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汽车行业壁垒也越来越高,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这决定了中小型汽车企业难以生存.我国政府为了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屡次出台政策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希望改变产业集中度偏低的格局.从企业资本性质角度出发,我国汽车企业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各自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看,汽车的生产、销售,以及消费都离不开金融业的配合,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又为金融业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各类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销售商等多个主体的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主体是零部件等物料供应体系。汽车是长产业链、大协同、大制造的"集成化"产业,完整而强大的汽车供应链是汽车强国的基本特征之一。汽车整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体系能力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建立高效协同、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体系,是各汽车企业良性发展和正常经营的前提。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广泛影响,本来就处于降速和调整期的汽车产业也遭受巨大冲击,汽车全产业链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车供应链是一个包含各类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销售商等多个主体的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主体是零部件等物料供应体系。汽车是长产业链、大协同、大制造的“集成化”产业,完整而强大的汽车供应链是汽车强国的基本特征之一。汽车整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体系能力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建立高效协同、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体系,是各汽车企业良性发展和正常经营的前提。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广泛影响,本来就处于降速和调整期的汽车产业也遭受巨大冲击,汽车全产业链深受影响,供应链复工复产大范围延迟,企业收入锐减,很多企业陷入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工业产业组织是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关系的集合体,其结构是指汽车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及其关联性以及汽车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潜力,是体现在产业集群核心功能群体的竞争力上,具体体现在产业集群中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上。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以产业集群中最终核心产品为载体,体现出整车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上的质量、服务、技术、成本的竞争力。反过来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又是以形成产品的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势为支撑的,评议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管理是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跨国汽车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是怎样的呢?如何看待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管理呢?  相似文献   

8.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作支撑,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很难适应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因此,构建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撑体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市场、行业和汽车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等多种创新技术,相应的其对产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出跨学科、高素质、精技能、持续学习的特点,导致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齐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美德之一,已传承千年之久,是增强企业员工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应将齐鲁工匠精神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四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自主发展的零部件产业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将变成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联系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需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吴勇 《汽车情报》2004,(5):30-32
酝酿已久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望近期出台。这意味着使用了将近10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取向是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健全汽车产业法制化管理体系,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及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我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所以,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使我国汽车相关企业能够了解掌握并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本文运用数据分析、实例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汽车企业发展模式、跨国界产业重组现象、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内部战略的研究,阐述了国际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和重组现状及原因,并得出对国内企业具有一定意义的相关结论:要建立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必须跨越地域、跨越国界,融入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产业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具有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全球化程度高等特点。自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全球产业格局。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汽车作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从外部环境风险视角切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评估方法研究,并通过汽车行业的实证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日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次科博会中汽车产业是重点展出内容,在4号馆设立了汽车科技展.汽车产业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卫星导航、云计算、新材料等高尖端技术都将支撑整个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是一台移动在城市物联网中的智能计算机,本次科博会上展示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雏形.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回归理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冷静思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新能源汽车"降温"不代表国家已经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在本次科博会上可以发现新能源依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在不断摸索创新,虽然新能源汽车不可能短时间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研发中很多新技术却反哺了常规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5.
褚超美  李虎强  高超 《上海汽车》2010,(7):11-13,32
在当前一体化管理模式下,论述了世界汽车主要制造商之一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供应链管理与整合的过程.分析了汽车产业供应链整合模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整合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汤静娴  刘同 《时代汽车》2023,(22):138-140
本文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面临的回收再制造问题,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基本情况以及回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再制造策略,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规范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已于2011年进入调整期,本文从汽车汽车产业环境、产业组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四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新的增长动力,为更好地反映集聚区核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地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政策,探讨我国汽车产业集聚区核心城市横向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解汽车总成,给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配套矩阵,建立整车企业产业拉动指数模型和零部件企业产业贡献指数模型,构建了影响力指数模型。利用集聚区核心城市汽车产值和企业配套数据,计算并评价了6个核心城市的汽车产业影响力水平。研究发现,其横向影响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长春、重庆、广州、北京、武汉,根据各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汽车产业影响力指标考核体系、鼓励产业资源驱动的汽车核心企业跨区域重组、扩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对抢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接续制定面向2020年和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建立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政策举措,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出台配套政策,行业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获得全球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