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仿真理论应用于伺服系统的试验研究之一,设计了力矩仿真系统并推导出伺服系统几种力矩的计算和测试方法,进而分析了力矩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该仿真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稳态分布参数及参数间定量关联的思想 ,对空调系统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 ,其中将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模型结合起来 ,并把外部空气、冷却水的热力计算与内部制冷剂的热力计算关联起来 ,使整个系统的仿真结果更为可靠。最后针对 VL CC超高温空调系统开发了一套仿真软件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兴  匡恒  汪敏  耿鹏 《船电技术》2023,(4):17-19
本文分析了电动船直流电站系统的组成配置,分析了不同短路类型的保护机理与选择性实现原理。对关键保护元件的选择,对与保护计算相关的设备分别进行了建模,并建立系统短路故障分析模型,对各类型短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与保护策略验证。  相似文献   

4.
拖曳系统对舰船操纵性影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拖曳系统的仿真计算与船舶操纵运动仿真计算同时进行,并经坐标变换将拖点张力转换到随船运动坐标系中,从而考虑了拖曳系统运动和船舶操纵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将拖曳系统作为外力处理加入到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中去,数值预报了在拖曳系统作用下的某双浆双舵方尾船的操纵性能,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实施“溢流法”更换压载水时船舶压载水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论文通过有限元法对船舶压载水系统溢流操作进行仿真计算,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拟合,得到压载水泵的Q—H曲线,为船舶压载水泵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雷元  陈程  李明 《船电技术》2023,(10):33-36
短时耐受能力作为考核隔离开关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电动力的分析至关重要,尤其是大电流下触头系统的电动力分析。本文针对现有的隔离开关触头系统分别采用了理论公式和有限元仿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触头系统的电动力满足使用要求,论证了该触头系统的可靠性,为其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中的电动力分析同时也验证了霍尔姆力理论计算和仿真的一致性,为后续霍尔姆力分析提供了两种不同方法,对后续研究霍尔姆力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会导致励磁系统大功率晶体管的损坏,必须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发电机空载三相突然短路电流分析,对短路励磁系统整流桥输出的过电流现象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软件PSCAD/EMTDC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所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使用所建仿真模型,给出了大功率晶体管的过电压与过电流波形,并对系统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能有效保护大功率晶体管的措施,为该类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非接触爆炸下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着重分析了在非接触爆炸下舰船电力系统主要电气设备的破坏模式,建立了舰船电气设备的冲击响应模型,并给出了非接触爆炸下用舰船电力系统生命力评估的系统破坏概率计算机仿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设计和构建了综合交流电力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并在PSCAD中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完成了综合电力系统谐波和短路电流的模拟试验与仿真计算对比分析,试验和仿真结果吻合,为综合电力系统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低功率汽轮发电机组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低功率汽轮发电机组进行仿真研究,建立了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设备以及水和水蒸汽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建模以单通道、一维集总参数模型为基础,仿真模型的建立基于Matlab7.0/Simulink6.0。针对汽轮机甩负荷、冷凝器常见故障以及外部蒸汽机动性变化时汽发电机组的准稳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结论基本符合理论分析及现有的科技资料。论文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一个能够描述低功率汽轮发电机组基本热力特性的仿真模型,展开系统的准稳态及动态特性等基础性研究工作,为热力系统的定量化设计提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潜艇双拖系统运动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军  刘军  邓志纯 《船舶力学》2003,7(5):33-38
建立拖曳系统运动方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中心差分数值离散平衡方程式,编制拖曳系统运动计算程序。在拖缆尾端自由边界条件中,将尾绳阻力作为自由尾端点的张力,改善了因尾自由端张力为零引起的差分方程奇异性,使仿真计算更加稳定。用潜艇标准操纵性运动方程仿真计算其在垂直面内的操纵运动,将拖点的运动速度转换到拖曳系统局部坐标系中,以此作为拖曳系统的边界条件。仿真计算了潜艇垂直面内两种操舵控制模式下潜浮机动时的双拖系统运动。根据潜艇双拖系统运动仿真计算结果,绘制了双拖系统相交界限图。  相似文献   

12.
超级电容器在直流电力系统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建明  胡安  肖飞 《船电技术》2005,25(6):34-37
本文介绍了以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的储能系统在直流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储能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给出了储能系统中各主要元件取值的计算方法,并利用SimPlorer6.0对所介绍的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液氧罐抗冲装置冲击响应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方法对液氧罐抗冲装置在规定的冲击环境下的冲击响应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将液氧罐及抗冲装置所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单自由度线性弹簧(含阻尼)——质量系统,根据单个隔振器的冲击刚度及其布置位置,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冲击刚度,根据给定的冲击环境,计算系统的冲击内应(位移和加速度)。其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整个系统的在冲击作用下的瞬态内应,隔振器的参数采用冲击试验得到的位移一抗力曲线,利用非线性弹簧单元及间隙元模拟分别模拟隔振器和限位器,根据给定的冲击环境,采用全积分方法计算液氧罐冲击内应。通过仿真分析为抗冲装置性能参数的确定打下基础,并对抗冲装置的隔冲效果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主动波浪补偿系统的补偿原理进行研究设计,并将货物和钢丝绳及补偿器对主动波浪补偿系统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对货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另外,应用Simster仿真软件对运动补偿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主动波浪补偿系统的精度满足系统的响应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某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根据系统所处的环境状态从组成系统的基本部件出发进行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然后运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基于故障树的仿真建模和运算,并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系统故障分布的模型以及各基本部件的重要度,最后进行了故障分布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16.
蒸汽弹射器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航母蒸汽弹射器,在对其受力及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仿真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舰载机运动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及其与位移的关系,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对多种弹射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况下舰载机的弹射起飞运动特性,为弹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可选方法及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以某气垫船的推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稳态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合适的动态性能仿真数学模型。对燃油自动调节和加减速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正确合理,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8.
毛涵宇  余龙 《船舶工程》2023,(7):109-114+123
针对深水海洋结构物吊装问题,基于波浪补偿原理,分析吊钩式装置的参数设置原理及其应用。提出一种刚度-阻尼等效计算方法,并建立吊钩式补偿装置的仿真模型,设计弹簧力-位移和阻尼力-速度曲线,并采用Orca Flex软件进行联合仿真,考虑浪流作用和船体运动状态下吊装作业的升沉补偿效果,对不同参数设置下吊物经过飞溅区的过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仿真方法评估深水吊装作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该方法对在1 000 m水深区域吊装400 t重物的作业进行计算分析,实现对缆线非线性弹性作用下船舶、缆线、补偿器和吊物系统的耦合运动分析,评估补偿器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依靠吊钩式补偿器,吊物升沉幅值降低了约79.69%。  相似文献   

19.
船舶浮筏系统的振动及抗冲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刚体与弹性体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某船舶浮筏系统的振动及抗冲击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多刚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浮筏系统振动及冲击响应计算的数学模型。利用在基础受到多向加速度冲击作用下的浮筏系统响应的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对于不同波形多向加速度冲击的响应特性。并且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了筏体的振动模态对浮筏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建立桥式起重机虚拟工作环境下的动态仿真分析模型,并对吊重在大车运行过程中动载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吊重的偏摆运动学方程及对整机系统的阻力方程,以桥式起重机实例为研究对象,应用ADAMS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大车运行过程中的动载计算方程,也再现了大车运行过程的真实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