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用汽车》2008,(1):55-55
近日,湖南省科技厅下发文件通知,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SY9300TSJS00沥青水泥砂浆半挂车被列入2007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可享受项目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三一沥青水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沥青柔性材料增加普通水泥砂浆的柔韧性,实现沥青与水泥砂浆的直接掺配,提高直掺沥青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低(负)温状态下将沥青破碎成细小颗粒,然后迅速与水泥拌和形成了沥青水泥复合结合料,进行了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研究.通过沥青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试验,分析了不同沥青含量对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柔性要求的沥青水泥砂浆沥青含量建议值.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用于水泥砂浆增柔技术.  相似文献   

3.
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祝龙  梁乃兴 《公路》2001,(11):117-120
针对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探讨其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以期能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分析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水泥终凝的滞缓作用、改性水泥砂浆的减水作用及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动弹性模量,同时分析了乳化沥青的性质及掺加顺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并简单分析了乳化沥青对水泥砂浆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三一沥青砂浆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在沥青砂浆车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德国博格公司近日如是说,并表示将放弃自己公司的产品,转而购买三一新型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以支持博格公司在土耳其的施工项目。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乳化沥青结合羧甲基纤维素钠、高效减水剂改性水泥砂浆技术,研究了乳化沥青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砂浆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高效减水剂在复合体系中的稳定、分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会延缓水泥的早期水化和硬化过程,降低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与成型工艺和聚灰比密切相关.随着聚灰比增大,乳化沥青改性水泥砂浆抗压、抗折强度先增后减,脆性向柔性逐渐转变,抗变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1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向美通重机下达了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通知,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项目评审。美通“沥青碎石同步封层装备”项目被列为201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编号为2010GH040881。  相似文献   

7.
梁盼  黄啟波 《公路》2023,(1):1-9
为了探究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高温形变的损伤机理,采用不同再生集料用量制备沥青混凝土,通过单轴贯入试验测试再生集料对沥青混凝土抗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X-ray CT获取高温形变破坏前后其内部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附着水泥砂浆具有多孔隙结构特征,沥青混凝土中水泥砂浆与沥青砂浆界面呈高孔隙率的弱联结状态;粗集料的级配加权球形度为0.812~0.825、加权棱角性指数为1.023~1.125时,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剪切强度最佳;再生集料用量增大会导致沥青混凝土细观结构损伤加剧,水泥砂浆内部、水泥砂浆与沥青砂浆界面的破坏是沥青混凝土高温形变损伤主要诱因;再生集料替代沥青混凝土中天然骨料的用量应控制不超过50%。研究论证了再生集料形貌和内部界面损伤对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再生集料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路用沥青瓣温度稳定性,采用在沥青碎石混合料中掺加第二结合料,即水泥砂浆的办法来改善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经实地关国道107线大交通、重荷载道路上铺筑试验路使用2年的观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现行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超刚柔并济的半柔性路面的设计与应用,对乳胶水泥砂浆的性能与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复合式试件进行全面试验评价。首先选用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采用流动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对乳胶水泥砂浆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乳胶水泥砂浆质量配比为m(水)∶m(水泥)∶m(细砂)∶m(矿粉)∶m(乳胶粉)=720∶1 000∶497∶249∶30。同时选用SBS改性沥青与相应级配的石灰岩集料,以肯特堡飞散、马歇尔试验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乳胶水泥砂浆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而后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性能、渗透性试验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对未灌浆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灌浆养生7 d和28 d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乳胶水泥砂浆的灌入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摩擦性能,并且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灌入式试件的强度会提升。同时,乳胶改性剂的添加能够较好地改善水泥砂浆的灌入对混合料低温变形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其军  龚仁贵 《公路》1992,(6):13-19
本文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耐候性入手,研究采用以普通水泥砂浆作为沥青混凝土的第二结合料,利用水泥砂浆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二次裹覆作用,降低沥青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通过对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实地铺筑的试验路的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经济效益的考核,证明水泥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既经济又耐用的新型半刚性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1.
路用水泥沥青混合料的试验路及跟踪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路用沥青的温度稳定住,采用在沥青碎石混合料中掺加第二结合料,即水泥砂浆的办法来改善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经实地在国道107线大交通、重荷载道路上铺筑试验路使用2年的观测,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现行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沥青与石料及水泥砂浆界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涂覆到水泥砂浆界面,再以乳化沥青和普通沥青连接试件,其抗折强度有所提高,其中涂覆浓度为0.6%的硅烷偶联剂抗折强度时可提高20%;方解石和花岗岩石料浸泡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后与沥青的粘附级数提高,其中花岗岩石料更为明显;硅烷偶联剂改性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优于对比普通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3.
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2008年重点技术研发项目——CR2500型冷再生拌和机已于2009年5月完成工业性试验。CR2500型冷再生拌和机是中交西筑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路面机械产品。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冷再生设备尚处于研发阶段,但随着泡沫沥青技术、水泥砂浆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的冷再生技术在公路的维修改造中得到了业内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7日,在沈阳市浑南高新区科技局会议室,由沈阳储隆沥青设备有限公司选送的《大容量拼装式沥青储罐》、《复合式节能沥青加热设备》两项科技成果接受了项目评审专家组的评审鉴定。  相似文献   

15.
网络计划技术的新发展——项目关键链管理(CCPM)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宁  吴之明 《公路》2002,(10):83-86
指出了关键路线法(CPM)现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国外兴起的项目关键链管理(CCPM)的基本思想的对CPM的改进。项目关键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概率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以50%的概率估计工期,将单个工序的不确定因素统一放在项目缓冲区考虑。将关键链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项目缓冲区和项目汇入缓冲区的管理来减少延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31日,中交西筑2台崭新的多功能摊铺机下线,它将远涉重洋,前往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公路项目最大单项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这是公司继大型沥青搅拌设备参与该项目后的第3份订购设备合同。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预防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等特殊路段发生车辙类工程病害及提高路面的耐久性,提出了以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和水泥砂浆结构复合的OGBC-20有机水硬性胶结沥青混合料,进行了OGBC配合比设计,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试验、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OGBC-20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抗压强度试验以及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证明:OGBC-20混合料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其高温稳定性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是沥青路面修筑的主要关键设备。在国家进一步扩大路面施工标段的政策指引下,短期需要生产更多高品质的沥青混合料,为此5000型集装箱模块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项目在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立项。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战略公路研究项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战略公路研究项目,简称夏普,是一个为期5年,总经费达1亿5千万美元的研究项目。夏普项目的主要导思想是抓住薄弱环节,重点研究具有较高投资回收率的课题,选出的4个课题分别为沥青,路面长期性能,混凝土与结构,公路管理。夏普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这4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推动各级政论效能部门去开发实用性项目产品,其中包括新材料,新试验方法,新规范和新设备。  相似文献   

20.
新峰 《运输车辆》2012,(17):20-20
2012年8月17日,国家科技部发布T201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安凯客车HFF6127K46EV纯电动旅游客车项目经过国家科技部的严格审查和筛选,获得201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战略性创新产品立项项目,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列入2012年国家火炬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