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省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楚雄(广通)至大理高速公路扩容工程金山隧道为六车道无中导洞连拱隧道。隧道侧穿岩层破碎的陡峭山坡,全隧道均为浅埋大偏压地形,且侧下方临近既有高速公路和乡道。隧道进口洞口段偏压尤为严重,存在大范围负埋深段落。为保证金山隧道进口进洞施工顺利开展,避免山体扰动影响既有公路运营,从隧道结构、山体加固及开挖施工等方面提出综合技术方案:(1)隧道洞口负埋深段以桩基承台+薄壁耳墙结构提供外侧竖向基础及横向支撑,抵抗山体偏压作用;(2)上部锚索与下部钢管桩加固方式增强洞口坡体横向稳定性;(3)隧道洞口实施半明半暗盖挖施工,减小围岩扰动。金山隧道进口进洞方案现场成功实施,不仅为全线按计划顺利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还为大偏压大跨度无中导洞连拱隧道洞口段施工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处于第四系坡残积粉质黏土中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2次大变形的浅埋偏压隧道出口段为依托工程,结合实际工程地质、地形条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封闭裂缝、施作偏压挡墙、护拱基础加固、施作护拱、调整施工工法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利用监控量测信息化平台,动态指导隧道偏压处治设计、施工,并在后续施工中延长和加高偏压挡墙,调整施工工法,完成了隧道偏压浅埋处治,顺利通过洞口浅埋偏压地段。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万宁隧道巴马端右线施作半明半暗护拱进洞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偏压隧道采用半明半暗护拱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隧道偏压问题,减少对隧道洞口的开挖,符合快速、安全、环保的隧道进洞理念,可为类似地形的隧道进洞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湖北省麻竹高速公路宜城至保康段第4合同段二分部的黄堡隧道和香山隧道为例,通过对软弱围岩小净距严重偏压隧道围岩压力分析,得出洞口施工顺序,并通过提高思想认识,设置偏压挡墙、套拱和超前支护、明洞的反压回填和加强监控量测等进洞技术措施,提出了小净距隧道、洞口浅埋、偏压开挖进洞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斜交偏压地形条件,文章对常规工法、半拱盖挖法和梯形平衡套拱工法在隧道洞口施工中的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某洞口施工实例,分析得出半拱盖挖和梯形平衡套拱这两种"零开挖"理念工法具有对山体扰动小、安全性高、结构受力合理、绿色环保等优点,宜在斜交偏压地形隧道洞口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云南某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及洞内三维裂缝等现场监控量测,分析软弱浅埋偏压条件下连拱隧道的量测结果特征,给出量测结果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实践证明,上述量测项目和结果分析可以有效地反映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稳定性情况,指导隧道的现场施工。文章旨在为同类工程现场监控量测的方案设计、分析方法和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特大跨径(2×4 车道)"半明半暗"双连拱隧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山隧道是福建省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的一座双向八车道(2×4车道)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径宽达41.6 m(连拱开挖总宽度),是我国目前跨径最大的双连拱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地形严重偏压地段,为贯彻"‘零’开挖"理念,并确保施工安全,避免洞口"大挖大刷"形成高边坡、仰坡,隧道进口段采用"半明半暗"的双连拱隧道进洞方法。文章从设计的角度,对隧道不同的进洞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重点叙述了特大跨径"半明半暗"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耿家屋基隧道进口端浅埋偏压段施工为例,针对不良地质条件,介绍了三台阶留核心土开挖方法结合超前大管棚、径向小导管注浆辅助施工的浅埋偏压洞口段施工方案,为今后公路隧道施工处理类似工程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会出现浅埋段地表开裂、塌陷及洞内大变形等。由于高原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施工风险高,遇到软弱富水、浅埋偏压、反复冻融等围岩时容易造成初期支护拱架下沉或变形,当下沉量或变形量超过预留量侵入二衬净空时,须对侵限拱架进行置换处理。为了使得高原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得到保障,本文以花久公路扎果隧道洞口浅埋段为例,对隧道浅埋段大变形处理进行施工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段大变形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某偏压连拱隧道地质病害地震CT探测及病害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某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在衬砌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隧道上方产生规模较大的山体开裂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病害处理措施.首先通过地震CT手段对该连拱隧道出现的工程地质病害进行探测;然后据此探测结果对该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施工模拟研究;最后分析导致该连拱隧道衬砌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可能原因.结合现场病害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处理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铁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深圳地铁三号线老-东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地铁重叠隧道段在地表无任何建筑物和地表有房屋基础两种工程条件下,采用先上洞后下洞和先下洞后上洞两种施工顺序的盾构区间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分析,揭示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实际施工顺序不同的关键所在,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高以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及比选,桥隧连接段的位置大多都所处地形地貌与地质状况相对比较薄弱环节,位于这种地形位置的边坡防护要求较高,且要满足该类型边坡防护的效果。根据工程实际因素,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陡坡隧道洞口与桥梁相接位置的安全防护勘察工作,经现场勘察及几种防护方案的必选与论证,试图从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直立高陡边坡防护方案优化设计的角度降低防护施工难度及成本。鉴于桥隧连接段及隧道洞口现状直立高陡边坡整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加接延长隧道洞口明洞工程,并采用SNS主洞防护网与被动防护网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合理可行,该防护方案的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施工成本与施工安全风险低。  相似文献   

13.
