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分析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因素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介绍一些灾害地质工点实例,阐述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适应性的条件,综合评价了宝中铁路宝安段地质环境的稳定性,提出了铁路勘测、地质选线必须重视地质环境的研究,工程活动必须保护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地质雷达方法探测地下管线原理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地质雷达方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工作要领,地下管线在地质雷达图象上的基本特征及其深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精确推理机的设计是地质专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地质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及信息的模糊性这一特点,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采用基于随机和模糊分析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建立了地质专家系统的不精确推理模型,并利用TURBO PROLOG语言开发研制了地质专家系统中的不精确推理机,推理机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各模块独立性较强,能适合地质领域不同地质问题专家系统的开发,通过实际运行,具有运行速度快,通用性较好,运行结果贴近地质领域专家思维结论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高山 《铁道勘察》2007,33(6):50-54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研制的工程地质三维遥感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三维空间信息反演、地形分析、勘察资料编辑管理、制定专题图层及线路漫游功能,客观真实再现地形地物、地貌地质状况,为线路地质选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分析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以新建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工程为例,重点论述运用三维遥感可视化技术进行隧址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的调查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方利 《科技交流》2006,36(4):1-6
重点研究了越岭地区地质条件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各垭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越岭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对不同垭口的越岭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选,结合两端引线和接轨点方案提出了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6.
孙成智 《科技交流》2006,36(4):15-19
重点总结南疆线初测和加深地质工作过程中,埘中天山越岭地区区域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和越岭隧道地质选线的方法,并提出几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周虎利 《科技交流》2002,32(3):68-78
本通过分析多年冻土的地质特性,结合青藏线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和沿线多年冻土地段的病害,谈青藏线冻土地区工程地质选线。  相似文献   

8.
对地铁勘察监理的工作重点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武汉地铁四号线一期工程地质勘察的全程监理为例,针对沿线地质条件、勘察技术要求以及地铁设计和施工特点,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铁施工工法,分析了沿线地铁勘察监理的重点;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工程进度等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林刚 《科技交流》2000,30(3):136-141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合理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详细分析各项勘察成果,提高勘察质量,是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本是根据八盘山隧道及其引道工程的综合勘察,说明综合勘察与成果分析的关系,以及综合成果分析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舒畅 《铁道工程学报》2006,(3):13-16,28
研究目的:在对复杂多变地质条件下的地下隧洞进行施工时,进一步提高喀斯特岩溶多变地质中地质超前预报的精度,使施工顺利开展。 研究方法:通过对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群施工中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预测预报实践探索,围绕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 研究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改良优化检测方法与工艺、建立预报及预警体系、多种预测分析相互核检滤差、引入数码影像三维预测等综合预报方法的见解并通过实践检验。 研究结论: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探地雷达在喀斯特岩溶地质中对不良地质体探测预报的精确度和分析描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中庭式地下车站的疏散和火灾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疏散模拟程序和火灾模拟程序对中庭式地下车站的疏散和火灾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了中庭式地下车站的布局、烟控系统和喷淋系统在火灾时能否为乘客提供足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WiMAX技术在地铁应急通信组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驰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2):14-15,19
在地铁组网方案的选择中,在保证各项基本业务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应急情况下的通信方法。而相对于现有的2G、3G无线解决方案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同异频组网,WIMAX技术在独享频率资源以及非视距覆盖能力上存在优势。为此,提出了利用WiMAX技术的组网方式,采用点面结合的无线覆盖方式来保证双向通信的可靠性,并且提出了频段选择、基站规划、基站设备配置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田文将 《铁道运营技术》2006,12(3):12-13,15
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铁路地基处理技术。结合洛湛铁路梧州车站软基处理,对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InSAR技术在高速铁路采空区地质选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选线不可避免地将会穿越采空区,需要准确查明采空区的分布和影响范围。文中使用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2009~2015年间的数据对比分析,查明某在建高铁跨越采空区的分布和影响范围,为线位的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InSAR是一种有效的采空区变形监测技术,在铁路跨越采空区变形分析及指导地质选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分析编组站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已经开通的成都北编组站CIPS系统实践,介绍CIPS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提出我国编组站现代化技术采用综合集成自动化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轨新线建设中票务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新线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票务工作的开展,根据当地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票价及票务管理,并保证售检票系统顺利建设及一卡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詹龙飞 《铁道勘察》2011,37(2):72-75
在目前国内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TSP探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结合预报实例,提出了在TSP探测数据采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导致数据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并提出了对数据分析处理后的成果进行地质情况判释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TSP在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P是一种新型的隧道地震探测仪器,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波器记录的反射信号,判别隧道洞身围岩类别、完整性及保水性,主要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据理论基础及成果判释,以及该系统目前存在的优点及缺点,并介绍了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工程概况 新加坡陆路交通局负责岛上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随着环线工程的完成,现有轨道交通网将增加29座地下车站和34km长的线路。  相似文献   

20.
应用价值工程理论,探讨价值工程在工程材料采购供应商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