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微点蚀造成的风电齿轮失效已经在国外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齿面抗微点蚀的能力,但国内目前对此研究很少。文中阐述了微点蚀的产生机理及危害,介绍了微点蚀的计算方法和提高齿面抗微点蚀的措施,并对某兆瓦级风电齿轮进行了微点蚀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频电磁场卫生标准的研究——现场调查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技术在工农业、通讯、广播、军事上已广泛使用,接触人群日益增多,早在30年代国外已对高频辐射对机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安全卫生标准。近10多年来我国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对中短波电场提出参考标准,为协助国家早日制订卫生标准,我们对省内有关广播、通讯等部门进行现场调  相似文献   

3.
国外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现状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对美国、加拿大等几家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情况,指出了我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企业与国外公司存在的差距,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外快速货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并对国外典型的快速货车转向架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对国内快速货车转向架研制工作所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车辆,轨道和桥结构或岩土介质等。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振动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比较深入地进行了轮轨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本文作者分析了轮轨系统的振动机理和垂向振动模型,对传统道床和浮置板弹性道床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介绍了钢弹簧浮置板弹性道床的隔振原理和设计原则;并介绍了螺旋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在国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减振降噪方面的成功应用实例和减振降噪实测结果及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轨道衡现场运行状况的分析,找出提高其运用质量和加强原始数据保密性方面的问题,并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备软硬件的改造来实现对目前轨道衡存在问题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地铁信号设备研制现状和上海、北京、广州地铁引进国外地铁信号设备的情况。重点对国外ATC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地铁信号设备国产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也是铁道部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本文在分析铁道行业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及标准体系的差异 ,目前采标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就如何正确制定和理解采标政策目标 ,进行了探索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9.
多机牵引道岔的出现解决了列车快速通过道岔曲股的问题,但同时带来多机牵引道岔故障如何快速判断、分析和处理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铁道部关于建设动车运用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控劳卫研究所对真空卸污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参照国外设备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特点,研制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真空卸污系统.并用于新建的动车所,整个系统经检测达到了TB/T3163-2007《铁路站段真空卸污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卸污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小结,为今后铁路真空卸污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动车组头型不同,对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探讨头型对动车组隧道气动效应的影响,将CRH2C型动车组和在其基础上进行头型优化改进的CRH380A型动车组在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头型的改进有利于改善动车组的车外流场分布,有利于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国外高速列车最佳头尾部形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健 《机车电传动》2000,(2):16-18,35
针对国外利用以风洞模型模拟试验和以流场数值模拟计算为主的方法来寻找高速列车最佳的头尾部形状,使列车的综合气动性能最佳,从而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学现象对列车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国外在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温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头型的几何特点,将其分为流线型和设备舱2个部分,采用改进的VMF参数化方法和曲面离散方法,分别进行参数化设计;对提取的12个设计参数,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整车气动阻力系数和尾车气动升力系数为优化目标,以头车气动升力系数为约束条件,进行高速磁浮列车头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并进行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对优化外形进行工程化改进和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参数化设计方法能够利用较少的设计参数描述高速磁浮列车头型;减少计算量且提高优化效率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头型长度是影响高速磁浮列车气动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水平剖面型线对头尾车气动升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较原始外形,采用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改进的优化外形后,整车气动阻力系数减小19.2%,头车和尾车气动升力系数分别减小24.8%和51.3%。  相似文献   

14.
气动力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跨坐式单轨车的性能.基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某跨坐式单轨车原车型,新车型的气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得出原车型、新车型的风阻系数;并结合两种车型的外部流场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验证流线型的新车造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姚曙光  许平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3):33-34,69
基于上海TR08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设计了4种国产流线型磁浮列车头部外形。采用大型流场计算软件CFX对5种不同头部外形列车的空气阻力、升力进行计算,并对5种外形的列车交会压力波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不同外形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国产化磁浮列车气动外形的流线型头部长度取6~7 m,采用单拱,并适当提高纵剖面轮廓线高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综合空气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即将投入运营的“中华之星”高速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研究过程: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动模型试验、在线实车试验;对两种不同头形的高速列车交会压力波、列车空气阻力、列车表面压力分布、气动升力、横向气动力、列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动力车冷却风道一位百叶窗空气流向、流速。结果表明,“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能够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减小列车高速运行时所产生的微气压波,介绍了日本新开发的几种车头形状.  相似文献   

18.
列车编组方式对运行空气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分析列车不同混编状况,不同头、尾部形状组合及列车编组长度等对运行空气阻力的影响,为合理确定列车编组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5月在遂渝线进行了高速列车过隧道试验,对列车和隧道内空气压力变化、隧道内列车风和隧道口微气压波等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内列车风风速与列车运行速度成线性关系,并且与车头和车尾的外形、列车长度、隧道截面面积及其长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隧道壁面压力近似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等速度条件下,钝头型的25T提速客车引起的隧道壁面压力变化幅值比流线型动车组的大38.6%;由于双层集装箱列车较高且集装箱间的间距较大,致使同等速度下引起的隧道壁面压力变化最大;隧道入口的压力变化明显大于隧道出口的压力变化,在隧道口附近,三维效应非常明显,且每种车型均不同。因此,将列车和隧道耦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隧道和列车截面形状,是减小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常规顶推施工中钢导梁与主梁多采用精轧螺纹钢连接方式。由于某铁路桥主梁腹板厚度较薄、导梁与主梁高度不相匹配,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难以满足受力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难题,对常规顶推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提出一种剪力分配梁与水平向精轧螺纹钢相结合的新型连接方式,方便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需求。实践证明,该连接方式操作简单、适用性强。该方案的成功运用可以作为类似跨线桥(跨铁路、公路等)顶推施工导梁连接方案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