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盐城滨海港区回淤严重,需常年进行水深维护疏浚确保船舶安全通航,其疏浚泥沙含水量高且施工期间干扰因素多,造成施工效率低和维护成本高。针对港区水深维护问题,通过对港区的回淤规律和通航水深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适航水深和适航增深等水深动态维护技术,优化港区维护疏浚的时间节点及绞吸船的关键疏浚技术参数,在保证船舶通航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港区航道的维护疏浚次数,提高挖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富强  孙建澎 《水道港口》2002,23(Z1):161-169
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 ,即利用淤泥质港口与航道的现行水深图图载水深 (高频测深 )以下浮泥层进行通航 ,这样既可增加航深 ,又可减少港口与航道的泥沙维护疏浚量 ,降低航深的维护费用 ,改善船舶的航行条件 ,它对延长天津港深水航道及泊位的维护疏浚周期、降低天津港泥沙的维护疏浚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首次提出了 :“适航备淤深度”的新概念 ,为全面开发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揭示了天津港回淤浮泥重度从 10 .5kN/m3 密实到 13.0kN/m3 (适航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值 )大约需 4~ 5个月时间 ,提出了天津港适航、适泊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可取值 13.0kN/m3 ,为制定维护疏浚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大大节省天津港的泥沙维护疏浚费用。  相似文献   

3.
王承刚  胡宁  丁乃庆 《水道港口》2005,26(3):189-193
结合天津港深水航道建设和使用情况,在应用适航水深的基础上,论述了采用水深动态维护(适航增深、水深浅点处理)等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1年4月1日起,长江干线涪陵李渡长江大桥至重庆羊角滩112.4公里航道(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47.6-660公里)的航道维护尺度正式提高,此段航道维护水深将由以前的最低维护水深2.9米提升到最大4.5米,  相似文献   

5.
自9月28日起,将提高长江干线芜湖至南京段航道维护水深,洪水期最低维护水深提升至10.5 m,中枯水期提高到9 m,万吨级海轮可常年抵达芜湖港,这标志着长江水运通江达海、内联外通的能力再次大  相似文献   

6.
万军  李太春  张伟 《水运工程》2012,(7):156-160
为了减小航道维护的工程量,减少台风期所造成的损失,开展洋山深水港区进港外航道台风期适航水深研究。通过对航道及其附近浅滩底质及浮泥样品的密度、盐度、颗分分析,并进行航道沉积物的沉降特性试验、流变特性试验以及泥沙起动试验等内容的研究,提出洋山港区航道的适航密度,并应用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成功获得了适航水深测量成果,在淤泥质港口的水深维护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长江航道测量已经完全采用GPS配合数据式测深仪实现水深和平面定位数据的采集,但如何在基本比例尺下提高水深测量精度,科学宏观掌握航道基本特征,更好地为航道维护管理服务,提高航道维护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成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从水深数据处理方式改进上入手,分析了传统处理与新的处理方法的异同,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戴红伟  严明 《航海》2021,(2):36-38
本文基于Python语言,设计并实现了港口航道水深变化分析软件,可按照时序对历史水深监测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冲淤分析,能直观反映出港口航道水深变化情况及趋势,为航道维护、海事监管等决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虹 《中国水运》2006,3(1):52-53
长江三峡库区航道,自三峡大坝至忠县全长372.3公里,在135米蓄水成库前,以弯、窄、浅、险著称,航道维护标准宽度为60米,曲度半径为750米,维护水深分枯、中、洪水期分别为2.9米、3.2米和3.5米。三峡库区蓄水后,众多险漕及浅滩、急流滩均因水位上涨而淹没消失,航道有效宽度、曲率半径及水深均有了较大的增加,其维护标准宽度和曲度半径分别增加到100米和1000米,全年维护水深为3.5米。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江江阴水道航道水深条件充分利用的问题,进行技术可行性及利用方案研究。通过采取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航道条件核查、潮位累积频率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得出结论:近10年江阴水道航道水深均不小于13.60 m,并且具备一定的可利用潮位,完全具备将吃水提高到12.0 m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长江干线已实施的利用航道水深的实例,提出江阴水道航道水深条件利用的2种思路,为深水航道维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新方法,推动了航道维护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型军民融合保障模式下、总技术责任单位负责制的舰船维修信息集成管理方案。由总技术责任单位制订故障维修信息记录要求,汇总承修单位现场提交的计划修理信息和定期赴使用方收集的自修、中继级修理、临时性修理信息,录入到事先开发的舰船装备故障维修信息处理系统,形成行业内共享的舰船装备故障及故障维修信息数据库,为后续修理排故、远程技术保障支援系统、舰船研制综合保障设计、后续舰船研究设计改进提高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装备维修人员维修能力评估的复杂性、随机波动性等特点,文章利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装备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进行评估,避免了传统评估方法主观性、片面性的缺点,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人员的实际维修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与定期维修策略不同,在视情维修策略下安排船舶部件的维修活动,能够提高船舶部件运行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而掌握船舶部件的性能退化规律,是对船舶进行视情维修决策优化的前提。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建立了基于维纳过程的船舶部件性能退化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船舶部件的视情维修策略,建立了视情维修决策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视情维修决策优化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突破船舶传统维修模式,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理论引入到船舶设备维修中,通过对船舶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的状态监测,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判断,并预测其发展的趋势,从而有效地指导维修活动。其维修模式的创新避免了船舶计划性周期修理的局限性,从而极大提高了设备维修效率和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与可用性,节约了船舶设备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道路养护主要采取矫正性养护方式,往往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导致养护工程量大,费用高,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社会反响强烈。根据效果费用比最大原则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阐述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预防性养护费用的组成与计算方法,对预防性养护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效果费用比的计算结果确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绞吸挖泥船的维护保养管理问题,提出绞吸挖泥船维护保养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架构,分解定期首排、定期保养、维护保养发现和定期更新设置等功能模块,实现对绞吸挖泥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规范绞吸挖泥船的维护保养管理流程,有效提高维护保养效率。  相似文献   

17.
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葛洲坝船闸运行38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部颁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水工建筑物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仪器监测、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管理,采取船闸监测设施自动化改造、结构缝渗漏处理等工程处理措施,创新船闸检修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构建船闸快速检修体系,组建专业船闸检修队伍,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耿锡斌 《港口科技》2007,(11):37-39
设备维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维修人员是设备维修质量好环的决定因素。阐述了维修人员工作地分析了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为差错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减少或避免人为差错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装备维修质量的评估主要局限于修后质量的评价的现状,研究了舰船装备维修过程的质量评估,建立了维修过程质量指标体系和维修过程质量评价模型,对舰船装备维修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舰船维修设计概念与流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船基地级维修特点,提出通过维修设计编制舰船基地级维修资料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在分析舰船基地级维修需求和国外维修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维修设计与总体设计、综合保障及维修性设计的关系,对舰船维修设计的目标、阶段划分、设计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维修设计各阶段工作要求、顶层文件要求、基地级维修资料的分类和内容,并阐述了维修设计管理措施的工程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