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用汽车液力缓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驶在矿山或山区公路上的商用汽车经常要下长坡,要对汽车进行持续制动,从而使汽车速度稳定在某个安全值.此外,经常在行车密度很高,交通情况复杂的城市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如城市公共汽车),为避免交通事故,单靠行车制动系是难以有效地完成制动任务的.因为制动器长时间频繁地工作将使得其温度大大升高,以致制动效能衰退甚至完全失效,所以在这种行驶条件下运行的汽车,有必要增设辅助制动系.辅助制动系的作用即是在不使用或少使用行车制动器的条件下,使车辆速度降低或保持稳定,这种作用称为缓速作用,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辅助制动系中用以产生制动力矩对车辆起缓速作用的部件称为缓速器.产生缓速作用的缓速器主要有两类:即液力缓速器和电磁缓速器.  相似文献   

2.
汽车常用辅助制动装置有发动机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空气动力缓速、牵引电机缓速等,与其他缓速器相比,发动机制动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响应时间短,造价低,  相似文献   

3.
特性1.液力缓速器的特性4种常用的液力缓速器的特性曲线见图10。缓速力矩随传动轴转速变化,也随进油压力和进油量而变化。图10是当f=1.0时缓速力矩随传动轴变化的特性曲线。这些液力缓速器在传动轴转速为800~2500r/min时都有很高的缓速力矩。车辆的制动系统应设计为行车制动器  相似文献   

4.
胡东海何仁 《汽车工程》2015,(12):1406-1411
建立了电磁制动器的耗能数学模型,并经台架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电磁制动器耗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制动器结构设计参数对耗能功率影响比较复杂,电磁制动器最佳设计参数求解实际上是多变量和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电磁制动器耗能功率随汽车行驶速度变化曲线存在"低耗能功率区",故在设计电磁制动器时,应使耗能功率曲线的"低耗能功率区"尽量包含典型城市行驶工况的汽车制动初始速度区间。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电磁制动器的耗能数学模型,并经台架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电磁制动器耗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制动器结构设计参数对耗能功率影响比较复杂,电磁制动器最佳设计参数求解实际上是多变量和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电磁制动器耗能功率随汽车行驶速度变化曲线存在"低耗能功率区",故在设计电磁制动器时,应使耗能功率曲线的"低耗能功率区"尽量包含典型城市行驶工况的汽车制动初始速度区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辅助运输坡度大、运距长造成无轨胶轮车湿式制动器过早磨损甚至热衰退失效的现实情况,文章以WCJ8E防爆无轨胶轮车为研究对象,研发其匹配的辅助制动液力缓速系统,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极大地减少了湿式制动器的使用频率,解决了其过早磨损及热衰退失效问题,保障了车辆的高效运行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正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完全独立于车轮制动器的车辆缓速装置,它采用驱动车轮共控式,能缓和传统制动左右轮制动差的问题,车辆能获得更好的转向操作性,还能有效避免热衰退和高温爆胎现象,能分担车辆制动器的工作量。随着电涡流缓速器技术成熟和市场的发展,产品质量趋于稳定且性价比更好。电涡流缓速器系统成为城市公交车辆提高车辆制动性能以及制动经济性的选装功能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柴油机独立减压缓速、排气缓速性能进行研究,获取了二者在循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和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二者最优方案形成了复合缓速系统,进一步分析独立缓速性能改进方法在复合缓速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缓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缓速装置,合理匹配后可在柴油机运转转速范围内获得与柴油机标定功率相等的制动功率,同时柴油机排温仍然可控制在限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电磁制动器是应用于拖车上的一种新型制动器,保证其下长坡时制动性能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确定电磁体的主要磨损部位,采用ANSYS对电磁体各部位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在长坡制动工况下,由于对流散热的作用,电磁体铁芯和填充材料是温度较高的区域,上壳体温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在一种新型电磁制动器的基础上,应用ABS的控制原理和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方法对其实施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车辆动力学、电磁制动器以及基于路面附着系数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为这种新技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盘式制动器,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了线控制动系统最关键部件电制动器(EMB)的设计、试制和性能测试。阐述了EMB中各主要部件参数设计与选型方法,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针对样机进行的动态测试表明,所提出的设计集成方法是可行的,与液压制动系统相比有优良的可控性,为后续的改进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谭川  尹东晓 《天津汽车》2006,217(5):23-26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抖动现象,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其产生原因是制动盘的原始几何尺寸及热膨胀作用造成几何变形的共同作用引起制动压力的波动,进而产生对制动系统及悬架和转向机构的激振作用。制动管路和悬架等传递途径的自振特性,也会对抖动的振幅产生影响。文章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盘式制动器特有的制动抖动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制动抖动现象的成因和相关各方面的实验与分析方法,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排气制动和发动机制动是重型载货车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制动,但需要驾驶员熟练掌握辅助制动的方法,本文首先总结了辅助制动的操作方法;然后在高速公路和山区公路上,对某重型载货车采用制动淋水、辅助制动以及辅助制动和制动淋水相结合的三种方式,试验辅助制动对制动蹄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湿式制动具有制动平顺、磨损轻、散热快、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特点,故近年来在国外大型工程机械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轮式工程机械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介绍了一种满足CE要求的带湿式制动的平地机的设计,并详细讨论了行车制动湿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前后车轮制动器力矩分配对轮式机械制动性能的影响,就如何确定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器的分配比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出了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力距.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一种利用滚柱并通过楔形结构实现制动增力的新型增力式车轮制动器,该结构可使制动蹄受力合理、磨损均匀,为中、重型汽车采用液压制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该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确立了增力条件,导出了一些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初步试验表明,该增力式车轮制动器增力效果显著,制动力大小仍然可以通过制动踏板进行控制,最大制动力能够达到试验车气压制动的水平。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AUDI盘式制动器的幂函数乘积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正交及回归试验设计技术,以制动压力与制动初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制动力矩为试验指标,在JF-132型汽车制动器试验台上进行了AUDI盘式制动器摩擦特性的回归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AUDI盘式制器的幂函数乘积模型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相似文献   

18.
阐述气压盘式制动器的优点,通过对宇通ZK6118客车制动力分析,探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力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自动增力鼓式制动器因其结构简单、制动性能优良、维修方便,被广泛应用于轻型汽车的中央驻车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常见的3种故障为制动不良、制动拖滞及制动手柄不易定位。结合实例介绍了该系统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了汽车制动过程的动态分析模型、传统的液压制动器模型和新型的电控机械制动器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制动效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电控机械制动器比传统液压制动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制动效能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