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述了低应变检测配合静载测试的必要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某工程一钻孔灌注桩的检测过程,对桩基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试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主要结论。对桩基检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中,为确保工程安全,需要进行静载试验。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费力、费时、费钱。现通过在上海铁路南站工程中进行自平衡试桩法测试桩的承载力,并与锚桩试桩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与常用的锚桩试桩法相比,具有节约工期、节省测试费用、对施工影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浅析地面沉陷区桩基础受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地面塌陷后的桩基础为研究对象,对塌陷后的地面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根据桩基础与塌陷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桩基的三种假定计算模式,结合塌陷区回填、正常运营等工况对受塌陷区影响的桩基进行了受力分析,为该类桩基的处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桩基工程常会遇到负摩阻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工程产生危害.本文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工程实例,对由地面大面积填筑填土产生的桩基负摩阻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填筑施工与桥梁施工的时间关系,划分为两种工况.分析表明,基础竣工前已完成的填土,所引起的地基土下沉在基础竣工前已经完成,可不考虑其对桩基的影响.基础竣工后再...  相似文献   

5.
谢叠大桥9号墩桩基托换和顶升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叠大桥采取桩基托换和顶升的方法解决9号墩下沉的问题,施工中通过托换大梁、墩柱、桩基、帽梁等部位监测数据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控制.加固后,实现了控制桩基沉降和结构顶升复位的目的,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新宫车辆段桩基施工为例,介绍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工地平台的桩基施工进度管理方式.重点分析了利用BIM软件和Dyna-mo 软件创建桩基模型、进行桩基编码和生成桩基放样数据的方法,介绍了智慧工地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实践应用表明:对于桩基数量较多且工期比较紧的车辆段桩基施工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中,为确保工程安全,需要进行静载试验。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费力、费时、费钱。通过某黄河铁路特大桥施工的两根同直径的试桩,分别采用锚桩法和自平衡试桩法进行静载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平衡试桩法与常用的锚桩试桩法相比,具有节约工期、节省测试费用、对施工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广深铁路桥梁桩基托换施工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深圳地铁三号线广深铁路高架桥桩基托换工程中的监测技术,包括监测内容,测点布置和计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托换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
铁路桥梁工程单桩承载力测试的自平衡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平衡法自进入我国以来,已在民用建筑和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法更适合我国铁路桥梁工程的特点。简要介绍桩基测试自平衡法的基本概念、主要目的,桩基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步骤及测试内容、实施要求、试验程序及荷载判定方法。以期该法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桥梁与隧道的近接施工是目前最常见的近接工程之一,为了研究桥梁桩基与隧道之间近距离施工所产生的影响,采用ANSYS模拟计算桩基近接隧道施工过程,通过桥梁桩基修建造成既有隧道位移和应力增量的变化,对桥梁桩基近接既有隧道进行影响分区划分。结果表明:依据桥梁桩基与既有隧道的距离,可划分为强影响区、弱影响区和无影响区,3个区域的两个分区界限分别为1. 0倍和2. 0~2. 5倍洞径;桥梁桩基越长对隧道影响越大,一旦桩基伸入既有隧道潜在滑移破裂面以下,桩基继续加长对隧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即将修建的宜(宾)毕(节)高速公路斑竹林大桥上跨成贵铁路青岗脚隧道工程进行三维计算,其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并给出评估结果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屏蔽门结构设计特性进行了阐述,指出工程分析是屏蔽门设计和开发的有效手段.采用紧凑结构布局和质量较大的转动零部件靠近驱动电机轴线的方法,减小屏蔽门转动惯量和提高屏蔽门谐振频率.以某型半高屏蔽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程结构分析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屏蔽门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均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应力在材料的屈服极限以内,分析得到了静态下的最大应力与最大变形,并且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为屏蔽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对目前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的不足,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改进的BP神经网络原理,对1980年—1998年的铁路客运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学习与训练的仿真试验。对比分析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与标准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证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准确,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怀邵衡铁路沅江特大桥主桥为矮塔斜拉加劲连续梁组合结构,跨径为(90+180+90)m,采用塔、梁固结体系,综述该桥上部结构设计与计算。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双柱式桥塔,塔高28 m;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体系,扇形布置。采用MIDAS Civil2006及BDAP程序对该桥进行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力、稳定及动力特性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邱成  朱衡君 《铁道学报》2007,29(3):118-122
介绍在轨道交通中常用的列车定位技术,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绝对位置编码的列车定位技术。利用优序列(最大周期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对轨道线路上的绝对位置进行编码,当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通过车载阅读器顺序检测设置在轨道线路上的二值标记,在不同位置上读到的标记在移位存储器中构成唯一的位置编码,以此位置编码值作为地址与车载阅读器所处位置的坐标信息相对应,就可以实现列车的绝对定位。二值标记可以根据列车定位精度的需要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布置,既可以对整条轨道线路统一编码,也可以与既有应答器相结合应用,每段应答器之间的轨道线路采用相同的编码。该定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分析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技术支持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建立客票技术支持系统的方案,对系统设计、技术难点进行详细讨论,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它的应用可以逐步建立技术支持知识库,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技术支持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调度命令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差的问题,运用以工作流管理为核心的多维理论和技术研发调度命令系统。通用调度命令系统体系框架确定系统的理论框架、技术框架、服务框架及实现框架,决定系统的构成形式,以及系统功能模块与接口等。理论框架包括时空理论、网流理论、智能理论。技术框架是系统采取的技术路线,包括工作流管理技术、模板技术和基于导航的软件自动生成技术。服务框架是为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扩展需求而明确系统应具有的处理能力。实现框架采用基于MVC模式的J2EE框架。基于工作流管理的通用调度命令系统实施经历了过程定义、过程优化、系统开发和系统执行四个阶段,形成互联互通、集中统一的调度命令数据源和工作流。  相似文献   

17.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数值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元件的性能,建立了一个新的液压减振器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不仅将阻尼力作为减振器活塞杆的速度与位移的函数,同时还含有用于描述内部结构的基本参量,可以清楚地描述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机制。应用该模型可进行液压减振器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元件选用等。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性。该数值模型易于实现计算机数值仿真,可以应用于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减振器的结构参数、动态性能对车辆舒适性和稳定性影响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研究高速列车的气流问题,采用标准的Smagorinsky模型模拟亚格子应力。列车模型是由4辆车组成的1/25比例的ICE 2型列车。该模型被放置于直径为3.61m的旋转试验台上。基于列车的高度和速度,分别对雷诺数77 000和94 000的大涡进行了模拟。模拟中运用了粗糙的、中等的和加密的3种计算网格。加密网格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运用大涡模拟获得了不同的流动区域。研究表明,以柱面形式支撑的风挡和车下复杂结构对气流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合适的雷诺数范围内,气流流速与列车速度近似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东平水道特大桥(85+286+85)m双拱肋钢桁拱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为(85+286+85)m双拱肋钢桁拱桥,该桥式上拱肋延伸至边墩支承,下拱肋支承在主墩上,上下拱肋用桁架联接,边跨不是梁,仍是拱,通过拱上立柱支撑桥面,边中跨比仅为0.3。桥面系采用带水平K撑的正交异性板结构。该桥式结构和带水平K撑的钢桥面系在国内均是首次应用,丰富了铁路桥梁结构类型,拓宽了桥梁结构设计思路,整个体系受力层次分明、简单明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列车行车仿真平台的组成和相关算法,阐述了列车精确测速、测距的计算方法,以及列车接收点式信息和连续信息的方法,构建了行车仿真的计算模型.行车仿真平台为列控室内试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动态仿真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