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交工程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布设特别是桥位的布设,方案如何优选,应考虑城市建筑的特点,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把城市建筑文化融入结构物中,让结构在物质空间和精神领域浸入城市中,形成新的城市建筑文化风景。本文通过一些事例,介绍城市立交工程设计中,有关桥梁方案如何进行合理选择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提质增效的城市型社会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实现城市振兴的动力引擎。在此背景下,城市桥梁被赋予了除交通跨越功能以外的更多意义,一座座景观桥梁或成为亮丽的城市地标,或成为独特的文化载体。如何将桥梁结构、美学与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我国实现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重要一环。在对桥梁美学理论发展和构成要素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以淄博市高新区生态廊桥为例,将淄博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生态廊桥的美学设计中,从桥梁方案的创作过程中寻求结构、美学与文化的联系与结合,旨在为城市景观桥的方案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间高楼大厦顷刻间拔地而起,因此,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变革、创新成为设计人员不得不面对和改变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知道,高层建筑相对于传统低矮建筑来说结构更为复杂,其中能耗不好控制、用电需求不均匀等成为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重难点之一.所以,要想实现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科学化,就需要在详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同时,设计出适合建筑电气的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效率高、低耗能的电气设备.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以民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于质量的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上绝对不可掉以轻心。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工作上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设计融入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的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设计单纯的功能要求,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把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融入城市道路设计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该文根据实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苏州市新建公交车站台为例进行分析,着重讨论新建城市景观如何融入传统元素并很好的体现区域特色。城市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形成有品位、有个性的区域特色。形式语言不要过于直白;体现功能优先的原则和整体性规划的原则这三个方面是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新城新区的城市开发模式的确立,未来将有更多的现状道路(公路)面临城市化改造升级,并为新城新区提供与城市需求相匹配的市政配套服务。通过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宋梁路(北运河—通燕高速)的改造设计案例的介绍,重点论述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如何实现区域整体规划目标,并将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等理念融入道路设计中,以在保证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升道路的景观品质。同时,兼顾对现状保留利用,节约工程投资,并为远期发展预留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大众的日常交通的使命,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公交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人性化、智能化成为新一代公交车发展的方向.如果公交车生产厂商能够在设计之初就将人因工程的设计理念融入进去,那么,其产品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是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出路在于集约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管廊、地下车库、城市综合防灾系统、地下仓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军事系统等诸多领域.地下交通设施,又分为地下铁路、地下步行街、人行通道、城市隧道、地下联络通道等.目前,我国的地下交通设施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泰达MSD地下交通空间工程为例,从总体设计、线形设计、交通导引、坡道防滑、视觉诱导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和探讨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地下交通空间工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使得基坑开挖深度不断加大,基坑支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坑支护不但要做到安全、稳定,为施工创造条件,而且要兼顾合理、经济。其逐渐成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十分关注的技术热点问题。该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做为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一些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周边的一些村庄逐步划入城市,出现城中村现象。为适应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城中村也在不断地改造当中,建筑设施密集程度甚至高于城市,但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以至于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给水排水设施建设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改造城中村给水排水设施成为当务之急。给排水改造工程首先应做好设计,设计不仅要遵循行业规范,还要针对城中村的特点综合考虑。现从分析城中村给排水现状设施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改造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以使城中村给排水改造工程设计能适应并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桥梁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多种结构形式的桥梁被广泛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充分挖掘周边建筑的环境特点,将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有机的融入景观桥梁的设计中是城市景观桥的设计方向。以苏州新叶桥为例,论述城市景观桥梁不仅要满足基本通行功能,还要满足城市景观需求,同时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空间曲面钢桁架桥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3.
杨庆祥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18-120,388,38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许多城市中心区联系城市各组团的过江桥梁交通压力日益增大,通常容易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瓶颈路段。因此,如何在改造或新建城市中心区桥梁时,科学合理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提高整个片区的路网通行能力,发挥出其最佳的综合效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该文以惠州市西枝江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为例,介绍了桥梁的方案选择、桥梁与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桥头公共用地的综合利用等设计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首先,回顾与反思了我国近三十年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并从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了剖析;其次,从国家层面,根据中央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阐述了新发展理念下城市的发展方式;最后,就如何将城市道路设计成为城市街道、如何把城市道路打造成为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以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污水泵站设计之中。以某污水泵站工程为实例,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的设置,满足工程对年径流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目标的要求,为污水泵站等类似工程项目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度的城市建设,大量的工程弃土和建筑垃圾也相应与日俱增,如何处理这些弃土和建筑垃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以郑州龙湖森林公园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城市建设产生的弃土和建筑垃圾进行"堆山造景",也介绍了龙湖森林公园"堆山造景"的山体设计、市政道路设计及关键技术。进行类似项目设计施工时应充分重视堆山的地基处理和堆山对周边构筑物的影响,相关的工程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主要干道中调头需求已成为交通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该文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城市主干道现况调头口的运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车辆调头对交叉口交通功能的影响程度,就如何合理地设置调头口,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设计和管理的角度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2010,(2):F0002-F0002,F0003
在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设计中,我公司作为设计单位以建设“生态环保高速公路”的先进理念指导设计,大胆创新,在设计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高速公路明亮的地域特色,使该高速公路成为广东省人文因素融入高速公路设计的典范工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的形式及规模大多是辅助城市地上空间的规划,而目前主流的"地下街+地铁站"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军用价值,如何将这一特性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为融合城市地下空间与军事功能,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形式、基建设备、功能定位提出设想,考虑到应急情况下的紧急避难、医疗救援、物资补给与心理建设,将"地下街+地铁站"主体结构进行横、纵向拓展;并基于军民融合与平战结合,增加一定的军事功能;利用横、纵通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最终设计出概念作品——"城市方舟"。  相似文献   

20.
人行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以往的道路规划设计以机动车出行为主,对行人出行的需求考虑较少。为了改善现有人行道设计的不足和缺陷,应从设计细节入手,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来进行人行道的空间整体设计及平面过街设计,并采取稳静化措施来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 增加城市街道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