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多年冻土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快速施工技术,按照保护多年冻土的原则,选择寒季施工。基坑开挖前涵节预制并按序运至工点摆放。基坑一次开挖成型并设置遮阳防雨棚。采用合理的拼装方法,同时介绍了基底换填以及拼装完毕后采取的防冻胀处理等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多年冻土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施工技术,着重阐述了多年冻土区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设计的特殊要求及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的工程实践与冻土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施工对冻土的扰动和如何从设计角度解决冻土对涵洞基础工程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介绍了人工冻结法、现浇法、预制拼装法的优缺点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重点介绍人工冻结法、现浇法、预制拼装法的优缺点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涵洞整体性好,对多年冻土热扰动小.结合施工实际,根据多年冻土区涵洞施工原则,分析拼装式涵洞施工的可操作性、施工质量的可控性以及工后运营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气候特点,详细介绍多年冻土区涵洞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和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拼装涵因其施工便捷而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内的工程中,本文结合高原冻土的性质,对拼装涵的施工技术及其特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介绍多年冻土区插入桩基础涵洞的施工方法,对影响插入桩基础涵洞施工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频志 《科技交流》2004,34(2):53-56
结合国内既有多年冻土铁路及公路涵洞的病害与使用情况,简要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藏铁路沱沱河试验段2座试验涵洞进行地温现场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适合青藏高原特殊施工环境的涵洞施工工艺、最佳施工季节、施工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以及沿涵洞轴向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涵洞施工选择在寒季且选用预制基础,对冻土的热扰动较小;受涵洞施工热扰动、路基填土储热以及涵洞过水等的影响,建涵初期涵洞下多年冻土地温升高,且有部分融化现象;由于涵洞的通风与遮阳作用,涵洞下多年冻土近地表地温的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有明显的不同,涵内浅层地温对气温的响应比天然地面相应深度迟缓,浅层地温年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尤其在夏季正温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沿涵洞轴向不同部位地温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涵身地基地温正温波动幅度小于进出口,而负温波动幅度大于进出口,与此相应,涵身冻土的人为上限一般也高于洞口,说明路基和涵洞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拼装式涵洞地基温度和沉降的观测,研究多年冻土区拼装式涵洞现浇混凝土基础对冻土的热扰动影响、地基的回冻规律和冻土人为上限的变化特征,分析涵洞结构随地基冻胀、融沉产生的变形。经过2个冻融周期的现场测试和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清水河细颗粒高温多年冻土区涵洞基础施工的时间若选在10月下旬,明挖基坑及现浇基础混凝土对基底以下多年冻土的影响深度为1.1~1.3m,施工扰动、融化后的冻土地基回冻时间为45~50d,涵洞基础施工2年后多年冻土地基人为上限上升了1.0m左右,冻土上限沿涵洞中轴线在其中部上升大,两端上升较小,这说明涵洞路基和涵洞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涵洞建成1年后地基沉降大部分已发生,且2年中涵洞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拼装钢波纹板技术应用现状、技术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铁路涵洞加固,分析了涵洞排水、拼装波纹板精细化安装、分区域分次空隙回填注浆、结构多层防锈等关键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应用于涵洞加固,施工工期短,侵占限界少,便于维护,对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病害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治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病害,通过对4座涵洞的现场变形以及温度场监测,利用现场调查与监测数据分析,查明涵洞病害形成的7种不同原因。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的施工以及水热侵蚀引起地基多年冻土升温融化下沉以及冻土蠕变下沉是造成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病害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减少和杜绝涵洞地基周围的水热侵蚀以及采取埋设热棒等工程措施进而达到防治涵洞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墩基础施工的方法、要点,并介绍了冻结法基础施工、拼装式桥墩台施工、高原冻土涵洞施工,对青藏铁路桥涵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原融区和多年冻土过渡路段涵洞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现场测试方法,对青藏铁路两座拼装式涵洞的基础变形、地基土地温及洞口气温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多年冻土区涵洞工程对冻土地温状况、冻融过程、冻土上限变化的影响以及涵洞基础的冻融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地区修建涵洞工程后,气温对地温的影响增大,致使涵洞下原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地温波动明显,地温年变化深度增大;由于场地冻土条件及地温场沿涵身的变化,涵洞基础变形沿涵身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爆破施工,防止岩体结构冻融破坏、减轻围岩扰动,防止因涵洞修建及路基填筑而改变原地层水热平衡及保持路堑边坡、孔桩边坡稳定的一些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伟明 《铁道建筑》2015,(2):36-38,54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的两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涵洞是国内首次采用的新型涵洞结构形式。该新型涵洞由两片标准预制构件及中间现浇带组成,标准构件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再拼装就位,最后浇筑中间预留现浇带从而形成箱型涵洞结构。该项新技术、新工艺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结合本工程施工实例介绍该新型涵洞的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可为类似工程的应用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主要水害类型,结合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设计实例和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病害处理原则和防治措施。 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冻土及多年冻土进行了阐述,然后联系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从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分析入手,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路基工程、涵洞工程、桥梁工程3个方面出现的各种水害类型各有不同,但对青藏铁路今后的运营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研究结论: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应针对多年冻土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营期对路基、涵洞、隧道和桥梁等铁路工程建筑物采取合理防护,从而确保青藏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正常运营,从根本上抑制变形、裂缝等水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涵洞类型选择及基础埋置深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少海 《中国铁路》2002,(12):38-41
青藏公路的运营状况表明,多年冻土区函洞病害多,结构破坏严重。根据青藏公路涵洞的使用状况,病害特点,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提出适合多年冻土区的涵洞类型及其基础埋深。  相似文献   

20.
根据青藏铁路高寒、缺氧的施工地理条件和多年冻土工程性质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简要论述了高原施工机械的匹配、冻土隧道进出口的施工技术,并对路基工程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时间控制、进度控制和填料选择控制的方法.特别指出多年冻土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测要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多年冻土路基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压实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填筑过程中和施工后的观测3方面内容,实际上3个方面构成了冻土路基的信息化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