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反舰导弹末制导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生亮  林龙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3):98-100,105
箔条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雷达末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手段之一,冲淡干扰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分析了方位搜索角和距离搜索波门等末制导雷达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2.
相参脉压末制导雷达抗箔条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箔条对雷达干扰的作用机理,分析相参脉压末制导雷达在抗箔条干扰方面的优势,明确了分辨力的提高对雷达抗箔条干扰的重要性,而相参脉压雷达能很好地解决提高分辨力的问题,为今后弹上雷达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特点及对抗难点,分析了舰载有源干扰波束照射箔条云干扰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反舰导弹的可行性,从干扰时机、舰艇机动、装备改进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作战使用方法。该方法可弥补舰艇没有舷外有源诱饵的缺陷,简化了有源/无源干扰协同流程,可实现对主被动复合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4.
在全系统的、信号级的、同构的仿真研究基本框架下,就针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质心式箔条干扰中的箔条云的RCS方位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目标舰RCS方位特性的异同,进而建立了统一的、适用于箔条云和目标舰的RCS方位特性模型框架,最后给出统一的目标舰和箔条云的方位切割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下反舰导弹面临的多种干扰样式,研究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可以采取的抗干扰技术,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并对如何提高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数字仿真、实物和半实物仿真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直接信号注入”的方式,设计实现了反舰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围绕导引头末制导雷达回波信号的生成、注入,以及导引头输出数据的建模分析,详细研究了目标回波、箔条干扰、杂波等雷达信号环境模型的建模仿真方法,设计了导引头信号注入装置,并实现了根据导引头输出数据模拟反舰导弹机动弹道及反舰导弹性能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
胡生亮  杨庆  贺静波  刘忠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2):88-90,117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普遍采用单脉冲跟踪体制。尽管质心干扰最终效能受多方面影响,但舰艇和干扰源的目标散射特性是影响质心干扰效能的最基本方面。因此,从目标散射特性和单脉冲末制导雷达对目标信号处理过程入手,是研究质心干扰效能一条可思考的途径。本文从信号级入手,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研究了质心干扰条件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并通过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跟踪方位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对比,验证了本研究思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冲淡干扰对抗导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干扰过程和效果进行仿真和评估,分析冲淡干扰方式、导弹制导方式、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距离、箔条云发射距离和箔条云发射时机对冲淡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对提高舰艇自卫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箔条干扰效果专家评定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对末制导雷达接收的视频信号和低频信号进行提取的方法,为了获得箔条回波和舰船回波信号各自的特征,对信号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几种信号处理的方法,为识别箔条和舰船回波信号提供非常有用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双极化处理,是末制导雷达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论文论述了雷达信号极化检测原理,通过舰船目标与典型干扰的极化特征差异对比,结合试验数据仿真结果分析发现,舰船目标的去极化特性较弱,采用双极化处理手段,对末制导雷达跟踪过程中的目标识别与干扰信号剔除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王亚  罗兵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3):112-115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是反舰导弹抗干扰能力研究的主要对象。文章提出了通过缩短末制导雷达自导作用距离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分析了在应用上存在与自控终点散布增大的主要矛盾,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在满足指定捕捉概率下自导作用距离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末制导雷达搜捕方式的研究,强调了搜捕方式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重大影响,对反舰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搜捕方式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海上目标的生存能力,就要降低目标被探测、发现和摧毁的概率。西方国家正在研制隐形战舰,并采用了各种光电隐形技术。在海战中,施放烟幕不仅能将目标隐身,而且能配合箔条、红外诱饵,有效地干扰雷达/红外双模制导反舰导弹,从而大大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本文试对舰载光电隐身技术和烟幕干扰技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种精确制导反舰导弹的不断发展,水面舰艇将面临极大的空中威胁,反舰导弹防御技术已经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主要针对箔条干扰技术、舰空导弹抗击技术和舰艇反导过程中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水面舰艇的单舰反导技术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高舰载箔条干扰效果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攻击过程和水面舰艇运用箔条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三种方式,从技术和战术角度研究了提高舰载箔条干扰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雷达无源干扰可有效干扰敌方防空预警雷达、陆基火控雷达、机载雷达和舰载雷达,并能迷惑和欺骗来袭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所以在现代化海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首先介绍了雷达无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概述了舰载雷达(微波)无源干扰的战术应用和毫米波无源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末制导雷达搜索方式已知的条件下,建立了空舰导弹射前目标指示精度模型。引入误差分析的思想,综合考虑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引起的末制导雷达有效搜索区域的变化,修正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采用解析算法,在不同末制导雷达搜索扇面角、不同开机距离的情况下,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射前最低目标指示精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目标指示精度模型的正确性,搞清了影响目标指示精度的各种因素,为反舰导弹目标指示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末制导技术是影响反舰导弹攻击航母编队成功率的关键因素.随着敌对方电磁干扰和欺骗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末制导技术正受到严峻考验.通过分析敌我双方的一般战术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战术辅助推理的被动末制导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反舰导弹打击航母编队的毁伤效果,并且受干扰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机载平台箔条无源干扰在对抗先进体制雷达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箔条云的时空特性、频谱扩展特性及对PD雷达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提升机载平台箔条干扰效能的复合干扰方法和系统实现途径,并通过雷达无源干扰方程、雷达距离方程对机载雷达复合干扰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气波导环境通过改变电磁波传播特征会影响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海面舰船目标的捕捉。在此针对地形抛物模式(TPEM)的不足及应用于分析末制导雷达时存在的误差,引入垂直递变衰减率计算方法对该模式进行了改进;结合雷达性能评估方法,利用试验对改进后的模式进行了验证;在不考虑信号处理的情况下,仿真分析了不同波导环境下末制导雷达对小目标的捕捉能力,并同时考虑了开机高度,制导频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