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浅埋黄土隧道施工的成功经验。如施工中加强初期支护质量,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加量测,及时处理地表危害以及总结出的浅埋黄土隧道开挖安全变形量为8cm等对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浅埋近接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浅埋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设计特点,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7.0)模拟了浅埋隧道近接施工的地表沉降曲线,并与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多洞室施工的地表沉降量是单洞室沉降量的2~3倍,尤其是隧道上台阶的开挖对地表土体的扰动更为严重,从而证明了地表深层注浆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回归分析,得出地表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对现场施工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明  杨军  韩江伟 《公路》2011,(6):240-243
以谷竹高速长岭隧道为依托,从地表处理、边仰坡防护、偏压挡墙施工、洞身开挖、初期支护除方面简述了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的施工方法,为类似的隧道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波  焦苍  范鹏 《隧道建设》2006,26(1):18-20,24
 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地层,必然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通过对天津地铁1期工程营口道车站中软岩、富水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并对地表位移的现场监测和分析,得到了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地表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的技术措施,在天津地铁1期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山区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施工工艺,进行地表处理、开挖支护,选择何种进洞方案,是决定施工安全和整条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镇远1号隧道出口部分处于严重浅埋偏压段,文章重点介绍地表注浆预加固和进洞的开挖方法,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浅埋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重庆武隆隧道穿越厂房基础引起地表变形的工程背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目的是研究不同软岩隧道开挖方式对地表变形及围岩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支护与不支护两种工况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浅埋隧道实施强支护、短开挖,并加强关键部位的加固,可有效减小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隧道开挖将引起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过大的沉降将影响地上结构物的安全。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支护措施对浅埋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通过组合不同的支护类型和设置不同的支护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地表的沉降规律,为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炎汝(炎陵-汝城)高速公路熊猫洞隧道为背景,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该隧道进口浅埋偏压段施工过程进行二维施工模拟,比较了先开挖深埋侧主洞和先开挖浅埋侧主洞两种施工顺序,获得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施工顺序施工时隧道变形、中隔墙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等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应采用先开挖埋深较浅一侧隧道,再开挖埋深较深一侧隧道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9.
工程实践中大量的浅埋隧道位于软硬非匀质地层之中,笔者对该类隧道台阶法施工下穿高速公路段地表沉降控制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从已建的该类工程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人手,在计算机中仿真模拟出整个动态施工过程,反推出数值模型的各个计算参数,确保该模型的可靠度,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虚拟工况开挖模拟计算,分别对双层管棚法、双层初期支护...  相似文献   

10.
隧道浅埋偏压段地层较薄,多属于强风化带,围岩一般较破碎,且通常夹有土层,在目前以新奥法设计、施工的隧道中是控制段之一。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塔(岭)高速公路上的长干1号隧道浅埋偏压段为依托工程,选取一个典型断面即冲沟沟底K13+610处,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开挖过程和支护结构的性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找出危险断面上的重点控制部位以便施工。分析结果显示,按给定的条件和参数,隧道施工开挖和支护安全并有富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浅埋偏压、松散破碎地层时极易发生大变形、坍塌等安全事故的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分析了隧道开挖后初支背后围岩压力、拱顶沉降、支护结构内力及衬砌表观病害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得到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而阐明浅埋段大变形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其形成机理给出了处治策略,可为后续施工控制及同类工程的顺利修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小半径曲线上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主体扣拱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位于小半径曲线上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采用"假拟洞门"的进洞方式可以实现对原始地面最小扰动下安全进洞;在偏压地段连拱隧道左右洞施工顺序不同对围岩内力及偏压产生明显的影响,隧道在开挖初期由于左右围压差别较大,地表沉陷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而随着掌子面与监测断面的距离加大,地表沉降逐渐趋于稳定;实践证明,在施工中做好初期支护和二衬,可有效地控制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维富  梅竹 《隧道建设》2017,37(12):1578-1584
为探索台阶法在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可行性,以蒙华铁路石岩岭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台阶法和传统分部开挖法进行比选,提出三台阶临时仰拱+竖向支撑的开挖工法,并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结构模型,对施工各阶段隧道-围岩体系的应变-应力进行模拟分析,以判断开挖过程的结构风险。对台阶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拱顶沉降大、初期支护出现裂缝、爆破对软硬不均地段的影响和地表土体开裂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台阶法能满足石岩岭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安全的要求,且具有施作技术简单、高效快捷的优点,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超 《隧道建设》2007,27(4):79-81,84
厦门机场路JC3标梧村山隧道位于市区繁华地带,为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下穿67栋浅基础建筑物,围岩软弱,开挖跨度大,埋深浅,施工难度和风险很大,主要阐述了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从隧道开挖方法、房屋加固、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监测等方面所采取的地表沉降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木强隧道偏压浅埋段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广州市北二环高速公路木强隧道右洞出口K31 040~K31 096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偏压浅埋段中隧道开挖和支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龙勇 《公路隧道》2005,(4):27-32
本文结合三十里铺隧道浅埋段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浅埋黄土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提出浅埋、土质隧道的支护方案和其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洞身段存在严重偏压,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设计中采用地表钢管注浆并上覆钢筋混凝土盖板进行预加固.文中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浅埋偏压段预加固方案以及分离隧道工顺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地表预加固措施提高了施工安全度,同时表明先开挖内侧隧道再开挖外侧偏压隧道,更有利于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8.
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处理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既是开挖对象,又是支护对象,隧道开挖后,原有的受力平衡被破坏,围岩在自重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紧密结合隧道跨度及埋深等情况,以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投入.结合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右线进口段坍方冒顶事故,剖析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事故原因,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航  韩磊 《公路》2012,(8):267-272
基于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的原则,在隧道洞口区段广泛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介绍了某浅埋三车道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支护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对于下穿既有公路的浅埋大跨度软岩隧道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以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加强掌子面临时支护、控制弱爆破、临时封闭仰拱为主要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施工期间公路车辆的通行。  相似文献   

20.
张建 《公路交通技术》2022,38(2):126-133
为研究隧道洞口浅埋段下穿村落建筑物时不同施工方法下的影响,依托广东省云茂高速金林隧道工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监测,对比分析了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CD法、台阶法3种工法下隧道围岩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地表沉降随施工步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洞内变形还是地表沉降,CD法的位移最小,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次之,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