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的运营协调是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自身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现以系统总成本费用最小为目标,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协调运营组织进行优化,详细论述总费用(包括运营商和乘客费用)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概率论方法,提出4种不同类型换乘站乘客换乘费用的确定方法,最终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运营协调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费用和乘客的换乘时间,且平峰时段相对于高峰时段的运营协调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营难度,由此产生的车站、车厢过度拥挤及交通网络延迟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智慧交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大客流组织而导致的站台候车乘客出行安全问题,以单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提出考虑预警机制和开行方案的多车站客流控制方法,为高峰时段的客流控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考虑列车开行方案、车站客流控制及乘客上下车过程等约束,构建以乘客平均延误时间和车站最大平均限流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其中决策变量为进站乘客数量和车站平均限流时间,并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原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特性,设计混合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数值实验对问题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多组算例与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车站平均限流时间可以提高乘客乘车公平性,缓解全线车站客流拥挤;合理设置站台客流预警等级可以提高乘客出行满意度;采用大小交路和小交路列车不同编组的混合策略可提高运输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针对大规模问题,混合禁忌搜索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求解并获得更高质量的解...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铁1号线自2006年投入运营以来,随着客流的稳步增长,早晚高峰时段的乘客拥挤现象愈发明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天津地铁运营公司启动了列车"4改6"工程。目前,天津地铁1号  相似文献   

4.
<正>5月1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北京地铁发布温馨提示,希望这些乘客尽量避开早晚高峰出行。另外还规定,违反"禁止在车站、车厢内乞讨、卖艺"等规定的,运营单位有权  相似文献   

