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系统地掌握我国北极航线航海保障能力,形成对北极航海保障基本情况的认识并用以启发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北极航线各方面航海保障能力,针对实际需求找出不足,并结合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7,(12):23-26
为提高我国航海保障能力,保障海上通道运输安全,梳理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现状,综合考虑航海保障能力发展需求,提出宫古海峡航海保障的具体建议与对策,研究结论对提高宫古海峡水域的航海保障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我国海洋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3.
赵净波 《中国海事》2011,(11):57-59
文中通过对目前沉船事故处理工作现状的分析,从应急设标工作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明确要求,结合航海保障领域航标、测绘、通信业务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通过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C)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分级,构建航海保障双重预防机制,推动航海保障安全生产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航海保障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等国际公约、国内法规以及航海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探讨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建设方式,并结合具体院校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7,(12):31-35
在我国航海保障部门的职能和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规定,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航海保障部门在宫古海峡航海保障方面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国航海院校建设和发展航海文化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航海院校建设和发展航海文化的自觉性、加强航海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学习国外先进航海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航海院校图书馆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图书馆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依托网络技术,扩大虚拟资源  相似文献   

9.
郭东升 《珠江水运》2014,(12):16-17
目前,海上的不良天气已经成为影响航海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船舶航行中遇见不良能见度时的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减少船舶在不良能见度中航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邢玉林 《航海》2023,(6):7-10
针对海事航海保障船舶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智能船舶技术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现有海事航海保障业务开展及船舶配备情况,分析指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作业、远程控制等5个角度对海事航海保障船舶智能化转型进行了分析,可为海事航海保障智能船舶关键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忠民 《珠江水运》2011,(Z2):52-54
航海保障单位是海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每年经费开支绝大部分是国家拨款,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如何用好钱、管好钱,是航测单位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航海保障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是海事纪检部门的重点工作。围绕航海保障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进行了一些肤浅的思考,认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对航海保障单位领导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2.
航海导航系统是各类军民海洋运载器实现极区顺利到达以及极区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然而,南北极区特殊环境造成航海导航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应用.为从根源上认知航海导航系统极区的应用问题,在系统阐述海洋运载器导航系统极区应用发展史的基础上,从地球运动学、地球物理场、海洋环境和地理环境4个方面,全面分析极区特殊环境对海洋运载器主要...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现行的航海英语考试与评估体系的利弊,研究了考试评估的内容,提出了改进我国航海英语考试评估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E-Navigation的CSSA架构及MSP服务集,提出一套准确、安全、高效的航海保障综合信息系统架构体系,对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处理和增值服务、应用服务层、基础设施层等内容作了详细阐述,此架构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航海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为出发点,针对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情况,指出航海文化建设对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重大作用,分析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提出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航海专业人才培养摇篮的航海类院校,如何在半军事化管理中通过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助推航海人才的培养,已成为航海类院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从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就做好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航标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是航海保障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斗(二代)短报文在航标管理上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海上航标遥测遥控管理范围,但是通信能力一直是海上航标管理水平提升、航海保障事业做强的瓶颈。随着2020年6月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卫星通信数传能力升级拓展,为该问题的解决带来曙光。基于北斗三代数据传输的航海保障应用,将实现航标管理工作中图片、语音等数据实时传输,极大提升航标运维效率,推动北斗三代数据传输技术在航海保障领域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8.
张淑静 《航海》2023,(1):57-60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2017年召开的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8届会议(MSC98)上提出了“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的概念,与之相应的法规、标准正在逐步建立之中。本文对MASS概念、分类分级综述,对国内外目前法规、标准编制状态进行阐述,提出了未来航海保障针对MASS规则发展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子航海(e-Navigation)与中国沿海航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坚 《中国海事》2008,(9):54-57
电子航海作为未来航海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对传统航海的完善,必将对世界航运、海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提升我国沿海航海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漕运是中国古代海事管理重要起源之一,漕粮海运孕育了中国古代航海保障事业萌芽。漕运是中国历朝历代利用河道或海道,将江南粮食调运至首都或边关重镇的国家行为,始于秦代。初时,“随事立名,沿革不一”。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置监运谏议大夫,漕运管理首次出现专职官员。晋初,以大司农护漕掾,督水使者督理漕运。《通典·职官九》记载“晋武帝省水衡。置都水台,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而河堤为都水官属”,“都水台”应是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海事管理机构。唐初,因简政薄赋,漕事简便,以督水监兼掌漕运事。唐玄宗为加强漕运管理,任命陕州刺史李杰为陕州水路发运使,督理漕运,“漕运之有使,自此始也”。宋代,漕运体系日趋成熟,职业化漕卒队伍渐成漕运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