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T型牵引架的作业负载,基于CATIA DMU模块建立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获取多种工况下T型牵引架的空间位置和关键球头点的空间坐标,建立局部坐标系,并对其等效约束;分析多种工况下的载荷,并等效到牵引架上。应用CATIA GAS模块和有限元法对T型牵引架进行网格划分、约束及负载的建立,并获得多工况下的静力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牵引架强度在许用强度范围内,该方法可简化多工况下T型牵引架的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引言 工程车辆作业工况复杂,为了保证柴油机在负荷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以稳定的速度作业,通常柴油机都安装全程式调速器。当外负载发生变化时,柴油机的输出扭矩会发生变化,转速也相应地发生改变,然而柴油机转速的变化会引起燃油消耗量增加,使柴油机出现失速、闷车和燃油经济性能下降等现象。因此,研究柴油机转速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3 台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的非道路用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下的排放结果和台架工况下的排放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际作业工况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台架工况的 1.5~3.5 倍。为了研究产生排放差异性的原因,以 1 台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法规要求的柴油机和搭载该柴油机的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在台架上对该柴油机进行非道路稳态循环(NRSC)和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试验,实际作业工况试验则主要通过便携式排放检测系统(PEMS)设备对挖掘机进行排放试验,并利用功基窗口方法对挖掘机实际作业排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主要分布在较高转速范围内,且扭矩变化剧烈,而台架工况的转速分布均匀,扭矩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台架试验结果 并不能准确反映机械实际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作为整车的主要振动噪声源之一,电机本身的振动噪声水平需要在整车开发前期基于台架试验进行评估。基于半消声室中的电机台架,设计制定了电机在不同负载工况下声功率级的测试方法,同时测试电机表面不同部位的振动水平。然后分析了电机声功率级随转速扭矩的分布关系。进一步利用时频分析和阶次分析来识别不同噪声成分的来源,对比了有无负载工况对电机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机声功率级整体随转速和扭矩的增大而增大。负载工况的电机主要阶次的电磁噪声是由电机端面辐射产生,低阶次的噪声是由控制器辐射产生。电机无负载时,控制器辐射的低阶次噪声为主要成分。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电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道路试验及三维与一维联合仿真方法研究某客车冷却系统的热平衡能力。结果表明:最高车速工况及额定功率工况均不适合作为客车热平衡考核工况进行仿真;结合该车实际运行工况,可采用发动机大扭矩满负荷工况及额定功率转速80%负荷工况进行热平衡考核。  相似文献   

6.
车用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微粒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7,19(6):342-346
研制了一种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微粒测量的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普通测功机和微粒稀释取样袋等组成。用此系统可进行柴油机恒转速扭矩、恒扭矩变转速和转速与扭矩成比例变化等模式变工况的微粒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在不同变工况模式下的微粒和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公铁两用牵引车导向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公铁两用牵引车在无牵引作业起步工况和牵引作业起步工况下导向轮的受力情况及各轮的脱轨系数,仿真结果表明,铁路工况下公铁两用牵引车能够安全行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研究结论可为公铁两用牵引车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因此构建了进气流量小波网络辨识与预测模型,并利用最小二乘法(DLS)对小波网络参数和预测控制率进行了学习和优化,以提高小波网络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作为对比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利用瞬态工况试验数据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小波网络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发动机瞬态工况进气流量,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误差精度更高,可用于发动机瞬态工况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PHEV在线能源管理策略。它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旅途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提升预测模型的车速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为保证预测模型对工况的适应性和策略的实时性,设计了基于动态规划的预测控制策略;最后以实际工况数据对提出的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旅途预测模型可有效地进行车速预测,预测精度超过93%;同时,与现有的实时策略和全局优化策略相比,采用提出的策略时油耗、排放和实时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重型汽车实际运行排放与发动机排放型式核准台架测试结果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二者的测试工况不同。以广州市在用的一款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在公交线路上开展整车实际道路测试,通过PEMS,CAN总线实时采集测试车辆车速、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等数据,统计分析该车辆发动机实际工况的分布特征,并与ETC工况和WHTC工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因受动力控制策略、限速、公交车运行规律等影响,该混合动力公交车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主要分布在中小转速区,在中小扭矩区时间占比较大,不同于排放型式核准发动机台架测试瞬态工况ETC主要分布在中高转速与中高扭矩区,也不同于WHTC工况主要分布在中等转速区、在中等与偏小的扭矩区分布较均匀。