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本论文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从园林布局出发,对园林审美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园林诸元素进行解刨,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2.
正新中式是中国人古典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对新时代生活美学的探索。我们从传统中汲取精华,又把它融进时代的浪花,成为既凝萃了东方文化的风骨,又能与各种文化风格完美融合的新风尚。它不是简单堆砌复古的元素,而是以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为背景,结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3.
王受之 《汽车生活》2009,(1):142-143
汽车是现代产品,因此没有古典,如果用到classic这个术语,我想也仅仅能够翻译为"经典"而已。设计上叫做"Neo Classic",建筑上叫做"新古典",在汽车设计上,我估计恐怕还是叫"新经典"比较合适了,因为汽车进入大批量生产,都是1927年以后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4.
当前建筑业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行业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变革以及科技更新,建筑技术的更新受到普遍关注,例如弱电智能化。在当下的建筑中,弱电智能化可以提升建筑隐私性以及智能化水平,让住户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而弱电智能化整体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各地成为一种潮流。如何将弱电智能化合理和安全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是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在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的现实应用情况,希望对提升弱电智能化的整体水平以及应用范围,起到适当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玩在北京     
千年寒妖 《摩托车》2012,(1):118-127
北京,中国的首都,一座既古典又现代的东方名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古典在于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850多年的建都史和灿烂文化,现代在于SOHO现代城、三里屯酒吧街、国家大剧院、"鸟巢"和"水立方"。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人类的城市建筑史正在进入一个急剧发展变革的时期,信息革命正在改变建筑的功能意义,日益成熟的新型材料赋予建筑更加轻盈,明快的形式,正像工业化审美精神为主流的时代精神决定了现代建筑一样,城市公交车设计在当代城市建筑特征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审美需求。城市公交车的发展已经关系和影响到我们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发展方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现代城市建筑特征对城市公交车设计的影响,结合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自身情况对其公交车设计提出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程总承包业务实际是我国建筑市场的传统业务,从封建时代的皇家宫殿、园林及主要桥梁的建造,到新中国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实际采用的都是设计、建设一体化的营造模式。本文从公路工业行业设计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了总承包业务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膜结构是现代建筑中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90年代引入中国,随着精细化工业和现代合成技术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造型设计和结构分析,使膜结构的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膜结构建筑受力性能好,造型美观,具有自洁性、阻燃性、透光性、成本低和工期短等特点,正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设施、标志建筑及商业、文体设施。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和争取建筑文化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不能停留于形式的模仿,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建筑创新。  相似文献   

10.
试论城市建筑科学与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均经历着激烈的社会和空间的转变。在世界城市建设发展史上,象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推行城市建设,有众多的人口参与,且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空前绝后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更加令世人惊叹。观念决定了城市管理者的工作水平。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一定意义上,现代都市与过去的历史文化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的建筑正应该致力表现这种连续性,这样才能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原有特质,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使得人们在获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找到新的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11.
园林工程是一项涵盖了技术和艺术成分的综合性工程,是集植物、建筑、水景、照明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同时还要展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效果,是体现园林的布局美、形式美、意境美。众所周知,施工是实践设计意图的开端,但是由于构成园林的各种素材如地形、地貌、山石、植被等,它们不像建筑中的一砖一瓦那样规格一致,假山石和植物都有大小之分,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在设计中很难详尽表示,必须通过施工人员创造性地去完成。并非选材高档、价格昂贵的就是完美的园林作品,造价的高低不是衡量其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取材大众化,而工艺精雕细琢同样能造就精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18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市政市容委副总工程师王维平介绍,目前人们的关注点都盯向了生活垃圾,而忽略了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中释放的碳酸钙(CaCO3)等物质也会污染地下水,尽管污染性并不强,但因其"产出量"大大多于生活垃圾,而不容小觑。"建筑垃圾中的沙土、钢筋、碎木头、陈水泥等,其实都可被循环利用,再生成新的建筑材料。在人均资源很是匮乏的中国,为什么不去利用这个现成的可回收资源呢?"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园林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产、生活、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此,在此背景下各个地方、各个城市也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竞相提出要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有效的推动了园林种植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市环境。但是,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因此如何保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绿化成本成为园林种植设计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园林种植设计中降低绿化成本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范围 《汽车与运动》2013,(10):84-91
一辆车,两个人,三天时间,三座城市。逃离繁忙拥堵的城市,躲进园林中的天堂杭州有太多西湖的故事,不可否认,西湖是一个绝美圣地,更能承载得起所有传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天堂,名符其实。我一直想去这天堂一探究竟,去弥漫着绿色的苏州徜徉,感受这座园林中城市的古典韵味;去西湖岸边冥想,去飞来峰灵隐寺烧香许愿,在这座千年古城中寻找传说的味道。而最为自由的交通方式便是自驾,于是我叫上同伴一起跳入这辆等候已久的凯迪拉克SRX,开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旅程。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从简陋的"棚"发展到密闭的"室"是载货汽车从原始形态迈入现代形态的标志之一,驾驶室从遮风避雨的工作室发展到"流动的现代建筑",则是载货汽车从纯粹的运载工具进化为科技与人文联姻产物的标志,而"流动建筑"的仿生化则可能是未来重车造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前辈一直在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设计景观。为此,我们有引以为荣的中国古典园林,有引以为自豪的东方山水。后来我们开始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于是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去模仿西式建筑风格,在不到20a的时间里,全中国到处都是“欧陆风格”、“美洲风格”的景观,连居民小区的名字都变成了外文版,如“加州阳光”、“巴黎春天”等。  相似文献   

17.
《建水记》     
正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推荐理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6年度杰出作家"于坚的最新力作。阅读此书,可以令你跳脱出千城一面的审美疲劳,学会理解一座古城、一座建筑、一种仪式,如何安放、庇护人类的心灵。礼失求诸野,论及古典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原大地、江南水乡早已被现代化尽数侵袭,唯有处于边地的古城建水,才能承托你的梦想和追寻。几十年间,诗人不断穿梭在建水的大街小巷,体悟建水的建筑、手艺、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进入21世纪,现代汽车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加入WTO而日新月异,在汽车行业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对于汽车不再陌生,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快速发展的汽车业也带动了另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一、中国汽车维修业的演变及其特征汽车维修技术,主要是指汽车维  相似文献   

19.
建筑垃圾不是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藏,是建设行业第二资源。目前,中国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排放总量的30%~40%,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废渣就有1.1亿t左右。粗略估算,到2020年,中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固体废弃物30亿t左右。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逐渐重视,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年内,建筑垃圾回收将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时代,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在中国未来的需求会逐步增多,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目前,中国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余家。作为其中的设备制造商,一帆机械站在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顺势而动,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的丰富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更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生活,对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模仿西方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传统文化仍对中国造园及审美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该文着重阐述了中国哲学思想及人文思想对园林审美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