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发电车的特点和检修要求,介绍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发电车落轮机的改造方案。该方案解决了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发电车日常轮对更换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1系统设计1.1总体结构设计铁路信号设备巡检系统由信号设备、巡检仪、GSM/GPRS网络和巡检管理平台组成的系统,其组成如图1所示。巡检管理平台主要由配备有巡检管理软件的服务器和管理主机组成。巡检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RFID标签设置、CF卡数据导入、便捷巡检考勤、自动位置数据返回、勘测数据返回、实时网络监控、实时数据存储、紧急事件报警、地理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巡检人员管理、巡检人员定位、巡检人员轨迹回放、勘测数据查询、输出报表、勘测项目配置。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的车载式地铁轨道缺陷巡检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轨道道床空间全断面高清晰成像、检测位置信息获取、轨道缺陷智能识别以及轨道缺陷数据无线传输保存等功能。最后,将该巡检系统应用在广州地铁8号线上,试验结果表明,该巡检系统具有定位精准、轨道缺陷检测精确、实时传输和分析的优点,适用于我国地铁轨道缺陷巡检,可有力保障列车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铁路隧道安全运营,在分析国内外车辆技术、作业平台技术和检测技术现状的基础上,从车辆技术、作业平台技术、检测技术和作业模式4方面,提出隧道病害维修保养技术方案设计思路,设计一套整合隧道病害维修保养相关技术装备及检测模式方案。该方案采用内燃电传动及蓄电池电传动集成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搭载三作业平台,配备探地雷达系统、手持雷达、音频检测系统和高速成像系统,采用智能巡检、机械复检和人工专检的检测作业模式,是适应我国铁路发展的隧道病害维修保养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铁路信号设备巡检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介绍了研制的铁路信号设备巡检智能管理系统在铁路信号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该系统作为一种科学化管理工具,能使信号维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对日常巡检工作起督促和监督作用;通过记录可发现各种事故隐患,从而有效地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热分析仪中对旅客列车垃圾的单组份以及垃圾和煤粉的混合样品进行了热特性的研究。采用了TG、DSC、DTA、DTG对燃烧行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单独燃烧煤相比,旅客列车垃圾和煤粉以1:1混合的样品的燃点温度和燃尽温度较低。旅客列车垃圾表现出更容易的可燃特征,加入煤中可以提高煤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列车智能运维领域,列车外观异常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到采用线阵相机2D成像图像识别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智能巡检要求.基于2D成像的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解决人工巡检速度慢和因疲劳导致漏检等问题,但在与成像平面垂直的第三维度上出现的异常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2D/3D成像的螺栓松动检测方法,避免了在2D成像过程中由于光照、水渍、灰尘等原因造成图像像素值变化过大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并能很好地应用于地铁列车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及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检查很重要。但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管理措施较传统,并且巡检人员技术水平不均衡,巡检效率和质量不易掌控。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和隧道结构的工程特点以及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养护现状,设计开发针对全线结构的PDA(个人数字助理)巡检数据采集平台,提高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巡检效率和养护管理质量,并为其养护维修提供科学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信号机房设备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设备异常检测准确性难以保证、故障处理效率低、现场作业人员缺乏技术支持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信号机房智能巡检系统。系统由机房智能巡检设备、数据中心设备和维修终端设备构成;机房智能巡检设备采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可依据巡检计划自动执行巡检作业,采集视频/图像和温度等监测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设备;数据中心设备采用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设备指示灯,据此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当检测到异常时,维修终端设备立即向调度员报警。在实现日常巡检作业无人化、达到减员增效目标的基础上,该系统借助巡检机器人的视频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辅助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远程故障检查,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指导,验证现场作业人员身份,监督其作业过程,增强信号机房现场作业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能替代人工进行减速顶现场巡检工具的设计原理及结构,该设备可以对现场安装使用的减速顶的性能状态进行简单测试,并进行数据记录、处理和分类,为减速顶的日常维护管理带来很大的便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繁忙电铁干线旅客列车持续提速后接触网设备巡检常用四轮梯车的不适应性及其新型替代产品研发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阐述了便携式轻型稳固四轮梯车结构设计、现场应用及其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朔黄铁路现状和相关标准分析了无人机巡检需求。