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平衡试桩法在水工码头工程桩基静载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在水工码头工程中应用自平衡试桩法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与其它静载试验方法从技术、经济、安全及试验工期等方面上作了对比分析,该静载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优势,且为后续推广自平衡试桩法应用在水工码头工程桩基静载检测技术中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2.
华能灌云海上风电项目试桩工程为江苏省在连云港市第一个海上风电试桩工程,由于缺乏可以利用的试桩资料,通过对2组直径2000mm试桩进行轴向抗压静载荷试验、高应变动力测试以及静动对比分析,从而得到2根试桩的轴向抗压静载承载力分别不小于36000kN和33600kN,在该试桩区地质条件下,采用工作性能正常的IHC S-800液压锤可以满足同类型工程桩的沉桩施工要求,该区域单桩轴向抗压承载力的恢复系数为1.64。为设计确定工程桩长度等桩基设计参数以及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和工艺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桩码头质量的好坏同其水上的桩基平台施工直接相关,其中码头试桩工艺中的静载荷试验尤为关键。本文将某新建码头工程作为实例,围绕其高桩码头中的动静对比情况展开分析,旨在保证沉桩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希望所提内容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中介绍的试桩法,不同于国内的"高应变试验法",称为"快速加载试验法"。此法对桩头的加载时间要比高应变试验法长,做到能够忽略波在桩体中的传播现象,不需用波动理论来分析,因而计算简单,同时它试验耗时少,成本低,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确定单桩坚向抗压静承载力的好方法。目前在国外已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梁板式高桩码头的基桩顶部需要与上部结构嵌固,传统的单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已不能适用于此类基桩完整性的无损检测,在总结国内、外桩基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对动测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改进,主要包括双速度法、横波法、超震波法、纵阻抗剖面分析法等,分析论证在梁板式高桩码头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应用高应变法的可行性,以及综...  相似文献   

6.
开展一系列k_0固结饱和黏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初始静偏应力、加载历史3种因素对动剪模量-动应变(G-γ)和阻尼比-动应变(λ-γ)关系曲线的影响,并利用Hardin Drnevich公式对试验获得的G-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_0固结黏土的G/Gmax-γ曲线与围压无关;G-γ曲线随初始静偏应力水平的增加逐渐下移,λ-γ曲线随初始静偏应力水平的增加逐渐上移;以累积应变作为加载历史的度量,初始动剪模量G′随不同累积应变的增大逐渐减小,并呈现良好的线性规律;不同累积应变条件下的G-γ关系可用初始动剪模量G′作为归一化参数,并具有良好的归一化特性;累积应变对λ-γ关系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场地的动力特性评价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砾砂层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非国家普遍存在,且埋藏较浅。该地区某水工项目为高桩梁板式结构,采用PHC桩作为桩基础。通过对项目桩长45 m、桩径800 mm;桩长39 m、桩径1 000 mm的2根PHC试验桩进行沉桩规律总结,并对试验桩进行高应变测试、海上锚桩法压桩静载荷试验、拔桩试验和侧摩阻力试验,探讨了珊瑚礁砾砂岩层PHC桩基桩的持力层选择、压向/拔向侧阻力折减系数及与规范中的强风化软质岩侧阻力值对比,为该地区PHC桩沉桩施工及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地区某高桩墩台工程采用大直径钢管桩桩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采用优化桩尖结构设计提高桩基承载力,通过高应变动力试验分析及与现行规范的对比,证明该结构能有效提升桩基极限承载力和闭塞效应,可为上海地区类似工程的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贲能慧  孟欢  许朴 《中国水运》2014,(11):58-59
对某处风电场的试验桩进行锚桩法垂直静载荷试验,抗压试验最大加载量为50000k N,抗拔试验最大加载量为26000k N,并依据预埋元件所测的应变值,计算得出了试桩在该区域的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值。为工程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佐证,并为超高吨位锚桩法静载荷试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港区大桥基础钢管桩的现场高应变动力检测试验和垂直抗压静载荷试验,在详细分析工程地质资料和采用CAPWAPC法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绘制钢管桩轴向抗压试验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判定钢管桩基础的垂直极限承载力;绘制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曲线,分析钢管桩桩底的闭塞效应,给出闭塞效应系数的推荐值;通过桩基动态和静态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综合评估钢管桩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船舶航行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从辅助决策到自主驾控的完整软硬件系统,实现人工驾驶到智能驾驶的演化,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离不开完善的测试验证体系和健全的规范标准.对目前国内外智能船舶测试场现状进行综述,对以性能、能效、信息、智能为对象的智能船舶航行功能测试构想进行解析,最终提出以虚拟仿真为初试、模型测试...  相似文献   

12.
方立新  陈海飞  邵东青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116-119,155
文章结合试验场试验数据资源,探讨了试验过程复现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思路,对系统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概略设计,对涉及的系统成员自动生成和重演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系统实现后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软件自动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莹  田立军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27-29,38
研究分析嵌入式软件洲试特点及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的工作机理,给出一套针对嵌入式平台系统以及各种DSP板、专用单板机的测试解决方案,阐述采用纯软件方式的测试工具完成高级别覆盖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贺明志 《船电技术》2013,(11):8-9,5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国家,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电线电缆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需要依据国家标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线电缆质量做好检测.本文系统阐述了电线电缆的主要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供电力工作者及质检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船测速试验是一个数据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甚为重要。基于BSRA(英国船舶研究协会)航速修正方法,结合多次的测速试验经验,对实船测速试验数据测量、数据分析等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船舶操纵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软件实现。操纵性测试仪利用DGPS数据,通过软件实现《GB/T 3471-2011海船系泊及航行实验通则》中规定的动态测试项目。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该船舶操纵性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其测试数据对船舶设计人员和操纵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舰载指挥仪综合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型舰载指挥仪,采用数字--物理仿真模式,建立了一个指挥仪精度检查的自动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结构,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以智能电路和相应机电设备,提供指挥仪静动态精度检查所需的如雷达、声纳、平台罗经等设备的所有相关信号,并采集指挥仪射击诸元,自动生成检查报告表.系统联调表明,相对传统检测方法,使用该平台后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得到改善,实时性强,并且指挥仪完全工作于实战状态,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8.
近10多年来吊舱推进器在众多的船型上取得了成功的使用经验,预报其实船性能成为船东和设计部门关注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吊舱式推进器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吊舱推进器的模型试验方法及其特点,提出了在敞水、自航试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评定船舶操纵性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基于ITTC 7.5-02-06-05的指导意见,对船模回转试验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基于自由自航模回转试验方法,对某型船进行重复性试验,获取试验相关的不确定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置信区间为95%、置信因子为2的条件下,船模试验回转直径的不确定度为4.9%,结果可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以往所做的土工击实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预估最优含水率的定量计算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