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稍微留心便会发现微型客车参展的数量规模空前。微车领域又出现了几家新兴企业,并推出了各自的微车新品。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0,(6):29-29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发展重组后的陕汽集团首次携微车产品登陆国际车展舞台。陕汽通家作为微客的新力军,在本次车展上首次展出福家系列新品微车——福家6400。值得一提的是,该款福家系列微车是行业内唯一一款集军车级品质、重卡功底、轿车化设计三车合一的微型车,也是陕汽通家打造"重量级微车"的得意之作,并期望引领国内微车行业发展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May 《汽车杂志》2007,(7):65-65
在微车领域,自主品牌是绝对的主流势力,这几年,长安、哈飞、昌河等在保持微车领域优势的同时,纷纷进军轿车领域,如果奇瑞、吉利算是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第一势力,那么以江准、长安、哈飞等为代表的商用车、微车企业便可以称为自主品牌的第二势力了。日前,本刊记者与哈飞汽车工业集团的康平副总经理进行了由自主品牌开始谈起的一次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2000年我国微型车市场分析 今年1~11月,微车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9.4%,高于全国汽车总体水平15.36%,继续成为拉动全国汽车行业保持适度增长的主要车型。微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6.2%。值得一提的是,微车今年的销量增幅是自1998年以来呈现的低速缓进之势的强力突破。 几大微车生产企业中,除天津公司外,其余几家如哈飞、昌河、长安、柳微等均增长明显。微车的三种基本车型:微货、微客、微轿则市场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5.
长安微车之惑 和长安高调进军微轿领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在微车领域多年持续的高增长在今年戛然而止,引以为傲的微车冠军悄然旁落,新生势力上汽通用五菱已经成为新的微车霸主。用轿车开辟第二战场,会是解决长安低迷的良方吗?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06,(18):16-16
目前.中国整车企业似乎正在放弃或者重新思考他们在欧洲销售的计划。华晨金杯、长城.江铃已经推迟进入的时间。吉利至今未宣布进入时间.而一汽欧洲的代理商已经放弃进口幸福使者微车的计划。而去年.这5家中国企业或宣布进军欧洲的计划.或参加欧洲主要的汽车展。  相似文献   

7.
胡世忠 《长安科技》2002,8(1):12-15
本文通过对我国微车企业的初步分析、探讨,简述了“天汽”、“长安”等主要微车生产企业的演变历程及成功、教训与前景,并探讨了微车企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内汽车企业联合与重组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汽车企业联合与重组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汽车企业中联合或重组企业有36家,较2007年减少6家。其中:整车项目联合或重组企业有11家;零部件项目联合或重组企业有10家;汽车企业与相关领域联合或重组的有15家,其中企业与高校及与银行合作的分别有4家、企业与石化及保险公司等领域合作的有7家。综观国内汽车产业联合与重组情况,整车中专用车合资数量多,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上市公司汽车板块中,微型汽车行业就有三家上市公司,他们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三家微车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200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长安汽车、天津汽车、昌河股份2002年微型汽车产销同比大幅增长固然欣喜,但经营业绩的严重分化却令人担扰。 一、三家微车上市公司连续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我国微车1984-1994年市场发展状况,阐述了其市场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用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等增长曲线对我国微车“九五”期间的市场需求进行组合预测;文章最后针对我国微车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为促进微车市场健康发展,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扰,提出我国微车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国家政府等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