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船舶精确定位及航行状态远程实时监控,不仅对船舶的安全生产和任务执行情况做到实时跟踪、监管,还可通过航行轨迹回放协助事故追责及为船舶本身提供安全导航与避碰服务。通过采集大量山区航道中船舶接收北斗、GPS定位信息,分析数据特征,提取了速度、航向特征;综合两种定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信息融合方案,实现北斗、GPS定位信息的航迹融合纠偏。为内河山区航道船舶安全航行和监管通过了可靠的定位数据源。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科考船作业任务多、外部数据种类多样、数据独立且缺乏方便的采集和存储接口,同时科学家对于作业点位的导航数据及环境数据存在时效性需求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基于Python编程,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科考作业导航数据、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并分发到每一个实验室,能实时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保存到本地电脑。该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系统已经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上得到了实践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扩展性,满足科学家对于船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将提供更加实用和方便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船舶驾驶模拟器中快速实时反应船的运动状态的问题,利用Simulink建立目标船舶柴油机及舵桨的准稳态仿真模型。通过数据接口将该模型产生的模拟目标船的柴油机的实时运行数据存入中间数据库,与操纵模拟器数据库连通,对船舶驾驶模拟器中目标船舶的运动参数与动力参数及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将结果数据传入OSG虚拟现实环境,实时反应船舶在模拟海况环境下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我国的船舶性能监测系统中,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力网络和导航通信模块中,通过联网,相关维护人员可以远程对船舶的状态进行监控,并将数据实时回传到服务器中,通过大数据处理,将船舶的动力系统故障稳定在非常低的水平。本文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强大的船舶动力系统故障实时数据库,并行处理众多船舶设备产生的数据,建立了合适的数据模型、数据处理和接口协议,采用了核心处理器将船舶的数据库接口扩大到较大的水平,能够容纳更多实时数据的处理和故障诊断。最后,通过故障建模仿真,及时对故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船用合并单元装置是船舶电力保护系统现场层重要的采集装置,其现有通信接口对船舶电力系统新的保护策略具有一定的制约。针对实时以太网(EPA)技术的特点,开展实时以太网与船用合并单元的适配技术研究,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接口设计等方面介绍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实时以太网接口的适配方案以及数据同步传输的解决方案。为船舶电力系统现场层数据传输引入一种新的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6.
林德辉 《船舶》2019,30(1):84-94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是以一种可靠和可恢复的方式,保持船舶在事故前后一段时间,与船舶位置、运动状态、指挥和控制相关信息储存的仪器。IMO对VDR和S-VDR(船载简化的航行数据记录仪)性能标准通过了4项决议,文中简要介绍了经修订的VDR性能标准的"目的"和"定义",VDR的"运行要求",包括"最终记录介质"、"数据选择和安全性"以及"运行连续性"等,特别是列出了MSC.333(90)中要求的20个"应记录的数据项"。本文还对VDR的"运行"和"接口连接"以及"调查机构所使用的下载和回放设备"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MVC设计模式,使用ODBC技术作为数据库之间的接口,将船舶现场过程数据通过ODBC的方式转存到关系数据库,为企业MIS系统提供核心实时和历史数据"引擎"平台,实现了中小型航运企业船舶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给出系统的总体框图设计,关键技术以及主要环节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STEP的船舶产品数据交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船舶产品数据交换与共享,建立了一种新的总体功能模型.通过研究船舶STEP标准的应用与发展的趋势,以AP216为例开发与完善了船舶应用协议的应用解释模型(AIM);在总体功能模型中通过各个功能模块与基于STEP的共享数据库建立了在船舶CAD/CAM等系统上基于STEP的数据交换接口;解决了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关于船舶产品设计、制造以及全部生命周期所需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相似文献   

