镉是一种非必需的痕量金属元素,随年龄的增长,体内镉的蓄积亦不断的增多,镉不仅来自工业接触,而且亦由食物、吸烟、以及存在于大气和水中的少量镉。人的一生镉的负荷总量为15~30毫克,绝大部分的镉(取决于化合物的理化特性)是吸入进入体内,动物实验证实吸入镉的10~40%被吸收聍于体内。进入体内的1/2~3/4在肝和肾。未接触镉的工人,尿镉排出微量,一般低于5微克/升。接触镉者,由于镉在肝肾内蓄积,排出镉仅是吸收量的一小部分,且有管形蛋白尿的发  相似文献   

4.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ts)是指对毒物在活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所进行的研究。它在实验毒理学和临床毒理学方面,特别是对于急性中毒的处理或作用机理的研究,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毒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显得愈来愈重要。1)研究对毒物的反应的种间和个体间差异;2)研究毒物与其它环境化合物(诸如食品、药物、生态学因子等)的相互作用;3)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以从事毒物作用机理的探讨。将一化学物质给予一个动物时,该化合物通常就从给药部位被吸收而进入血液,继之分布于体内,最后通过代谢和排泄,从体内被消除。吸收、分布和消除过程可以用零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描述。但是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却可能引起该化合物本身的或者别的试验物质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发生改  相似文献   

5.
锰的心血管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体内外实验表明,锰能迅速富集在动物心脏,引起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和血压下降,这可能与心肌线粒体受损和Ca^2 通道受阻有关。迄今为止,锰的心血管毒性实验研究主要局限于体外试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尚缺乏慢性毒性试验的资料,其毒作用性质及其转归过程尚未完全明了,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属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相当数量的微量金属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但有些金属在体内超过一定的量将影响机体的健康。尤其是一些具有遗传毒性的金属会给人体及其后代造成一定的危害。为探讨和研究某些金属的遗传毒性效应,我们选几种对人体有危害的金属化合物为受试物,以小鼠细胞染色体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分析研究这些金  相似文献   

7.
把动物实验的毒性资料外推到人,这是毒理学中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动物实验必须包括定性(临床症状、化学、血液学以及病理学损害)和定量(剂量和接触浓度)二个方面。要作出可靠的评价,就必须充分了解毒效参数(toxicodyna-mic parameter)。如在这一领域缺乏知识,在目前就不可能搞出外推法的数学公式。现在需强调,对各种环境化学物质应制订出合理的安全性最大的容许浓度。苏联和美国的毒理学家一致认为,研究蓄积、协同、拮抗作用,以及评价实验动物的适当状态,必须努力揭示物质的理化特性与其生物  相似文献   

8.
锰的发育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过量的锰暴露会导致进行性、持久性和神经变性的损害,严重者出现帕金森氏病样症状。锰对体外培养的胚胎神经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锰可通过动物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脑,引起脑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微量元素分布异常,神经行为机能障碍;人群调查显示母亲职业性接触锰可能会对子女智力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锰的发育毒性,对保护工人及其子女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对动物胚胎胎仔及对生殖细胞的影响。我们做了致畸实验及致突变实验,均显示了阴性结果,与湖南冶金防护防治研究所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在动物精子畸形实验方面仅浙江医科大学有报道,而稀土硝酸盐对精子形态的影响实验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稀土硝酸盐对生殖细胞的影响,又对小鼠的精子形态进  相似文献   

10.
动物实验和调查均证实苯可诱导微核产生,苯的遗传毒性与其代谢产物有一定关系也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酚为苯的代谢产物之一,关于酚作业工人遗传毒作用的调查国内尚无报道,为了探讨酚的致微核作用,研究苯中毒作用机理,我们对接苯和接酚工人进行了微核水平实验检查,同时对苯作业工人工龄及白细胞与微核率关  相似文献   