5.
为了衡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对于动态多维度客流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实际客流数据的列车运行图能力与客流需求匹配度的评价方法。在微观层面,考虑列车能力约束,构建客流与列车交互模型,得到载客量、满载率、留乘人数、平均候车时间等微观指标,设计色阶列车运行图从时空维度可视化展示客流与列车的作用结果。在宏观层面,提出能力匹配度的概念,并在采用梯形分布函数量化乘车舒适度、候车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的基础上,通过乘法合成模型计算得到能力匹配度。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的验证结果表明:由交互模型所得的微观指标与实际运营规律一致;能力匹配度是对乘客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综合评价,晚高峰时段的能力匹配度最高,早高峰和平峰时段的次之;随着高峰时段发车频率的增加和平峰时段发车频率的减少,能力匹配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该方法可为定量优化列车运行图质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地铁运营过程中,不同时段客流量差异很大,但在实际运输组织中全天采用相同编组的列车,造成普通时段资源浪费。为解决不同时段运营需求与资源利用的问题,可采用高峰时段与普通时段不同编组列车运营的方式,就不同编组列车混跑停车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方案是指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先后登乘的列车以及相应的乘降车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集合。在乘客旅行时间划分和基于“二阶段法”的乘客可行乘车方案搜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AFC数据和列车时刻表进行乘客乘车方案辨识的方法。首先定义旅行时间匹配度,并在构建随机时间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随机时间匹配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乘车方案的时间匹配度指标;然后利用时间匹配度,提出基于列车容量限制的乘客乘车方案的辨识方法;最后介绍该方法在某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的辨识方法利用大量轨道交通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开行方案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费用,需要根据客流的需求弹性制定。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实际,将列车开行方案归结为列车编组、开行时段,以及各时段每一列车交路的列车数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乘客出行的弹性需求函数,将乘客乘车选择归结为具有能力约束的弹性需求用户均衡问题。进而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营运企业与乘客之间的博弈关系,对列车开行方案相关的费用、效益等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算法。针对长沙地铁2号线的应用表明,优化方法具有较高求解效率和较好求解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客运组织模式由高密度向高灵活度转变的发展前景以及灵活编组运营模式的兴起,有必要对不同编组运营模式下地铁运力供给与客流需求的匹配度进行分析研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影响匹配度的要素,并采用粗糙集策略进行指标筛选,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CRITIC-TOPSIS法的地铁运力供给与客流需求匹配度评价模型;然后,将此模型应用于北京地铁2号线,对固定编组与灵活编组模式下各时段的匹配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基于平峰期和高峰期的数据分析灵活编组对匹配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铁2号线采用固定编组模式全日各时段匹配度均低于60%,且存在客流高峰时段运力不足,低峰时段运力虚糜的问题;采用灵活编组模式所有时段匹配度评价值均优于固定编组;除早高峰和运营开始结束时段外,其余时段匹配度均高于60%,匹配度良好,可有效提高列车能力利用率及乘客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贺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5):155-160
通过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直通运营情况的系统梳理,整理出不同地铁线路的直通运营互通性。从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讨论直通运营线路与城市发展协调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早高峰时段轨道交通网络直通运营区段的运力特征,并以京王线-新宿线为例,分析直通运营、快慢车等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和基本规律,提出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假定出行者可选择道路公交和市域轨道交通快线2种出行方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建立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的快慢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用以研究弹性需求下多方式交通路网中市域快线快慢车开行方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选取某中小型城市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进行了算例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早高峰时段以1:5的比例开行快慢车,选择市域快线出行的乘客量将增加16.71%,总运营效益将提高13.26%。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轨道交通2015年运营情况为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系统特点制订乘客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建立结构模型计算乘客满意率和乘客满意度指数,得出乘客满意率为95.85%,满意度指数为67.07。数据证明:武汉轨道交通2015年的运营服务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但与世界一流的交通行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测评结果显示,武汉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设备设施、乘车信息等方面有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对策:以确保安全管理为前提,通过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形成闭环的监管体系,结合各项具体措施,提高服务可靠度、乘车便捷度和乘客舒适度,以期进一步提升武汉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和都市圈不断聚集,市域(郊)铁路呈快速发展趋势。以北京轨道交通平谷 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结合线路长度和沿线设站条件,推荐不同的线路区段设置不同的速度目标值。统筹考虑 客流特征、乘客乘车便捷、运营管理便利等因素,远期推荐采用 3 交路方案。依据高峰小时各站乘降量、车站功 能定位、主要换乘站、规划时间目标等因素确定快线停靠站点。平谷线客流具有较大的潮汐现象,建议其早高峰 上下行组织不对称发车。结合规划时间目标和配线方案,远期计划早高峰开行 4 对快车。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铁的客流具有时空不均衡的特点,大客流车站在客流高峰时段会出现站内密度过大与乘客滞留等问题.为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与保障乘客安全,需要对地铁站内的客流进行全面监测与量化分析.文章在总结地铁站客流监测现状的基础上,对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客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北京市西二旗地铁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客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5.
乘客出行决策是影响地铁网络客流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分析了现行票制下的客流时空特性;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弹性票制下乘客的出行决策行为,提出了3种高峰时段弹性票制方案。在高峰时段施行弹性票制,以此实现地铁网络客流均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电子支付技术在票务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成熟,乘客使用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出行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电子支付方式大大减少了乘客与实体票卡的接触。由于许多老人及儿童无法使用互联网乘车,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在APP上推行了可供多人乘车使用的电子单程票、电子同行票等电子票种。分析互联网电子票种多样化业务,研究电子票种多样化对地铁运营服务的影响,为电子票种发展提供支持,促进电子支付在地铁票务系统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地铁广播系统是地铁运营的重要设施,不仅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和准确及时的乘车信息,还是列车运行控制、灾害预防与报警的重要手段。从地铁广播系统的功能入手,讨论地铁广播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5日,城轨易行平台上线运营一周年,累计服务76.15万人次,获业内各地铁城市的广泛认可和积极支持。南京、无锡、苏州、福州、郑州、常州、南昌、沈阳有轨、长春等11个城轨业主签署协议,作为首批城市率先接入城轨易行平台。为提升行业形象和方便乘客出行,2019年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推出城轨易行平台,通过平台为各地城轨官方APP互联和漫游赋能,推动城轨交通行业手机扫码乘车互联互通,即下载任一个城轨官方APP就可在全国乘坐城轨交通,为乘客异地出行带来很大便利,提高了乘客出行体验感和满意度,提升了运营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9.
黄色禁停区是上海轨道交通推出的又一文明乘行理念.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楼扶梯对应的狭窄区域在高峰时段非常拥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规范乘客候车行为、减少运营风险的角度,论述了黄色禁停区的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乘客认知度调查.调查表明,近80%的调查者认为黄色禁停区有实施的必要.黄色禁停区作为一个新理念,要成为...  相似文献   

20.
《都市快轨交通》2010,(2):17-17
自2010年3月1日起,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值班长将在工作日早高峰时间通过电视新闻节目为市民乘客提供最新的地铁运营信息,以便乘客调整出行方案。这也是国内地铁行业首次采用全新运营信息发布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