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网络流与组合优化的观点研究直达与区段列车编组计划,车流运行径路的整体优化问题,并建立了该问题的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模型确定了路网上最优的列车接续,直达频度,车流运行径路及改编策略,文末探讨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宁西铁路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对枢纽布局进行探讨,为枢纽能力预留发展空间,并力求枢纽内客货车流径路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我国高速铁路列车服务网络,阐述复杂网络的指标在列车服务网中的实际意义,对比分析Space L和Space P 2种网络构建方式下高铁列车服务网络的基本特征,并引入旅行时间和服务频率2种权重计算介数,实现对铁路车站枢纽影响力的量化评估。利用Space P方式构建考虑换乘服务理念的局部网络,针对列车接续关系及其特征,提出对接续关系的修正表达与网络构建方法。以武汉站为核心的局部网络为例,通过对比修正前后网络特征的变化,验证修正表达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表明:现行列车开行方案下,每个高速铁路车站平均与52.3个车站有列车直接通达,任意2个车站间平均通过1.1次换乘可以到达。部分车站的可达性、枢纽影响力、服务频率特征不匹配。论文提出的网络构建方法与特征分析结论对高铁列车服务网络性能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路网上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整体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组合优化的角度研究车流径路选择,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及技术站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三者的统一优化问题,建立了TRMP的数学规划模型,并引进模拟退火算法作为寻优工具,使真实路网规模的TRMP优化决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统筹考虑车流径路选择与编组方案制定,研究带路网干线大运转车流径路选择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构建具有2阶递进结构的模型及求解策略。在构建嵌入车流径路选择的单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基础上,以分组列车开行方案替代原单组列车开行方案所带来的车小时节省最大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基于单组列车方案组合排序的分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求解时先通过3次更新,完成单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再通过组合排序,分别生成合并式分组列车和衔接式分组列车的开行方案;最后利用车组唯一与车小时节省原则,筛选出最优分组列车开行方案。依托我国中部路网主通道设计实验场景,验证模型及求解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车流径路选择后,最优单组列车开行方案共开行17列列车,产生11 560车小时消耗;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方案能够减少1列列车,节省582.5车小时消耗。该模型及求解策略能有效求解车流径路选择下的分组-单组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列车运行图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对铁路路网结构的描述原则和描述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有向弧和有向列车径路为主线,构造了符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基于路网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解决了单线、双线、多线情况下列车运行图描述及算法实现的一致性。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对复杂网络结构的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加边求解原问题各子问题并逐步得出网络列车运行图整体解的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韩国高速线上运行的KTX列车,以及将要运行的HSR-350X样机。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径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晴 《铁道勘察》2004,30(6):41-42,44
某高速铁路是我国目前拟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天津枢纽是一个客货混运、路港联运的大型铁路枢纽。本文以天津枢纽为例 ,对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径路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10.
归纳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从列车开行密度、周期化运行规律、列车运行区段确定、动车组选型等方面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列车开行特点;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后,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考虑车站各衔接方向的列车作业时间间隔约束关系,以列车旅行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高速铁路网络列车运行图的优化模型。通过扩展网络松弛运行图的有向图表示形式,建立网络松弛运行图的定序优化线性规划模型。在构建冲突及其化解方案选择策略的基础上,通过组合平移列车作业、交换列车作业顺序、变更列车停站以等冲突化解策略,设计基于定序优化的高速铁路网络列车运行图铺划方法。算例分析验证相关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铁路旅客列车空间有限,而方便面、饮料瓶所占空间较大,经常出现短时间垃圾箱爆满而列车员无法及时清理的情况;列车上垃圾分类也不到位,导致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装问题严重.本文设计了列车用可压缩分类垃圾箱,并结合现行列车的实际条件,采用气动方式进行垃圾压缩,实现列车上的垃圾分类和压缩,改善乘车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的发展,列车运行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丰富,列车检测技术也更多地涉及了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安全性、舒适性、能耗效率和机车维修维护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欧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技术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赴西欧短期考察收集的资料,介绍了欧洲高速铁路及高速列车技术发展的情况,并对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和提高既有铁路运输速度提出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地铁列车与高速铁路列车交会压力波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在高速会车时产生的空气压力波会给交会车辆的侧窗造成很大的冲击,有可能出现破窗事故,给乘客和列车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基于三维、非定常两方程湍流模型,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某型地铁车辆与不同型号的铁路高速列车(CRH380A、CRH2、CRH3型)交会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侧窗上的会车压力波变化曲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铁列车与铁路高速列车的交会过程中,地铁列车所受到的侧力远大于高速铁路列车所受到的侧力,交会产生的瞬变压力波对地铁列车侧窗的影响也更大。当地铁列车与CRH380A型高速列车交会时,与其和其它两种型号的列车交会相比,地铁列车侧窗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最小,而当地铁列车与CRH2型铁路列车或CRH3型铁路列车交会时,地铁列车侧窗所受到的压力波幅值均较大,其波动的峰峰值也更大。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夜间开行的动卧列车会与综合维修天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冲突。协调行车和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占用,能够优化铁路运力资源配置,提升列车服务质量和天窗作业效率。对动卧列车等线开行模式与分段矩形天窗的配合进行研究。考虑到车站夜间例行安排的维修施工,将天窗单元分类为“车站天窗”与“区间天窗”,二者组合构成维修调度命令中的天窗分段。采用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动卧开行日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协调优化模型,最小化相邻天窗错位时间和列车总旅行时间,以减少天窗分段数量,更利于调度命令传达,作业灵活且安全地实施,同时保证动卧列车开行质量。运用图着色问题推论添加车站到发线能力约束以满足列车可用到发线数量的限制。代入京广高铁动卧列车案例,使用Gurobi实现求解。综合优化的运行图上,车站天窗和区间天窗构成11个天窗分段,比实际少13个,各维修工区管辖区段内的天窗计划更加简化;7对动卧列车的车站到发、区间运行均不与车站天窗、区间天窗冲突;列车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173 min,列车停站次数由82次减少到66次。多组案例讨论了车站天窗、天窗错位、到发线数量等因素对列车等线位置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动卧列...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新运行图按照集约经营方式采用提速等措施对运输能力的利用与加强;依据车流径路优化理论;用实例分析了新运行图在径路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完善和提高新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且计划是紧密相关的,为了协调这种相关性,抓住“车流径路由沿途编组去向的径路组合而成”这一重要特征,从安排编组去向的径路出发,正确描述了二者的关系,给出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在提高求解质量和效率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日本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研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列车自动防护,运行和信息传输等方面介绍了一种综合列车控制系统,从理论和实际运用2个方面,阐述了其功能,此外,还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和无线电辅助列车控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特点,对计算机编制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探讨了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的编图理论和方法。在确定了高、中速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划顺序之后,根据各类列车的不同性质,提出了3种算法。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利用计算机编图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算法,开发了计算机编制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其内容包括基础数据的存取与管理、铺划列车运行线、运行图选优、运行结果输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