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接缝传荷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inkler地基不等平面尺寸双层板模型,分析了层间接触条件、基层超宽、结构组合等对接缝弯沉传荷效率LT及应力折减系数λσ的影响.比较了双层路面结构与单层路面结构在基层超宽情况下,接缝弯沉传荷效率LT及应力折减系数λσ的差异.结果表明,层间结合,基层超宽、结构组合变化对LT和λσ的影响很小;层间可分离,基层超宽、结构组合变化对LT和λσ的影响比较显著.揭示了基层超宽在层间接触可分离情况下,弯沉传荷效率变幅△LT及应力折减系数变幅Δλσ随接缝剪切刚度Cw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评价.  相似文献   

2.
路面双层混凝土板层间结合系数ku的一种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开亮  杨斌 《公路工程》2009,34(6):16-18,22
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基层贫混凝土的层间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基层贫混凝土之间的综合摩擦系数fn的最大取值不应该超过9.0。把室内水泥混凝土与贫混凝土界面的直剪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到不用层间处理状况下所对应的水泥混凝土面层与贫混凝土基层之间的结合系数ku。  相似文献   

3.
基层结构参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俊朝  周正峰  曹林涛 《公路》2012,(10):28-33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层结构参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揭示了基层厚度、基层模量和基层与面层或底基层接触条件变化,对路表弯沉、面层层底拉应力和基层层底拉应力等路面力学响应量的影响规律;结合正交试验,提出了在基层结构参数中,路表弯沉受基层厚度影响显著,面层层底拉应力受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接触条件影响最为显著,基层层底拉应力受基层模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场水泥混凝土双层道面在不同层间接触情况下加铺层的受力及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加铺层板底弯沉盆形状系数计算出层间结合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系数能很好地反映双层道面之间的层间结合程度,当层间结合程度不良时会导致加铺层弯沉值及板底应力变大,且距飞机轮载越近,其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在进行机场道面加铺层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层间接触对加铺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载车辆,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典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轴载与轴型作用下的沥青路面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层底应力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路表弯沉、面层和基层的层底应力随轴重的增大近似成同比例增大,路表弯沉随轴数的增多而增大,面层层底应力受轴数的影响很小,而基层层底应力受轴数的增多反而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6.
多孔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多孔混凝土作为路面的基层,和面层一起受到车辆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其疲劳性能。通过室内小梁弯拉疲劳试验,分析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得出多孔混凝土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以此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和等效应力水平下两种形式的疲劳方程;分析了疲劳寿命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减小变异性的相应措施,比较得出其疲劳性能优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利用得出的疲劳方程,建立了以多孔混凝土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下面层荷载应力计算的疲劳应力系数,以及作为沥青路面基层时,进行层底弯拉应力验算的弯拉强度结构系数,可用于路面结构计算。  相似文献   

7.
厚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弯沉修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卫平  曾雪芳  邵显智 《公路》2005,(8):247-249
现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以路表弯沉为主要设计指标,并以综合弯沉修正系数调整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鉴于考虑的基层类型以半刚性基层为主,通过对现场试验路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新的F计算式,适用于厚沥青混凝土层路面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贫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结构,建立了3种不同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车辆荷载在临界荷位作用下的长边边缘拉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同时对贫水泥混凝土模量和层间接触条件对拉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直接在贫水泥混凝土基层下设置级配碎石或者其他低模量底基层/垫层,会引起贫水泥混凝土基层和面层层底产生过大的拉应力,使得路面出现过早破坏;(2)在面层和贫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铺设沥青混凝土功能层后,也会导致面层层底拉应力和拉应变增加,但会减轻路面板温缩应力;(3)增加贫水泥混凝土基层模量可以提高基层分担车辆荷载的作用;(4)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层之间接触条件对于面板板底拉应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肖飞 《公路》2004,(8):245-249
多孔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时,和面层一起受到车辆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其疲劳性能。通过室内小梁弯拉疲劳试验,分析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得出多孔混凝土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以此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和等效应力水平下两种形式的疲劳方程;分析了疲劳寿命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减小变异性的相应措施,比较得出其疲劳性能优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利用得出的疲劳方程,建立了多孔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时,进行层底弯拉应力验算的弯拉强度结构系数,可用于路面结构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贫混凝土沥青路面受力在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参数下的状况,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面层厚度、面层模量、应力吸收层厚度、应力吸收层模量和裂缝宽度对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层底应力的影响。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表明:在贫混凝土基层-沥青面层复合式路面结构中,适当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对防治反射裂缝十分有效,而通过提高沥青面层强度的方法来减少反射裂缝效果不明显;一定厚度和模量的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降低沥青面层底面应力水平;贫混凝土基层裂缝宽度对沥青面层底面受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公路和城市基本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种较新的施工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混凝土施工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从一个施工者的角度论述了有关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原理、要求、泵送设备、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等,并结合施工实践,总结了一些泵送混凝土施工中重要且实用的工艺和方法,对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泵送混凝土施工这一技术,从泵送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步骤、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3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泵是一种能一次连续完成混凝土水平和垂直运输的施工设备,具有施工效率高、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费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施工工地.如果混凝土泵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根据在施工现场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了混凝土泵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泵送混凝土时,经常会发生堵泵的问题,从混凝土和机械两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直径灌注桩广泛用于房屋、桥梁的基础工程中,当无水、少水且持力层为岩石、卵石层等理想土层,埋置深度在20 m左右,采用大直径灌注桩为基础,能取得质量可靠、造价经济的优良桩基.介绍了有关设计、施工的基本知识,对桩基设计、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外开发了一种高性能活性粉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可高达200 MPa。文章根据国外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这种混凝土的材料组分、配合比、生产及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梁桥沥青铺装层结构受力分析为基础,对复合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沥青铺装层表面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别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同时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及流程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蒙古老爷庙至集宁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结合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理论力学分析,对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广东梅河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上使用了全线碎石垫层,解决差异沉降;用透层油、沥青封层加石屑解决冲刷破坏。梅河高速公路是我国建设里程最长(118.41km)的采用滑模摊铺机自动(DBI)对每条横缩缝插入传力杆的混凝土路面。国内外首次采用高位非对称滑模连续摊铺混凝土路面与双钢混凝土桥面。国内首次零位滑模摊铺了6座隧道5843m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克服了高温天高温水泥条件下的滑模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及转道摊铺工艺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分析了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不均匀的原因,介绍了一种新的施工模式.在这种施工方式中混合料转运车从运料卡车接收沥青混合料,进行二次搅拌后输入摊铺机料斗.摊铺机的专用料斗消除了两翼粗骨料的堆集.这一施工新概念保证了摊铺机的连续摊铺及混合料的均匀,并允许使用更大容量的卡车.现场施工证明这一方法是消除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和温度不均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