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衡量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优劣的本质因素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公路工程地质选线的优选方法.通过右平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选线选优排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在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中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简单便捷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LRP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速公路网与物流网络同构相似的关系出发,将高速公路网纳入物流网络体系并构建高速公路物流网络.结合选址-路径问题(LRP)模型来探讨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的方法,把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分解为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物流节点的选址布局问题和高速公路作为物流通道的路径安排问题;使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对遗传算法的要素进行设计和改进,提高了求解的精度和效率;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拟建的玉屏至镇远高速公路项目,开展了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选线研究工作,并从地质条件、工程造价以及路线技术指标等方面,对该路段不同路线方案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优选出最合理的路线方案,为后续同类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选线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网模型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种路径的算法一直是高速公路路网模型中研究的重点.文中讨论了用遗传算法求解高速公路路网模型中路径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路网模型的建立、遗传算法的设计和各种算子的选择;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用遗传算法解决路网模型中路径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压力和建设成本增加,与公路收益较差的矛盾突出.本文提出在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阶段如何有效地融入景观、生态的理念,提出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改变以经济为中心的设计规划观念,并针对该领域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铁路三维空间线形的智能优化,建立了综合考虑建设和运营费用、环境影响代价及线路约束的线形优化模型;针对平面、纵面控制点分别给出了分布方法,并构建了由平面交点偏移距、平曲线半径、变坡点标高3个基因片段组成的基因序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面-纵面-完整基因的分布编码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多种交叉、变异算子实现线路方案的进化.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克服了现有遗传算法产生的线路方案平、竖曲线重叠的缺陷;可生成满足线路约束条件且综合费用较省的线路方案群,最优的智能选线方案比人工定线方案综合费用节省了6.5%.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高速公路运行车速与线形设计之间的协调性,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开展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研究.在收集实际高速公路线形及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进行设计一致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针对该模型在中国高速公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并将设计一致性存在问题路段与线形设计存在不足路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评价结果准确率为83.3%,较原模型评价准确率提高了25%,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速公路项目选线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等系统分析方法,对高速公路线路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针对高速公路方案选择既有模糊性又有相对性的特点,建立高速公路选线方案决策系统模糊优化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韩鹏  严锋 《交通标准化》2012,(23):25-28
针对穿越蓄滞洪区的高速公路设计问题,根据二维不恒定流数学模型法等水利计算方法,对蓄滞洪区内高速公路工程修建前后的蓄滞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蓄滞洪区防洪通道的安全畅通、高速公路自身的防洪安全、沿线村镇防洪安全等方面,提出对高速公路穿越蓄滞洪区路段的新设计思路和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问题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对高速公路选线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阐明了高速公路选线要对沿线进行科学勘察,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定制公交”作为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公交服务模式,被认为能够有效吸引城市居民转向公共交通出行.通勤类型作为定制公交服务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线路设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区域运营模式的通勤定制公交线路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车辆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其次,为求解模型,设计了一个两阶段启发式算法以获得多目标优化模型的Pareto解.最后,通过几组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根据优化目标提供多种线路方案集,丰富了定制公交的运营模式,为定制公交的线路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考虑溢流费用的路径选择模型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虑路段的溢流费用,即路段交通负荷超过该路段交通负荷标准时所分配给用户的费用。