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is a major threat to human health in most Indian cities. Recent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more than three-quarters of the people in India are exposed to pollution levels higher than the limits recommended by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in India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spite the poor air quality, the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ion levels is limited even in large urban areas in India and virtually absent in small towns and rural areas. The lack of data results in a minimal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patterns of air pollutants at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is paper presents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trends monitored over one year in three small cities in India. The findings are important for framing state and regional level policies for addressing air pollution problems in cities,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linked to public health, reduction in th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ities,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s indicated by SDGs 3.9, 11.6 and 11.b.  相似文献   

2.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have committed to var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however, actions have to be taken by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s at the city level. In this paper, the city administr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preparedness for implementing specific activities related to SDG targets 3.6, 3.9, and 11.2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how local communities can participate in priorit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DG targets at the city level are also presented. Three small cities in India, namely Bulandshahr, Patiala, and Nainital, were monitored for three years. The research team worked closely with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s and local citizen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activities undertaken by the research team and concludes that SDGs can be used as tools for providing ready targets to the authorities, bringing them to a common working ground. The SDG implementation in India follows the top–down approach; however, to achieve the SDG targets, the bottom–up approach should be followed. SDGs are not a priority for several city governments. Cities need encouragement and national support to adopt and implement these SDGs. We have to think of how SDGs can be used to influence day-to-day decisions. SDGs can also be a part of the outcome-based budget of municipalities to priorit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DG-oriented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plans.  相似文献   

3.
有轨电车具有运量适中、绿色环保、投资低、审批快、建设周期短的特点,适合中小城市构建公共交通骨干系统。国内部分中小城市的功能组团或片区呈现分散布局的特点,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需通过建设快速有轨电车满足城市内部快速出行的需求。首先根据居民出行时间要求提出快速有轨电车的旅行速度应达到30km/h以上,随后分析法国里昂、葡萄牙波尔图、美国双子城、中国苏州的应用案例,总结出快速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和线路特点,最后从适用区域、车辆选型、站点设置、交叉口设计、标准制定五个方面提出快速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无论是生活在二三线小城市的人,还是生活在一线大都市,汽车已经与人们的出行融为一体。然而,汽车的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像我们的身体一样,也会有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么汽车这种工具的故障主要来自哪里,是什么导致的问题出现,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进行维修与处理呢?本文接下来就针对这两个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汽车的故障因素来自多方面,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避免的,关于汽车的维修,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小城市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城市停车设施供应总量增加速度远低于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导致停车难问题在小城市范围内也日益凸显。本研究对扬中市城市“停车难、停车乱”进行问题研判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停车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调需、精供、优效”的城市停车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措施,缓解近期城市停车难题,促进远期停车系统健康发展,为小城市停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但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小区内的空地面积又少,小轿车到处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小区内的居民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参考国外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措施,提出了解决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措施建议:落实新小区车位配套标准、多种途径增加居民区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费用以及推广立体车库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7.
袁梦洋 《时代汽车》2022,(1):189-190
国内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深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快速成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城市内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就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一个合理规划和发展的城市来说,居民应该享受到便捷顺畅的交通环境,提高出行的效率和体验,助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交通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8.
明确影响不同规模城市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路径,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策略调节城市居民出行结构,进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小城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较缺少同省份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跨城市规模对比分析,不利于策略制定者运用出行方式关键影响因素调节居民出行行为....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出行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分布和出行方式构成等3个方面入手,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发达国家城市进行分析比较,又对国内相同城市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特性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内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大城市的部分出行特征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状况相似,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出行特征则与国外差别较大。研究同时发现了国内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的隐患,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范大平  戴成 《城市车辆》2008,(10):23-26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汽车业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然而,在汽车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法律与体制上的难题。《反垄断法》的出台更使部分人对汽车业集团化产生困惑,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阐述清楚这些问题,充分认识到汽车业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和体制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汽车业集团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日渐增强,作为解决大城市中心区住房难问题的一种方式,大型居住区在各大城市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其巨大的出行需求使大型居住区成为城市动静态交通最为繁忙的地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尤为严重.作者以大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居住区与周边道路衔接以及居住区周边配套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际调查对具体交通情况以及居民满意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现有交通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期改善当地的交通拥堵现状.  相似文献   

12.
适合中国城市的TOD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D是一种通过对公共交通站点附近的土地高强度综合开发利用而实现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的开发模式。在简要介绍TOD概念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TOD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案例指出了当前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等3个层次以点带面地提出TOD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并着重从微观层面给出了对规划有指导意义的土地混合利用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指导中心城区交通规划的展开,迁安市展开中心城区范围内居民出行调查,对迁安市居民交通出行特征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从性别、年龄、职业、交通工具拥有量、出行率、出行方式、出行分布等方面,梳理迁安市居民样本特征及出行特性,在相应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迁安市交通特性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为交通需求模型的搭建提供参数,为新城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类似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交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气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用牺牲环境及资源来解决交通问题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大误区。该文在分析城市交通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治理交通污染的宏观政策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小城镇分类标准中,对小城镇的概念及定义做了明确界定,分析了小城镇的几个重要特征,即社会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居民出行特征、公交需求特征和供给特征。采集了一些典型小城镇的交通特征指标,并就这些特征指标值和大中城市做了相应对比,明确了小城镇概念及其交通系统特性。重点关注目前我国小城镇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公交运行的实际情况,给出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指标的推荐数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极速增加,原有的道路通行能力、舒适性、经济性变差,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为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通行质量,节约出行时间成本,道路改造成为城市市政工程中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水系发达的南方城市,道路中包含多座桥梁.桥梁改建又是道路改建中的重要环节和决定性节点和难点,因此改建道路中处理好桥梁改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市域外围新城、主城扩区和新市镇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出行特征、出行质量要求等方面,城乡结合地区的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部分普通干线公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镇化交通出行需求。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及建设用地总量严控背景下,上海市城郊区域亟需优化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融合模式。通过梳理上海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现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现状衔接点位置不适宜、衔接点前后设施设计不匹配等问题,根据上海不同分区的交通特征,从布局衔接、功能衔接、标准衔接等方面讨论了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海燕  金秋  孙广东  陈义华 《隧道建设》2017,37(11):1373-1378
目前我国管廊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以上规模的城市,中小城市由于条件限制开展相对滞后,发展较为缓慢,且缺乏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的实践经验。为解决中小城市管廊建设经验缺乏的问题,对开展管廊建设的中小城市管廊建设规模和建设位置进行调研和分析。经分析可知:1)中小城市管廊的建设位置主要为城市主干道和新区建设区域;2)2016年管廊的开工建设长度非试点中等城市基本上在20 km以内、小城市基本上在10 km以内,试点城市平均在20 km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成为当今受鼓励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城市步行质量也成为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步行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而且也是所有交通出行方式的开始和结束,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步行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重庆市主城区步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步行交通系统的必要性,提出结合重庆特殊地理环境的规划原则,完成了重庆主城区的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20.
汽车保有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汽车保有量和社会经济有关指标的函数关系,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十堰市短期内的汽车保有量。根据统计数据回归分析,影响十堰市汽车保有量的主要因素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