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故障的检修SR150摩托车电气系统点火电路分解图,如图6所示。点火系统主要由CDI、点火线圈、火花塞、点火开关、熄火开关、磁电机充电点火线圈以及触发线圈等电器元件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 SR150摩托  相似文献   

2.
陈国辉 《摩托车》2006,(10):42-43
(一)CDI点火系统的特点及故障检修 CDI是电容放电无触点点火方式的缩写。实际上它是一种以电子开关替代旧式的断电器(白金)开关,以磁电机充电点火线圈输出的交流电为点火电源的电子点火器。  相似文献   

3.
陈国辉 《摩托车》2012,(4):51-54
铃木赛驰QS110(05升级版)弯梁型摩托车,是轻骑铃木集团开发上市的一款全新弯梁骑式摩托车。如图1所示,为铃木赛驰QS110(05升级版)摩托车电气原理图。QS110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电启动系统组成。QS110摩托车电源系统由单相磁电机、全直流整流调节器、点火开关、熔断器、蓄电池等组成。点火系统由点火开关、触发线圈、DC-CDI、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电器组成。  相似文献   

4.
20、磁电机CDI充电点火线圈损坏修理窍门 国产125~250mL四冲程摩托车,点火方式为磁电机CDI点火,照明系统采用全直流供电或交直流混合供电。若CDI充电点火线圈散热不良、CDI点火器电子元件短路,会引发充电点火线圈发热、线圈绝缘老化、性能下降、线圈匝间短路等故障。  相似文献   

5.
冉勇 《摩托车信息》2000,(12):22-23
一、前言本田双缸125摩托车大都采用无触点电容放电式CDI(Capacitive Discharge Ignition)点火系统。由交流磁电机ACG(Alternating Current Generator)的点火充电线圈、触发线圈、CDI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其特点是点火电压上升快,点火效率高,点火时刻准时,启动性能好。本文针对本田双缸四冲程125摩托车CDI点火系统的两种形式:双触发线圈式(如本田王CB125T,见图1)和单触发线圈式(如本田太子CM125,见图2)做一个简单对比介绍。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一辆战鹰XDZ150四冲程骑式车,行驶约31000km,因车辆不能起动送修。更换了蓄电池、点火开关、电子点火器和火花塞,清洗了空气滤清器、化油器,发动机仍不能起动。故障诊断与维修XDZ150四冲程骑式车采用OHC配气正时、单起动(电起动)、柱塞式化油器、磁电机CDI点火。先检查蓄电池和点火电路。蓄电池电压正常条件下,支起摩托车主支撑,从缸头上拆下火花塞,接地电极对地。打开点火开关,用电起动装置试起动,火花塞电极间无电火花出现。点火线圈高压线对地,高压线  相似文献   

7.
邓明生 《摩托车》2004,(8):44-46
磁电机电容放电式无触点点火Capacitor—DishargeIg-nition系统,简称CDI电子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统具有点火电压高,火花塞火花能量大,火花持续时间长,点火正时准确,发动机转速变化时能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启动性能好,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所以,现代生产的两轮摩托车,绝大多数采用CDI电子点火系统。过去采用磁电机触点式(断电器式)点火系统的摩托车,也在逐步地改装成CDI电子点火系统,如南方NF125型两轮摩托车。摩托车点火系统,在摩托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启动性、经济性,行车的平稳性,工作的可靠性。CDI电子…  相似文献   

8.
刘正良 《摩托车》2004,(11):51-51
目前,中小排量采用CDI点火系统的摩托车中,其磁电机供电系统都是采用照明线圈中间抽头形式的,与其所配的电压控制输出方式都采用半波整流电子调节器,此种调节器由整流调节和交流调压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以踏板QJ125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磁电机照明线圈输出正负交变电压,电源的正半周对蓄电池充电,照明负载接到磁电机输出中间抽头上,通过控制充电电压负半周达  相似文献   

9.
陈国辉 《摩托车》2012,(2):32-35
一、豪爵铃木系列摩托车电气系统简介豪爵系列摩托车在电气系统方面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点火系统几乎涵盖了各种点火方式,有磁电机CDI点火、DC-CDI点火、蓄电池全晶体管电感式、数字控制电感式点火系统。豪爵125系列摩托车的电气系统,除点火系统不相同外,其它电气部分几乎完全相同。点火系统采用磁电机CDI点火方式的车型有:豪爵HJ125F、HJ125-2/2D;DC-CDI  相似文献   