通过对比国内外无人机类型及特点,建议采用国内大疆M300RTK无人机平台以及P1、H20相机,L1激光雷达进行线桥隧巡检。根据桥梁、路基和隧道洞口的巡检要求,提出了线桥隧的巡检作业模式。从无人机作业管控、数据存储和智能识别、统计分析和综合展示三个方面开发了无人机巡检系统。建议编制无人机巡检管理类、技术类标准。从无人机平台和载荷、巡检作业模式、巡检系统和标准体系四个方面构建的重载铁路线桥隧无人机巡检作业体系,能提高线桥隧巡检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客车塞拉门的优点和在日常运用检修中的故障处理方法.提高客车的检修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既有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路网发展规划,分析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费用和优化目标,均衡考虑企业利益和旅客需求,将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换乘方案结合起来,以客流在铁路换乘网络上的分配作为下层规划,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抽象归纳制定开行方案的经验,将开行方案优化与客运径路确定、旅客列车换乘网络设计、旅客换乘的客流分配、旅客列车停站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指标分析等相关子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根据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开发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系统,对某客运专线的开行方案实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优化质量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热释放速率(HRR)是影响火灾发展和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受自身结构影响,铁路隧道内旅客列车一旦发生火灾,影响极为严重,因此需在确定热释放速率的前提下对隧道火灾进行预防设计,但目前并无针对我国普通旅客列车和动车组的实车试验成果可供设计采用。为此,在充分调研欧洲、美国等国内外学者对HRR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规定的基础上,现场实测我国铁路列车参数及乘车人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到不同火灾增长速率(FGR)条件下,最高温度和HRR之间的关系类似;同一FGR条件下,随HRR峰值的增大,最高温度随之升高。并结合国外大尺寸列车火灾试验曲线,对不同火灾规模、不同FGR下列车HRR峰值展开研究,最终确定动车组的HRR峰值为15MW,普通旅客列车的HRR峰值为20 MW,FGR为慢速,为防灾规范的修订和相关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城市和地区间旅客运输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旅客列车的载运能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铁路使用双层旅客列车。近年来,一些国家铁路增购新的双层旅客列车和对既有运营双层旅客列车进行现代化改造,许多机车车辆生产制造公司设计生产了技术、运营特性改进、运行速度、走行平稳性和旅客乘车舒适性提高的新型双层旅客列车,对于推进双层旅客列车生产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这一领域世界市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列举几个国家将投入运营的双层旅客列车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乘务巡检作业管理需求和现场调研分析,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采集安装在客车车厢内的电子标签信息,实时发送至地面监控主机,分析软件可将接受到的数据与旅客列车乘务员标准作业图表进行自动的比对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车乘务作业的过程盯控,督促车辆乘务员作业标准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旅客列车开行效益分析需求,梳理旅客列车开行效益指标,设计列车换算客座率、换算盈亏平衡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价体系,开发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价系统并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上线运行.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可动态、直观、快速、精准地评价列车开行效益,为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9.
日常列车巡检工作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人工巡检方式通常受到巡检人员自身多种因素的影响,巡检效率较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车辆数量不断增加,需要实现列车巡检工作的智能化。运用智能机器人自动巡检方式取代人工巡检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智能运维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系统框架,定位导航技术、部件识别模块、故障判定模块等关键技术,以及在上海轨道交通蒲汇塘车辆基地试点应用的作业流程和应用方案。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自动巡检和故障远程自诊断,能够减轻列检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发生后为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生产秩序,研究设计了一个地震烈度信息处理平台,用于地震发生后地震烈度信息、地震烈度等值图和铁路基础设施巡检建议的自动生成与发布,介绍了该平台的功能、结构、关键技术和开发实现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