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0引言船舶在冬季冰期靠码头时,排冰工作非常关键。如冬季冰期的天津港,在靠泊作业过程中,船舶与码头之间水域存留的大量海冰会导致船舶不能靠拢码头。随着船舶日趋大型化,船舶靠泊操纵时所需的横距远远大于小型船舶,入泊角度也几乎与码头平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船体和码头设施。因此,驾驶员在靠泊前要做好排冰工作。考虑到超大型船舶体积大、吨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育鲲轮自力停靠大连港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记录时间、船速、横移速度、航向等数据,结合育鲲轮特点和当时港内水文气象条件从靠泊速度、抵泊横距、抵泊方向、靠拢角度等方面入手研究完整的靠泊过程,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并用折线图的方式直观表达出船舶抵泊时运动状态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船舶靠泊操纵的因素,以及各个操纵方式对靠泊操纵的影响,得出自力靠泊操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对自力靠泊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此文对船舶在正横后吹拢风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态势进行分析,结合靠泊三要素,从摆好船位、控制余速和靠拢角度三个方面分析在强正横后吹拢风条件下的靠泊操纵。同时,综合分析船舶抛锚后在锚拉力和正横后吹拢风的作用下的运动趋势及拖轮的使用,以求充分发挥锚、拖轮等辅助手段,在正横后吹拢风环境下的安全靠泊。  相似文献   

4.
船舶柔性靠泊是当前集装箱码头运作管理的主要调度模式.针对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集装箱码头船舶柔性靠泊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集装箱船舶到港、柔性靠泊、装卸与离港的船舶服务系统模拟仿真.并基于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固定靠泊和柔性靠泊仿真系统对仿真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守军 《珠江水运》2023,(14):77-7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岸基激光雷达来获取靠泊船舶的辅助信息估计方法。本文通过岸基激光雷达获取靠泊船舶的点云数据,从船舶靠泊时的船艏和船艉处的点云数据中确定了船舶靠泊偏角和离岸距离,然后根据船舶的船艏和船艉处点云的轨迹变化,计算出船舶法向靠岸速度。相对于传统靠泊时利用AIS和雷达获取船舶靠泊速度和航向角,本文算法能够更加直观获取船舶的靠泊偏角、离岸距离和法向靠岸速度,能够降低平行靠泊的难度,提高靠泊作业的效率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石利勇 《世界海运》2012,35(5):31-33
根据天津港单拖船协助靠泊的成功范例和失败教训,结合船舶操纵理论引航经验,介绍船舶靠泊前所必需的准备工作,阐述船舶在空载状态下单拖船协助靠泊的操纵要点,以及满载船舶单拖船协助靠泊时基于空载状态下的修正方法,以期促使船舶操纵者能预见性地消除船舶在靠泊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灵便型油船在涨潮流期间靠泊东营港万通码头18号泊位时,经常出现船首无法靠拢泊位的现象。本文引入流体力学的伯努利理论,分析该泊位涨潮时段的水流对船舶操纵的影响,并以笔者亲自引航过的灵便型油船"高力"(HIGH POWER)轮进港为例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8条安全对策。研究结果将为驾引人员提供参考,对船舶的运动态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安全对策,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靠泊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失控船舶在码头或岸边靠泊产生的冲击问题,采用节流阀、蓄能器、液压缓冲油缸进行缓冲吸收,设计船舶靠泊液压缓冲系统,利用AMESIM搭建船舶靠泊液压缓冲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分析船舶总质量、船舶速度、蓄能器气囊压力、节流阀通径对系统缓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失控船舶的冲击问题,船舶总质量或速度增大,靠泊液压缓冲系统吸能量均增大,蓄能器气囊压力或节流阀通径增大,靠泊液压缓冲系统吸能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李昂 《世界海运》2020,43(4):40-44
超大型船舶满载靠泊受流影响大,对靠泊时机的掌握一直是大型船舶及超大型船舶引航操纵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外钓30万吨级油品码头附近水域的潮流预报、试运营期靠泊总结和2019年部分超大型油轮靠泊实例时间统计,探析超大型油轮靠泊舟山外钓油品码头的最佳靠泊时机。  相似文献   

10.
阐述超大型船舶的靠泊操纵,从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能、拖轮配备、转心的合理利用、靠泊速度及富余水深的考虑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惠州港华德码头的实际靠泊环境,对超大型船舶的靠泊方法做了较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操纵船舶靠离码头,常因操纵不当而造成船与码头擦碰的状况发生,主要原因是靠泊速度和靠离角度不当。应控制靠码头速度和角度。以适当的靠拢速度和在船抵码头边使船与码头平行的角度接近泊位为佳。  相似文献   