10.
磁电机CDI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CDI储能电容放电时输出的低压电输入点火线圈一次侧线圈,经点火线圈电磁感应后,在线圈二次侧产生火花塞点火所需高压电的高压电器.  相似文献   

11.
陈高全 《摩托车》2004,(11):33-34
目前,一般国产车采用电容放电式磁电机点火系统(简称CDI)的占绝大多数。CDI点火系统由于制造成本低廉,构造简单,维修方便,被广泛地使用在摩托车上,社会拥有量很大。随着社会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普通CDI点火器也显示出种种不足之处。众所周知,普通CDI点火器由磁电机提供电源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一些摩托车上仍使用着CDI电路,它不是通过磁电机充电线圈提供电能,而是通过蓄电池提供,故称为DC-CDI电路。如立式110、WH125、铃木系列等一些摩托车上都是采用这种点火器。由于蓄电池的电能基本稳定,解决了摩托车低速、高速性能问题,而且点火能量充足,经测试低速可在≤100r/min内连续点火(6mm),高速可在1 600 r/min不断火(9mm),其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摩托车,不论是磁电机点火还是CDI电子点火,其电路都是通过点火开关将点火线圈初级对地构成短路,也有的是通过CDI对地短路,实现熄火锁车的。可是,如果盗贼将点火开关线剪断,摩托车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摩托车无触点电容放电点火系统(CDI)工作原理,可供发动机点火正时的检测信号源有:①点火系统对地产生的高压电火花;②储能电容器对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放电电流;③触发绕组工作时产生的触发电流.用点火正时灯检测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是以点火系统对地产生高压电火花做信号源.先将点火正时灯的信号拾取器夹在点火线圈的高压线上.发动机工作后,信号拾取器捕捉到高压电火花信号,点火正时就会频频发出闪光,照射到旋转着的磁电机转子上,便可检测到磁电机转子上的点火提前角"IF"标记刻线是否与发动机上的标记对齐.  相似文献   

15.
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点火系统(CDI)发生性能故障(见图1),发动机就会熄火或不能起动着火。维修点火系统时,需对点火系统中的充电绕组、触发绕组、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等零部件进行检测,确认其技术状态良好与否,以便分析、判断、确认故障疑点。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技术》2012,(12):72-73
点火先锋(见图1)是泰昌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历经1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高能交流电子点火器。点火先锋采用先进的进口电子点火器集成电路,具有点火提前角控制精度高、进角范围大等特点,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下能够保障工作性能稳定,能够使发动机冷起动一触即发,发动机怠速运转稳定,加速灵敏流畅。点火频率响应为300~11000 r/min,能够全自动跟踪发动机工作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采用“无触点直流点火系统”的摩托车越来越多。特别是“晶体管电感放电式点火系统”,具有点火能量大、点火提前角控制精确、混合气燃烧完全、发动机热效率高、动力性强的特点。然而,由于使用、保养不当,采用“无触点直流点火系统”的摩托车,有时会出现“因紧急熄火开关内部接触不良,使高压电火花强度不够,导致发动机不易启动甚至不能启动”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故障,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通过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流的电压,即可发现“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低”、在蓄电池正极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有不应有的电阻值。  相似文献   

18.
刘景连 《摩托车》2012,(16):44-52
摩托车点火系统从早期的有触点火系统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无触点点火系统,主要是因为无触点与有触点点火装置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因此现在大部分摩托车都采用无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按触发方式可分为自触发和它触发两种,自触发点火系统因使用不多,在此就不说了。无触点它触发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充电线圈、脉冲发生器、电子点火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  相似文献   

19.
豪爵EN125-2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电起动系统组成。1 EN 1 25-2摩托车电源系统结构及故障检修1.1结构原理电源系统主要由三相磁电机、整流调节器、蓄电池(12 V/8 Ah)、熔断器(10 A或15 A)、点火开关、导线接插件等电器组成。供用电采用全  相似文献   

20.
陈国辉 《摩托车》2013,(8):55-59
摩托车电气系统的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所谓硬故障,如灯泡灯丝烧断、电子点火器损坏、(电子元件二极管、可控硅击穿,电容器漏电)、磁电机定子线圈严重短路,等电器损坏故障,如图1所示。软故障,如点火开关、照明开关连接导线断路、供用电电路搭铁短路、导线插接件、灯泡与灯座、转向开关、变光开关触点之间接触不良等。通过修理和调整等措施,能使电气系统恢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