11.
柠檬酸铝(简称柠铝)对实验性矽肺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对柠铝进入动物体内的分布报道不多。为了解柠铝经连续注射后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特进行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实验方法 1.染尘:用180~200gWistar雄性大白鼠,采  相似文献   

12.
在经口毒性实验中,动物的断食时间和给药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等应用方差分析曾评价了动物性别、体重和给药量对动物经口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给药量增至1毫升肘,死亡率比0.2~0.6毫升给药量组有明显增加。然而,在以往的文献中,却未对实验动物的胃容量和胃的排空时间进行测定。在毒理实验中,各学者提出和采用了不同的断食时间(4~8小时,16小时,12~24小时)和给药量(动物体重的1~3%、大鼠为5毫升而小鼠为1毫升),至今未能获得统一。本实验对大、小鼠测量了贪道长度和胃容量,观察了胃对钡剂和食物的排空时间,以期所得结果为今后的经口毒性研究提供上述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锰对体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群调查和动物实验发现,锰能使体内脂质过氧化物(LPO)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同时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锰的毒作用损伤机制与上述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五氯酚可经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经皮和经消化道的毒性已研究甚多,本文对尚未充分研究的呼吸道吸入途径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动物为成年大白鼠,以经呼吸道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进行中毒实验。实验分一次吸入中毒和多次吸入中毒。一次吸人中毒为吸入五氯酚钠气溶胶20分钟;多次吸入中毒为每天吸入一次,每次20分钟,按连续吸入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四种情况分为四组。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在不同时间处死,对肺、肝、血液及尿液中五氯酚进行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松针汁对大鼠生长发育与致畸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松针汁的亚急性毒性和致畸作用,结果显示,松针汁的3个剂量组(450g/L、90g/L,45g/L)亚急性毒性实验呈阴性结构公针汁3个剂量组的致畸实验(4.5g/kg、0.9g/kg、0.45g/kg)的所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民呈阴性。本实验结果表明,松针汁对大鼠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也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6.
Cd是主要的工业污染金属之一,较广泛地存在于工业环境和受污染的生活环境中。其对人及动物的某个器官或某个系统的毒性,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又开展了Cd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Cd可抑制体内外的抗体生成反应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但未见整体动物接触Cd对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镍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食物、水、空气进入体内。镍作业工人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镍。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经粪便、尿及汗等排出体外。金属镍及镍盐经口毒性较低,静脉给药则毒性较大,吸入染毒可产生呼吸道刺激性损害。长期接触镍盐或镍粉的工人,常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接触性皮炎等。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炼镍工人呼  相似文献   

18.
铅对儿童血液多种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实验和铅暴露儿童调查发现,铅可干扰体内钙、锌、铁、铜、镁等金属元素的代谢,进一步诱导铅毒性的产生。提示膳食或强化补充因铅暴露而引起缺乏的元素能抑制肠道对铅的吸收,降低铅毒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有色金属的冶炼、制铝、磷肥、塑料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含氟有害气体产生,因而需要进行环境与生物体内氟的监测。但氟在正常人体及动物体内仅以微量存在,并且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所以要测定人或动物体液、组织内氟化物的含量是比较困难的。多年来,国内外采用蒸馏、电位滴定、微量扩散等多种实验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理想。自一九六六年Frant首先报导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溶液中微量氟离子含量。此法大大简化了实验手续、干扰少、准确度、灵敏度较其他方法高,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国内也开始试制,试用氟电极,测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将我们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尿中  相似文献   

20.
锰某些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群研究显示,神经心理行为功 能试验为目前检测锰早期神经毒性的一种较好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性锰中毒会引起肝病变,人慢性肝病也可以继发锰中毒。动物实验表明,锰可以引起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和低血压,脱离接触可以很快逆转;生殖毒性则表现为母体毒性(进食量和妊娠子宫体重降低等)和胎儿毒性(平均体重减少、晚期吸收数增加和骨骼畸形)。然而,职业人群的锰肝、血管、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甚少或空白,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