包(头)茂(名)高速公路陕西境柞水至小河段出现多处桥隧相接,文章对项目中采用的桥梁伸入隧道方案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桥梁伸入隧道方案设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如隧道断面加宽、隧道内排水系统出水口通畅、洞外管线进洞、隧道和桥台施工干扰、桥梁跨径布置等.桥梁伸入隧道方案可避免洞口高边坡,有利于环境保护,对开拓设计思路、提高选线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旗河沟车站是重庆轻轨3号线与地铁6号线的地下换乘车站,也是当前全亚洲建设规模最大的地下暗挖车站.依托该工程,介绍了大型浅埋暗挖洞室主体结构设计方法、支护衬砌设计与施工技术,包括洞群组成、主洞与附属洞的衔接方式、埋置深度确定、主洞断面设计、高边墙式大断面主洞开挖工法、支护类型等;着重研究了十字交叉节点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结构受力特征分析与开挖过程施工力学计算.通过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与精细化设计,红旗河沟车站成功建成,相关设计施工方法对今后类似超大型地下洞室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结构-荷载理论对城市下穿式矩形框架隧道进行结构模型简化,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隧道进行了结构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框架隧道在拐角处受力最不利,需在结构的设计及施工中根据结构截面强度验算进行配筋加厚处理,以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春奎  杜立新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2):137-140,144
范家坪隧道为典型的由双线经喇叭口段过渡为两单线型式的大跨铁路隧道,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隧道两个掌子面同时掘进,施工中采用了喇叭口段由双线向单线反向施工方案,同时采取了可变式整体大模板液压台车台架配合小模板进行大跨段二次衬砌的施工技术。文章重点介绍了施工方案比选、施工步骤、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郑西客专高桥隧道出口下穿既有南同蒲铁路段集成了特浅埋、大断面、新黄土、小角度下穿等技术难点,由于浅埋、新黄土隧道施工易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突然性塌方,为确保下穿段施工安全和既有线运营安全、同时保证隧道建设工期,通过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采用超前管棚+双层支护+台阶法方案。现场通过地表对既有线进行加固、洞内100 m长管棚超前支护和双层喷锚支护,以及仰拱快速封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采用台阶法安全、快速下穿通过既有铁路段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方案比选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对试验测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段采用双层支护台阶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其技术关键和相关注意事项,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节约工程造价,董家山隧道汶川端设计为渐变小净距隧道与整幅修建的泯江大桥相接。该端隧道洞口段左、右线间距较小,围岩较差。为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利用模型试验对洞口小净距段岩墙的加固措施、开挖方式及支护体系等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段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岩墙加固措施的建议,为董家山隧道小净距段的顺利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Immersed tube tunnels are recognized to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adaptability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 a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tunnel section, reliable waterproofing and quick construction. The Qianhaiwan tunnel of the Mawan channel connects the north-side and south-side artificial reclamation zones. It is a large-scale urban underground road engineered for cargo evacuation that crosses a harbor, is deeply buried and extremely long,and encounters a complex environment and difficult geological conditions. It is an expensive investment, features high technical difficulty and, therefore, high risks. For all of these reason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ada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mersed tube construction in this case.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harbor and waterway condi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Qianhaiwan tunnel, and the overal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different sections are proposed. In light of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he immersed tube method, the key points and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he immersed tube tunnel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mmersed tube tunnel method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but there is a series of problems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20.
钱江盾构隧道设计速度标准及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车道钱江盾构隧道工程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隧道建设与运营养护成本、超大直径盾构机械制造可行性及施工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钱江隧道80 km/h的设计速度标准;通过对内侧3.5 m车道宽度、不设紧急停车带和检修道等横断面设计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对策,得出了钱江过江通道采用15 m直径盾构隧道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