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长江内河港口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全面发展,研究长江内河港口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是长江内河港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讨论了港口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原则,探讨了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关键性指标分析的优点、数学模型及计算步骤,并将之应用于对几个典型的内河港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对于内河港口亦是如此.与沿海港I:7相比,内河港口的一些特殊性使得其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任务艰巨,意义深远.通过阐述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的重要性,并坚持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和从政府、港口管理者的角色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内河港口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苏州、无锡、徐州、南京为例,分析了江苏省内河港口发展现状,同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针对目前江苏省内河港口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197-199
文章首先介绍了柳州市航道、船闸、港口现状,并指出柳州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发展比较落后,接着论述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意义、制约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措施,助推柳州市内河水运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内河港口水域锚位需求量进行研究.通过对船舶在内河港口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提炼了港口锚位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影响因素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预测,运用排队论的方法对锚泊保证率和港口水域锚地利用率进行了计算,在综合考虑锚泊保证率和港口水域锚地利用率的基础上,建立了内河港口水域锚位需求量计算模型,并以某一内河港口为例,对建模方法进行了演绎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内河港口锚位规划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内河港口作为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几个典型的内河港口进行综合竞争力比较,并对各港口自我定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苏州市为分析样本,介绍了苏州内河港口岸线利用现状,通过与周边地区进行对照,分析了当前苏州内河港口岸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在建设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背景下,提升苏州内河港口岸线集约化管理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内外经济状况以及港口总体发展水平上,建立了内河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集成灰色关联的TOPSIS模型对武汉港等四个港口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为促进港口发展,提高港口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经过整治后的京杭运河苏州段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水运市场呈现萎缩,内河港口不可能发展到以前水平;今后应根据发展需要确定港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简述我国内河干流及港口海事巡航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巡航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我国内河干流、港口水域海事巡航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内河运输发展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运输需求弹性系数、投入产出比、劳动生产率及发展的可持续性等项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论述了内河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从运输周转量、货运结构、经济布局对内河运输的影响等角度,进一步论述了国民经济对内河运输的需求,从而为正确认识内河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及制定内河运输政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监管技术是保障内河航运系统安全、高效及绿色运行的关键。从态势感知、事件监视及组织优化这3方面阐述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研究现状,总结技术发展沿革与趋势,分析监管技术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内河航运监管态势感知研究伴随先进信息感知技术发展做适应性进步,从利用海事雷达技术捕捉船舶物理表象特征,逐步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融合多源信息向多船态势感知和智能感知方向发展;事件监视研究起初受限于传感器设备感知水平不足而主要面向事件后分析,结合先进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逐渐向事件中检测和事件前预测方向发展;组织优化研究主要包括船舶运行空间优化方案和时间优化方案的制定,未来组织优化模型需考虑航道突发事件的影响,有利于推进组织运行方案的实际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海事监管需求。提炼内河航运系统多模式一体化融合感知网、全息场景图及智能管控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面向未来新一代航运系统,探索内河航运平行监管模式,阐述内河要素物理及耦合关系平行建模和平行数据集建立与信息挖掘、平行监管及交互可视化等方面建设的核心内容,旨在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实闭环交互机制实现内河航运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内河航运系统监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林艳  刘利 《交通标准化》2011,(20):169-172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内河航道建设资金来源及特点,在分析我国现行内河航道建设资金主要筹措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南京航道发展需求,提出了南京内河航道建设资金筹措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国际陆港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国际陆港与昆明市的经济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系统研究了陆港与城市经济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趋势特征,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国际陆港与城市经济系统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内河船员培训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内河航运的安全和发展。本文从上海市内河船员培训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内河船员培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提升内河船员培训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希望为提高长三角地区内河船员培训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智能内河航运的作用机理,基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发展现状和通信环境特殊性,搭建了4G和5G临时无线通信网络,分别对以长江武汉段为例的典型内河通信场景开展了实际信道测量活动,以探寻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特性的影响因素;利用高精度无线信道测量仪采集了信道传输函数、信号接收强度、时延等信道参数;基于无线传播理论和抽头延迟线模型,提取了传输路径损耗、功率时延分布、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等典型无线信道特征;基于信道典型特征参数,预测了4G和5G无线传播信号在内河场景下的有效覆盖范围及信号传输速率,探究了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的多径来源和时延分布。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中,桥梁、岸边建筑、过往大型船舶等均为无线传播信号多径效应的主要来源;桥梁可以造成最大18.0 dB的衍射损耗,岸边建筑和过往船舶遮挡会分别造成25.0、10.6 dB的能量衰减;4G无线通信的最大测量速率为95.32 Mb·s-1,而5G通信测量速率最高可达0.72 Gb·s-1;大型过往船舶还会造成均方根时延扩展增大约754.94 ns。可见,根据内河通信特殊环境构建合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专网,可以更好地为智能航运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内河机动船发展较快,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对内河机动船的大气污染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强化船员环保意识、推进新能源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的现状,探讨了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船籍港和经营地水路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责,提出了加强内河船舶异地经营监管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为加强行业行政管理和推动内河水运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内河水运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