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轿车情报》2011,(9):36-37
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电池、充电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都是行业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表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充电”“换电”模式之争,依旧在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2.
换电模式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补电方式,具有补电速度快、自动化水平高、集成度高等优点,可大大降低消费者里程焦虑。还可实现“车电分离”销售,解决消费者购车成本高的难题。由于受到换电标准不统一、换电车型少等因素限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较为缓慢。随着财政补贴退坡,换电模式重新引起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重视。文章重点研究了换电模式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和技术优势,分析了新的机遇下换电模式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进行快速充电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换电模式,其具有建设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集成度高、换电时间短等优点,可以大幅度降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及续航里程方面的焦虑,并且"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是未来电动汽车进行能量补给最为理想的方式.文章首先研究了目前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内目前在城市规划层面上尚缺乏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的专项研究,有必要针对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供需关系、规划布局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满足电动汽车发展需要。本文从城市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分析入手,量化分析充换电设施供需关系,研究充换电设施布局影响要素,制定科学的充换电设施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琨 《汽车纵横》2024,(2):35-38
<正>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车主对公路出行补能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为了提升高速公路的出行体验,构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已成为当下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12月19-21日,以“迎接新挑战,全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相似文献   

6.
新乡底盘换电车项目是一种突破,也是国家电网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新商业模式的有益尝试。2011年8月,国内首个以底盘换电为主的电动乘用车完成内测试验。新能电动汽车公司技术负责人柳崇禧告诉记者,预计8月底,40辆  相似文献   

7.
<正>每每和“故宫的雪”一起登上热搜的,往往还有电动汽车的充电和续航问题。电动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体验好不好,充电是关键评价标准之一。新一轮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其实上半场的电动化远未结束,围绕着核心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一系列创新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核心原因是,当前的电动汽车仍然存在消费痛点,如充电补能慢、  相似文献   

8.
陈浩  熊萌  杨洋 《时代汽车》2024,(7):100-102
电动重卡作为新型清洁能源车辆,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运输效率等。换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补能方式,为电动重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方便和可行性,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里程焦虑等问题,促进了电动重卡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耗时仅90s的换电技术 近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的设计室,特斯拉CEO艾伦·马斯克公开演示了耗时仅90s的换电技术.这种"换电模式",有望于今年年底推出.目前普及电动汽车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低成本、高效率的蓄电池技术.当前各类电动汽车充电后的续驶里程较短,充电时间则较长.  相似文献   

10.
樊彬  李杨  徐枭 《汽车电器》2022,(7):11-14+17
本文以电动汽车换电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换电技术发展现状,从5个维度对比换电与充电技术的差异,论述换电技术安全性、兼容性和适用性标准化工作要点,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提出换电技术的发展路线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通 《汽车纵横》2021,(5):15-17
中国石化强势入场,广泛布局智能充换电站,规划一旦落实,将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推动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4月15日,中国石化分别与奥动新能源、蔚来汽车两家新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互利共赢。同日,中国石化宣布,规划到2025年建设5000座智能充换电站。"国家队"中国石化的入场,犹如一剂"止痛药",未来将极大缓解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时充换电难的"痛"。对于车企而言,特别是对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主推换电模式的车企,中国石化此举似乎意味着换电模式电动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纯电动汽车市场普及,纯电动汽车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本文通过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续航能力、电池安全、使用感知等角度分析现有纯电汽车的问题,提出双标准电池纯电换电汽车模型,并提出一套具备可实施的运营模型,对该模型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一桩难求”的场面时常在节假日上演。为缓解新能源汽车“补电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但“补电难”的短板依然突出。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两会”上,有多位代表委员提交了关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议案,针对充电桩(站)、换电站、加氢站,以及充换电标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磊 《时代汽车》2023,(10):94-96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能源安全问题的不断凸显,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交通方式迅速崛起。然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有限,且充电时间较长,这使得长距离行驶或紧急情况下补充电能成为难题,也使得其可靠性受到了挑战。因此,电动汽车的换电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浅析换电模式的价值、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从把握充换电产业高质量体系内涵出发,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围绕稳固设备质量、技术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品质、筑牢安全底线等方向,分享经验、把握未来,共同构建健康的充换电产业生态。2023年12月20日,以“迎接新挑战全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以下简称“本次大会”)在浙江杭州富阳举行。本次会议从把握充换电产业高质量体系内涵出发,围绕稳固设备质量、技术模式创新、提升服务品质、筑牢安全底线等方向,分享经验、把握未来,共同构建健康的充换电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充换电市场正从“充上电”向“充好电”方向转变。这一进程中,行业各方需要在大功率充电和智慧充电方向做深耕,以技术创新推动用户体验提升,从而加速全球智能出行行业的变革。2023年12月20日下午,在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的“高品质充电服务生态构建”主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日益增长,消费者““里程焦虑”和“安全顾虑”问题日益凸显,探索高效能源加注方式式已已经经成成为为新新能能源源汽汽车车发发展展的的当当务务之之急急。本文基于行业发展宏观导导向向,从政策、市场、技术、产业等维度研究换电模式发展现状并并预预判判未未来来趋趋势势;针对特定场景车辆运行特点,从经济性、实操性性等等角角度度研研究究换换电电模模式式发发展展前前景景;以国家换电试点城市三亚作为案案例例,从政府端、企业端和应用端提出合理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是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举措。与插充模式电动汽车相比,换电模式电动汽车优势明显,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且近年来也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出租车市场为切入点,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充分了解换电出租车的优势、出租车行业对换电模式的认可度,并结合当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情况,得知地方政府从出租车市场开展试点来推行换电出租车是可行的,以此来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国家补贴从购车环节转向能源补充,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以其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优势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文章通过分析换电模式的优势,解读换电相关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分析换电模式面临的挑战。基于主流厂商发展现状及运营商业模式,从主机厂角度提出换电模式未来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对制定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主机厂和运营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时代汽车》2011,(9):116-116
继国家电网确定“换电为主”模式之后,南方电网也确定采取“换电为主、充换结合、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的技术路线。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电池、充电接口等相关技术标准不统一都是行业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表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正开展15项充电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能计量、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充电站安全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