9.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北斗航标遥测终端在采集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等状态信息后,通过北斗通信服务将信息发送至管理部门,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2)船舶监管(北斗GIS显示平台)船载北斗终端定期主动发送状态报告,报告船舶位置、航速等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北斗GIS显示平台可实时监控船舶位置、状态,回放历史轨迹,提升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疏浚施工实时远程监测、回放分析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共网络和VPN技术搭建船舶与公司间安全高效的无线传输平台,采用网络自动侦测、自动传输、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解压缩等技术手段,将船舶端数字化的实时生产信息和历史生产数据自动传输到公司总部,总部数据中心提供基于WEB的对船舶生产过程的远程实时监测,以及历史生产过程回放、最新48小时耙迹线的自动生成与显示、历史生产过程参数曲线显示、两维施工参数自动寻优等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船舶黑匣子的技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VxWorks的船舶黑匣子的一整套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方法,包含语音、视频和船上各种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回放,并自拟了数据格式。系统由主机模块和回放模块两部分组成。主机模块的功能是采集、压缩、加密数据;回施模块则再现数据,语音和视频。  相似文献   

12.
传统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在完成船舶数据实时通信过程中,需要多组数据交互设备协同完成。受到不同设备协议损耗的影响,实时通信质量很不稳定。结合PLC技术特点,提出PLC技术的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设计。通过PLC技术整合创建数据实时通信硬件的集成模组,根据设计硬件对通信协议接口进行设计;对接口数据进行定位策略的定义计算,从而完成整套系统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数据实时通信效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设计系统较传统通信系统,具有数据实时通信稳定性好,通信质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24-127
以船舶运动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信息采集的船舶运动分析方法,并给出船舶运动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该运动分析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进行船舶运动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硬件接口将采集到的输入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与管理,实现对船舶运动状态的分析。该船舶运动分析系统的设计符合船舶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船舶生产信息平台涉及到多部门,各部门之间由于壁垒及保密的限制,绝大多数数据只能在内部流通。但在部门之间的一些必要的接口数据需实现共享。基于平台的数据可以实现跨平台、跨通信协议的有效共享。本文主要以云平台中的实时数据库为船舶生产信息共享的技术基础,设计了各部门的数据传输接口及通信协议,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  相似文献   

15.
实时准确地估计海浪预报不确定下的船舶运动姿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海浪预报的随机误差对船舶运动姿态估计的影响,建立基于不确定性海况预报数据的船舶运动姿态估计模型;引入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实现船舶运动姿态估计的不确定性量化(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UQ);利用船舶横摇运...  相似文献   

16.
基于船联网的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船联网)平台建设,为满足内河运输船舶远程装载量监测及营运能效分析需求,采用吃水传感器探测船舶吃水,同时结合数据采集电路等硬件设计,以及数据滤波算法、装载量计算、传感器安装方案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采集船舶装载量和横倾、纵倾状态数据,并可与现有船舶远程能耗监测系统单独或合并应用,更准确地考核船舶营运效益,为提升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能效营运指数(EEO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开发方法。分析Google Earth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定义船舶动态数据结构;采用KML技术,提出标绘船位和航向的新方法;通过新的动态数据加载方法,解决海上动态物标实时显示的问题;给出屏幕坐标到地理坐标的转换公式和流程,为实现信息查询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这种技术对成山角水域以及营口港的船舶进行监控,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01典型产品Typical Equipment(1)航标遥测(北斗航标遥测终端)电压等状态儀鼻,后,通过北斗通儒:服务将信_拿发送至管理部f l;,从而实现对无公共网络信号覆盖地区航标工作状况的实时动态监测。(2)船舶监管(北斗GIS显示平台)船载北斗终端定期主动发送状态报告,报告船舶位置、航速等信息,管理部门通过北斗GIS显示平台可实时监控船舶位置、状态,回放历史轨迹,提升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导致压力传感器数据校正结果存在数据量的非线性时间误差,无法达到实时校正的目的。因此提出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实时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压力传感器特征,结合数据实时校正的时间性,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实时解释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解释对压力输出数据时间变量下的非线性误差进行计算;最后,根据非线性误差特征,完成对输出数据非线性误差的实时补偿计算,实现对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实时校正。通过与传统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校正算法的对比测试,证明提出的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实时校正算法,在船舶压力传感器输出数据校正方面,具有实时性强、稳定性好、校正误差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海运航线的智能决策,需要对船舶运输环境要素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并实时传输。船舶运输环境观测与数据传输系统的构建,包括系统研发,观测系统实船安装、调试、试运行,观测数据落地(接收)、存储(数据库管理)、分发(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