相比于ETC工况,WHTC工况在发动机平均转速、平均功率和怠速比例等工况特征参数与该公交车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齿轮传动装置效率综合实验台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齿轮传动装置加载控制系统和转速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采集同一时刻的输入转速、输入扭矩和输出转速、输出扭矩,计算不同输入功率时实验台的效率,得到了输入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NEDC循环下的驱动桥的实际使用工况,从驱动桥输入转速、输入扭矩、齿轮油温入手,建立了一种基于NEDC工况要求的测试方法,得到了驱动桥的标准测试工况和两种特征工况;优化后的测试工况提高了驱动桥传动效率测试精度,可用于指导动力经济性前期仿真、快速识别油耗关键质量控制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车用6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开展了不同发动机转速、扭矩、机油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工况下的漏气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是影响漏气量的主要因素,而机油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对漏气量的影响较小.相同扭矩下,随转速增加,漏气量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转速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12%;相同转速下,随扭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粘性液压联轴节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新型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装置——粘性液压联轴节Visco-Lok,该装置存速度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基础上,在高转速差时通过加装剪切泵增大了限滑扭矩,提高了该工况下的牵引性,较好地实现了不同转速差下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制动稳定性和牵引通过性的综合要求,并通过实车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型、扭矩模型、怠速模型、节气门模型、空气系统模型、起动控制模型等。为了验证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将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写入自主开发硬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迅速,起动时间在3 s以内。怠速转速稳定,怠速转速波动在±10 r/min以内。进怠速和出怠速时过渡平滑。瞬态工况过渡平滑,发动机最高转速运转稳定。基于扭矩控制模型扭矩控制精度在5%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系统控制功能基本完备,能较好地满足扭矩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研究某车型起燃工况的发动机啸叫问题,分析了增压器同步噪声的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转子动平衡G1限值控制对增压器同步噪声的影响。基于增压器角动量守恒方程,使用GT-Power搭建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分析了起燃工况点火提前角、VVT角度以及发电机负载优化等标定参数对增压器转速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优化起燃工况发动机标定参数可有效降低增压器转速,进而避免增压器工作在G1极值的转速区间,能显著改善增压器同步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多模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态油耗,设计了在线工况分类的动态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进行工况分类,将行驶工况分为平缓工况和突变工况,并实现在线工况的识别;针对平缓工况,建立一阶马尔科夫链模型对车速进行预测,实时优化扭矩的分配;针对突变工况,设计了动态协调控制程序,通过调节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减少动态油耗,改善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冲击。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工况分类的动态协调控制策略有效减小了发动机扭矩和车速的波动,提高了行驶平顺性,综合油耗下降10.88%,电池荷电状态能够维持在效率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侯志祥  申群太  吴义虎 《汽车工程》2006,28(9):809-811,843
为克服车用汽油机空燃比传输延迟对空燃比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通过对空燃比数学模型的分析,确定神经网络空燃比多步预测模型的输入向量,同时为提高空燃比预测精度,在神经网络输入向量中增加反映空燃比变化趋势的导数信息。以HL495发动机过渡工况试验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预测过渡工况空燃比。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汽油机过渡工况下各种影响进气流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进气流量预测方法。通过该方法提取了汽油机过渡工况的动态特征参数信息,建立了进气流量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车用汽油机加、减速工况实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实时预测汽油机过渡工况的进气流量,同时能够消除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滞后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Nesbitt模型为基础,基于接触面模型的一种假设,推导出转速—扭矩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了超声电机的转速—扭矩误差特性,提出一种双参数调节控制方法。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对该调节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的调节效果比利用单一参数调节控制的方法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