路段交通负荷低于路段负荷标准时补贴给用户。建立一些约束条件,动态用户最优的路径选择条件和动态用户最优的溢流费用条件等。为进一步建立具有溢流费用的动态交通网络流的路径选择变分不等式模型及其算法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互联网定制公交服务模式中存在的路线规划不合理、缺乏成熟的通用模型等问题,本文首先采用K-mean算法对居民的实时出行需求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互联网定制公交,以最大需求服务率和最小费用为双层目标,以最大载客量和乘客时间阈值等因素为约束条件的动态网络调度模型,进而针对模型的快速求解设计了基于Hadoop平台的并行蚁群算法.以广州市为例,对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实时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和算法可应用于实际互联网定制公交业务中,对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区公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设计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选线时需要综合考虑安全、费用、环保、舒适等多个目标.考虑到多目标间的冲突性,提出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山区公路路线优化.利用此算法能在兼顾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目标下,给出一序列最优解,为路线方案决策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一直面临着海上运输风险的威胁,为了降低海上运输风险同时考虑船舶经济效益,本文建立了以运输风险最小和航行成本最小的双目标路径优化模型,实现船舶风险规避.运用栅格法构建环境模型,为相应的栅格路径赋予航行成本和运输风险,并设计了一种基于Pareto最优解集和NSGA小生境方法的多目标蚁群算法.以印度洋海域的2条航线为案例,以经典单目标蚁群算法为对比,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在解决船舶风险规避路径优化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为决策者制定船舶海上运输风险规避路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交叉口冲突点延误的交通紧急疏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考虑交叉口冲突点延误的疏散路径模型,用"当量费用"来表述交叉口冲突点延误;寻求使冲突点延误与疏散车辆行驶费用二者总费用最小的最优疏散路线;通过改进的最小费用流算法求解此模型,并以一个算例给出了算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耦合优化设计问题,本文基于近似方格型路网并考虑乘客的多种路径选择,构建双层混合整数优化模型,以同时求解地铁与常规公交发车时距、常规公交的线间距及站间距。上层模型是以系统总成本(乘客成本与运营商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连续近似模型,以寻求乘客与运营商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推导。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用凸算法对该非凸问题进行包络。下层为考虑依概率分配的路径分配问题,使用MSA算法对各路径流量加权分配,考虑到问题的解析形式具有非凸性,故采用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南京市建邺区实际公交线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此验证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经过优化,以非拥堵时段为例,该研究区域内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由 41.6 min减少至 33.0 min,降低约20.6%。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以为方格路网城市的公共交通线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轨道交通的“第一/最后一公里”问题,接驳公交和共享单车是通勤用户最常选择的两种公共交通方式。为理解共享单车对接驳公交出行需求和线路设计等规划运营方面的影响,提出供需交互状态下的接驳公交线路设计与车辆配置模型。需求端考虑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基于用户在共享单车和接驳公交之间的模式选择行为,动态计算接驳公交实际出行需求;供应端考虑车辆容量、数量和流平衡约束,以最小化公交运营成本和用户出行成本之和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优化接驳公交线路设计及车辆配置。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回龙观地铁站周边出行小区接驳公交线路设计,公交及单车出行需求采用真实的IC卡数据,以及摩拜单车骑行数据,站点间行驶时长采用高德驾车路径规划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车辆总数为10,线路数量为2时,考虑共享单车影响的接驳公交规划模型相较于只考虑单一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规划需求误差。此时,各站点到地铁站的平均运行时间是15.58 min,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是3.35 min;在线路数量为4时,各站点到地铁站的平均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分析成网运行条件下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内的换乘路径选择行为,在梳理乘客换乘路径选择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开销系数用于描述由于列车过度拥挤导致乘客心理感受运行时间的额外增加值.提出含有惩罚系数的乘客换乘时间函数,基于乘客心理感知构建以乘车时间和换乘时间为广义费用的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并设计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将模型运用于重庆轨道交通网络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乘客倾向于选择换乘次数更少的路径3,较传统模型选择概率提高1.44%;同时,换乘惩罚系数对路径选择结果的影响灵敏度高于运行时间开销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车速限制的双目标连续交通网络设计问题,旨在通过合理的路段拓展与限速策略提高网络交通运行效率和减少交通系统的环境污染.构建了一个双目标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提出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其中,上层问题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以系统总阻抗与总投资额之和最小及网络总的车辆尾气排放最小为目标,制定最优的网络设计方案和不同时段最优的限速方案;下层问题基于用户平衡准则,描述不同时段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设计了基于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对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