12.
东营港大潮讯期间落潮流向靠泊中海油六号泊位时,由于船舶受水动力影响而不能顺利靠泊。本文通过对水动力详细计算,发现船舶受横向水动力影响拖轮无法协助靠泊原因,通过调整靠泊角度、减小漂角来降低横向水动力,使船舶达到入泊条件,再通过拖轮及横缆的配合,安全完成船舶靠泊。  相似文献   

13.
船舶T字型靠泊码头碰撞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道港口》2016,(5):497-501
为评估船舶T字型靠泊码头安全性的问题,文章以某工厂码头为例,采用显式有限元技术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船舶T字型靠泊有限元模型,将得到的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船舶与码头的碰撞过程中码头各构件的最大应力值、护舷的变形及吸能曲线并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通过分析不同船型及不同靠泊速度对靠泊码头安全性的影响,得到10 000吨级船舶的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为0.6 m/s,20 000吨级船舶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0.34 m/s,30 000吨级船舶的建议最大安全靠泊速度为0.2 m/s。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发生锚链绞缠,本文对小型船舶申请一条拖轮协助而不抛锚进行靠泊作业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小型船舶操纵特点,提出了拖轮带缆位置的建议、靠泊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分析了不同风向小型船舶的靠泊方案,为操船者安全靠泊小型船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大型石化码头往往靠泊和兼靠船型范围较大,即码头服务船舶种类多且船舶吨级和船型尺度差异大,而当靠泊附属设施布置不当时,可能导致小型船舶卡船或在强风大浪作用下摇荡、倾斜甚至侧翻,极易引发靠泊风险事故,严重影响码头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实际案例,阐述某大型石化码头兼靠小型船舶的安全隐患和整改维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在保证码头靠泊附属设施完好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水平向靠泊点和竖向护舷布置范围或限定靠泊船型尺度等措施可达到消除小型船舶靠泊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国际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港口靠泊的船舶越来越多。以连云港港为例,目前,港口靠泊的船舶主要由外籍客货运输船舶、中国籍客货运输船舶及港口内部单位所有的消拖两用船、油船等作业船舶组成。2003年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约3?300万?t,靠泊船舶约1?000艘次,至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1.85亿?t,靠泊船舶在6?000艘次以上,在港船舶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2013年连云港有记录的船舶消防检查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LNG船舶靠泊安全,对浙江LNG接收站工程进行了船舶靠泊物理模型试验。采用牵引船模及直流力矩电机调节速度的方法,模拟了船舶不同靠泊速度和不同偏心距的靠泊方式。试验表明,船舶靠泊角度为5°时,4个护舷受力不均,1#护舷先受力且受力最大;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的撞击力没有明显规律,且相差不大;靠泊速度为0.15 m/s条件下,静水靠泊和顶流靠泊时设计护舷型号可满足要求,横浪1.5m时靠泊则撞击力不满足要求。建议尽量减小靠泊角度,使得护舷受力均匀,以减少靠泊时的撞击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研究船舶靠泊时“船体-护舷-码头”的动态耦合作用。[方法]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舷侧与护舷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船舶靠泊过程中速度、应力、能量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果表明:护舷与码头接触最紧密时,船舶速度降为零,护舷结构动态变形和相互作用力最大;船舶靠泊时,护舷呈现出较强的吸能能力,约占船舶初始总动能的70%,船体结构得到很好的保护。[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初始靠泊速度的提高,护舷效能呈降低趋势;所研究目标船的极限靠泊速度为2.5 kn,推荐安全靠泊速度为2.0 kn,研究结果可为船舶靠泊速度限制和船体结构吸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船舶靠泊有效撞击能量计算和护舷设计是码头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护舷设施作为码头上重要的设备之一,关系到码头工程造价和靠泊作业安全,特别是对于大型船舶在外海或开敞式水域中的靠泊作业尤显重要.结合工作实践,就大型船舶靠泊有效撞击能量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小型船舶在进行靠泊作业时通常使用单个拖轮协助操作,这使得靠泊作业难度增加,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对无侧推船舶单拖船协助靠泊操作进行了讨论。首先总结了靠泊前的准备工作和靠泊的技术要点,其次对常见的几种情况下的无侧推船舶单拖船协助靠泊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体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