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事故虽然实现了由高发到基本遏制并终于下降的奋斗目标,但总体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据统计分析,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于低等级公路,特别是群死群伤恶性特大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人、车、路、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公路的安全设施条件只是其中之一,往往并非决定作用。可是,通过完善公路安全设施来提高公路的安全水平,却能够大幅降低交通事故死伤率,迅速扭转交通安全的严峻形势。想方设法地为公路行车提供安全保障,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既是政府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努力构建和谐交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道路交通实践中,公路行道树具有特殊的安全防护作用和安全保障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在无护栏的公路尤其是山岭重丘路段广泛种植行道树,是“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创新手段,切实可行、见效较快,必将在减少交通事故人员死伤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事故防范处 《交通与运输》2012,(2):72-73
2011年,上海市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085起,死亡944人,受伤1749人(表1)。
一、一次死亡2人以上(含)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2011年,上海共发生一次死亡2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34起、死亡68人,同比分别增加7起、14人;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36人,同比分别减少4起、10人。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入手,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管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按照交通事故发生的道路特征和事故形态、道路用户、环境等因素,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类,并依照这个分类对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数据收集,通过事故特性分析,找出发生较大机率的道路交通事故类型,根据不同事故类型的预防对策,提出包括对道路设施本身和道路用户方面的预防对策,从而降低该路段上的交通事故。运用这一手法,不仅对现有道路事故的预防,而且还可以对一条新建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估,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四川省近五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五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强道路文通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道路文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文通事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道路文通安全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确保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平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鉴于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诱因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真实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单一事故率评价指标所不同,分析交通事故的多个特征,得出道路因素中的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照明爷件、道路限速、道路饱和度等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改善道路建设和预防交通事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点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每年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对近十年来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各种重点违法行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驾龄、不同车型驾驶人的违法肇事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每年导致的交通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特别是超速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近年来大幅上升;同时,低驾龄驾驶员每年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4%,而大客车驾驶人因上述违法行为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小客车的5.2倍,大货车是小货车的2.9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道路因素的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就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以分析交通事故与各种诱因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我国交通安全现状的简要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就道路因素中的线形、线形组合、交叉路口、坡度、路表状况、交通环境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将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统计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将不同驾驶员人为因素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次数作为比较数列,可以建立驾驶员人为事故因素与其危害性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实例,通过对灰色关联矩阵的定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价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危害性的影响,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道路的使用者——人的因素、道路上行驶的车的因素有关外.还与道路本身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因素有关,只有注意了以上这些因素才能达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 分析了GM (1, 1) 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 发现GM (1, 1) 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 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 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针对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表现为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过程, 建立交通事故Verhulst预测模型。Verhulst预测模型和GM (1, 1) 预测模型预测的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7万人和11.72万人, 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9.43%, 可见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 (1, 1) 模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为进一步确立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ĵ�·��ͨ�¹�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是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BP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精度不足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引入量子神经网络并构建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 模型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有效扩充训练样本数量;且隐含层神经元采用态叠加的激励函数,对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特征空间进行多层梯级划分,以快速匹配输入数据与特征空间的对应关系,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量子间隔,以响应事故数据的强随机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特性,且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较改进BP神经网络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